艺美视界网(北京)报道:2019年9月28日15:30,THE WASTE LAND 荒原——赵强作品展在北京而已美术馆开幕。本次展览展出艺术家赵强老师多年精心创作作品共计61副。

本次活动由而已美术馆 馆长孙玺祥先生担任主持并致辞

本次活动策展人 禹至先生致辞

本次活动学术主持 牧野先生致辞

今日美术馆《东方艺术·国画》杂志执行主编 杨建国先生致辞

美术学教授、艺术评论家 杨维民先生致辞

独立撰稿人、职业书画家 汪为新先生致辞

艺术家 赵强先生致答谢词

开幕式现场

开幕式现场

媒体采访

策展人 禹至现场接受媒体采访

赵强的作品大多流露出自由的感性以及毫不隐晦的形式主义特征,鱼系列和圆圈系列大抵如此,黑色纸浆系列更是极致。我想说的是,赵强的纸浆,好就好在黑。

用纸浆做作品的人很多,黄永砯上世纪80年代就曾用洗衣机“洗”过很多书,包括《中国绘画史》、《西方绘画史》、《易经》等等,都被他用洗衣机搅成纸浆,形成了他的洗书系列作品。其后,还有更多的人用纸浆做底,做机理,做造型,有的用于绘画,有的用于装置、雕塑,形形色色,曾泛滥过一阵。

当代艺术有一个重要的观点:形式即内容。其实,此观点可以理解为形式主义美学的一种时代特征。形式主义美学对现代艺术的影响是巨大而深刻的,当代艺术再将新的时代含义融入其中,使其更宽泛,是为一种扩展。作为形式语言的纸浆,在某些特定的时期当然有可能超越它仅仅作为一种材料的含义。既然形式即内容,那么,对形式的认知就变得越发重要。就拿纸浆来讲,如果对纸浆的来历、内涵、承载的认知是苍白的,形式就会是苍白的,因此内容也将是空洞的。

之所以说赵强的纸浆好就好在黑,是因为他的纸浆都是他自己曾经的作品捣碎再浸泡于墨汁而成。他就读央美时学的就是水墨,传统的和实验性的他都画过。出自自己的手却过不了自己的眼,除了鱼和圆圈这两个系列,其余的,都从作品重又变成材料,只是换了一种形态——纸浆。这样的转化对赵强而言至少完成了两件事:一是对从前不再纠结;二是找到了适合表达自己认知的形式语言。

在赵强满画面的黑色面前,或许你会联想到罗伯特·莱曼的满画面的白色。这是件好事。至少,你的联想给了我理由,去强调艺术家对形式语言的认知,我希望反复强调,因为,艺术创造的差异正来源于此。罗伯特·莱曼用了半辈子研究材料,正是为了解决对材料作为形式语言的认知,受极简主义思潮的影响和启发,他最终选择了不挑材料只挑颜色,于是用色温处于中性的白色,作为他形式语言的核心,这是符合他理性思维的习惯的;赵强的黑色看似制作纸浆时的偶得,实则是他对自己从前的创作纠结而复杂的心境使然。

读赵强的作品,纸浆自身既是载体也是呈现,黑色由里及表,陈述着水墨之外的另一个世界,这是一个由阴和阳所概括的更大的世界,世间万物在这个世界里不断变化着它的存在方式和形态,其中包括人和艺术。赵强借助纸浆自然凝固的无规则性,为凝重的黑色建立起一种类似于路易斯·康在讲述建筑的时间性空间时所提及的,物质在阳光下所显现的“序”,这种“序”不可名状,与时间关联,一直在变化,就像《易经》里描述的永远处于变化中的每一个象。透过这些象,我们或许已经读到赵强黑色纸浆的文化身份,这其实是艺术作品必须具备的基本属性。

今日美术馆《东方艺术·国画》杂志执行主编 杨建国先生现场接受媒体采访

艺术家 赵强先生接受媒体采访

赵强 1973年出生于北京,1998年毕业于中央美術學院,2012年创作生活于北京,中国水墨画学会理事。

活动现场

展览现场

据悉本次展览将持续至2019年10月10日,欢迎大家莅临观展。艺美视界网、雅昌艺术头条、今日头条、今日中国艺术网、网易新闻、搜狐新闻、腾讯天天快报、凤凰新闻、百度百家、中国书画家网、中国艺术资讯网、中华时讯网、中艺书画网、华夏经典艺术网、中国时尚新闻网、腾讯视频、搜狐视频、优酷视频、爱奇艺视频等全国多家媒体对本次活动进行现场采访与展后报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