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全球金融市场的表现显得有一些不平静。或许,这是金融危机十周年的魔咒效应影响,也可能会是全球金融市场积聚多年的不确定风险因素开始逐渐爆发。实际上,就在今年以来,以A股、港股为代表的新兴市场的表现并不理想,金融危机十周年的恐慌效应依旧存在。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作为全球市场表现比较稳妥的股票市场,同样也是全球股票市场的龙头代表美国股市,却于近期有着不同寻常的表现。

其中,美股市场三大指数目前已经全线跌破了250日线的牛熊分界线,这也是2016年下半年以来又一次跌破了这一重要位置。与此同时,美股市场三大指数于本月创出了近年来的最大单月跌幅。截至10月26日,美股道琼斯工业指数单月下跌6.69%、美股纳斯达克指数单月下跌10.93%、美股标普500指数单月下跌8.76%。

从实际表现分析,虽然美股市场仍未完全跌破自2016年以来的上涨通道下轨,但从近期市场的表现来看,市场恐慌情绪乃至恐高情绪还是比较明显,而美股市场难免陷入阶段性调整乃至中级调整的局面。

就目前看来,即使美股市场已经自最高位下跌10%左右的空间,尚且算不上深度调整,更谈不上金融危机,但经过了近十年时间的长期上涨行情之后,美股市场或许有着比较强烈的调整需求。退一步分析,假如美股市场自高位出现20%左右的调整空间,恐怕将会对全球金融市场构成不可小觑的影响。

事实上,对于这一轮美股长期牛市的行情,从一定程度上受益于以往多年的超低利率市场环境。然而,随着美联储逐渐步入加息周期,本土超低利率的环境优势,却或多或少受到了冲击。紧随其后,则是对于全球金融市场构成或多或少的影响,而部分新兴市场也被迫加息应对。与2008年相比,十年后的今天,全球金融市场的发展环境更显复杂。与此同时,经历了前几轮的金融危机教训,成熟的金融市场对危机的应对能力也明显增强了。但是,如今的金融市场环境的复杂程度却远远大于十年前的市场,而对于变幻莫测、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或许又会酝酿出一些新的不确定因素,而此时此刻,在金融危机十周年纪念日的关键时间点,更是引起了各国金融市场的高度警惕,防止新一轮金融危机风波的发生。

假如美股市场的“好日子”逐渐步入尾声,乃至步入了阶段性的“坏日子”,那么将会对A股市场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

虽然A股市场同属新兴市场,但与全球绝大多数的股票市场不同,在美股等主要成熟市场尚且处于历史高位之前,却早已把股票市场的泡沫风险挤压掉。从实际情况分析,在美股三年前仍处于牛市中期阶段的时候,A股市场却已经完成了一轮牛市上涨的使命,并随着一系列去杠杆化动作的开启,加快了股市调整的步伐。

时至目前,A股市场已较高位下跌逾50%的空间,而之前泡沫风险更为明显的创业板市场,其累计最大跌幅更是超过了70%。至于估值水平,同样较2015年高峰期下降不少,甚至已经达到乃至低于2014年牛市启动前的估值水平。

虽然近年来美股市场的大幅下行,都会对A股市场,尤其是全球的股票市场构成一定的负面冲击,但对于估值水平本已处于历史底部的股票市场,反而可能会加快股市拐点的出现,而美股市场的持续下行,也许是A股市场等待已久的利空落地。

十年前,美股市场与A股市场几乎同时从牛市顶峰步入熊市调整行情。但是,因A股市场的调整速度太快,实际上A股市场的止跌企稳时间却明显早于美股市场。其中,在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时期,A股市场止跌企稳的时间大概在2008年10月,而美股市场止跌企稳的时间则是在2009年3月。

由此可见,从历史走势分析,即使美股市场加速下行,也未必导致A股市场进一步加速调整。从实际影响分析,虽然负面冲击还是存在的,但对于早已完成泡沫挤压以及漫长调整的A股市场,有可能领先于美股乃至全球股票市场止跌企稳,而其后续走出独立行情的概率还是存在的。

但是,对于处于深度熊市行情的A股市场,即使后续率先出现止跌企稳的走势,也未必意味着股市的好日子立刻到来。例如,2008年10月股市止跌企稳,而后到2009年一季度才逐渐过上阶段性的好日子。又如2013年6月股市止跌企稳,到了2014年7月之后才过上阶段性的好日子。由此可见,对于投资者而言,虽然A股市场的坏日子不会太长,但股市止跌未必意味着市场立马走出上涨的行情,投资者仍需要做好股市中长期筑底的准备,这也是为后续的好日子做好充足准备的机会。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