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民族大团结 携手共发展——宝兴县持续推进民族地区脱贫富民产业发展侧记

位于我市“北大门”的宝兴县,是始自汉代民族迁徙走廊的必经之地,有汉、藏、羌、彝等19个民族。2009年,经省政府批准,宝兴县被批准为享受少数民族待遇县,全县共有少数民族人口约10400人,占到全县总人口的18%,广泛分布于该县9个乡镇。

多民族聚居、融合发展状态下,如何更好地实现各族群众同发展、同奔康、同致富,始终是宝兴经济社会民生发展的重中之重。

这其中,依托宝兴天赋异禀的生态优势,发展群众喜闻乐见的特色富民农业产业,是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种植到养殖,从家庭到村落,从合作社到更多社会力量的参与,再到结合各级党委政府一项项包括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在内的惠民、富民政策的落地实施,今日宝兴特色产业发展遍及乡村,取得了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成果。

藏乡村民在漂亮新家里介绍幸福生活的变迁

绿变金 绿色发展成效多

10月20日,宝兴县陇东镇。天气虽渐寒冷,但片片望不到头的药材地中,仍有不少药农忙碌的身影。其间,就有崇兴村2组的熊作荣、叶素兰夫妇。

“我种的云木香,每年可收获面积为20亩。”话间,熊作荣已去掉一株云木香根部的泥土,展现出丰收的果实。“听说云木香价格又涨了不少,今年肯定又是一个丰收年。”

熊作荣的喜悦,以及更多药农的喜悦,在陇东镇党委副书记杨麒鸿口中得到证实。“按陇东镇已种云木香总面积计算,至投产后可获得约250吨干货,价格目前为每千克20元,相比去年的8至12元涨了不少。”

宝兴县结合乡村振兴战略,正着力打造中药材、田园大溪、藏乡风情、竹溪茶语、果药蔬等5条产业环线。位于陇东镇的中药材产业基地,即为其中之一,名为中药材产业环线陇东镇大圆包万亩中药材基地处于该环线核心位置,该环线旨在以此打造出一条连接国家4A级景区东拉山大峡谷的农旅融合内环线,以及一条以中药材科普展示为主的大环线。两条环线共涉及该县两个乡镇和6个行政村,周长30公里。

其中,内环线为陇东镇星火村、新江村、崇兴村、大圆包万亩中药材基地、东拉山大峡谷旅游景区;大环线为陇东镇星火村、新江村、崇兴村、大圆包万亩中药材基地,以及明礼乡联合村田园景观、庄子村田园乐养殖基地、百里村、五龙乡弥勒沟沟口。

在围绕绿色谋发展、围绕绿色谋振兴的发展道路上,宝兴县正以更多民生实效,展现当地依托厚实绿色本底发展的强劲动力。

一组源于今年宝兴2018年上半年的发展数据,就能充分予以说明。

做精有机农业。按照“1335”工作思路,狠抓“林海菌乡”“药谷果香”“云海牧场”三条特色产业环线建设,大力实施“三个百千万”工程,着力发展中药材、藏香猪、有机牦牛、林麝、食用菌五大特色产业,并加快推进“世外桃源·田园烟溪”建设。仅今年上半年,就培育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个,认证“三品一标”产品4个。

做强绿色工业。大力发展汉白玉、新材料两大产业,建设好“一园一区”。灵关工业集中区完成省级园区申报;三兴汉白玉产业园动工建设;华锋股份250万平方米高中低压化成箔项目、易达光伏公司2.4万吨高纯硅生产线、汉龙公司15万吨碳酸钙等项目加快推进。

做活生态旅游。按照“1+2+N”发展思路,打响大熊猫、夹金山两个品牌,持续提升熊猫古城等6个国家AAAA级景区。青衣江源森林康养基地一期完成建设,达瓦更扎景区快速推进。宝兴县被四川省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评为四川省乡村旅游强县,仅今年上半年,宝兴县就共计接待游客121.4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9.81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2%、11%。

谋奔康 产业脱贫更给力

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组成部分,产业脱贫始终是实现更多贫困人口从贫困走向脱贫,从脱贫走向奔康的重要途径和依靠。

随着脱贫攻坚的持续深入开展,从依托扶贫惠民政策最初的单打独斗,到成立各种类型的产业发展合作社,再到更多社会组织、群体的参与,产业脱贫的途径也变得愈发丰富和可靠。

这其中,就有自2017年起在宝兴县逐渐普及和推广的“公司+”模式。

四川省夹金印象农牧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罗伟,就是其中的探索者和实践者之一。

“老辈子,之前电话里听你说藏香猪养得不错,今天我们过来,就是想实地看看,称称重。”10月22日,宝兴县硗碛藏族乡嘎日村,罗伟按照此前的约定,来到了该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王开全家中。

没过多久,在众人合力下,6头藏香猪逐一从圈舍内赶出了圈舍。

看着一头头长得油光毛亮、精神气十足的藏香猪,罗伟露出了赞许的目光。“体重都在60至70公斤之间,符合前期标准化喂养的要求。”听着报出的称重情况,站在一旁的王开全开心地笑了。

按照“公司+农户”的方式,在宝兴县农业局、科技局、扶贫和移民工作局的大力支持下,罗伟已在宝兴县不少乡镇采用了代养模式,且绝大多数受益群众都来自贫困家庭。“这些藏香猪在专用‘跑猪场’瘦身后,就将进入加工车间。”罗伟自豪地说,由此加工出来的腊肉、香猪腿和香肠,每公斤售价可达到80元,完全不愁销路。

“我算了笔账,扣除成本,每头藏香猪可实现纯收入1800元左右。”王开全高兴地说。

相似的合作、相似的场景,在宝兴县同样有迹可循。宝兴县采用“公司+农户+回收”模式,在明礼乡试点实施种羊养殖产业帮扶项目。

按标准操作流程:在乡政府提供担保后,由合作公司免费提供种羊,鼓励贫困户依托建设在当地的养羊基地,发展特色养殖;达到出栏标准后,由合作公司保底回收商品羊(回收时扣除种羊成本),帮助贫困户提高收入。

如今,这种以点带面的探索实践,正在宝兴收获越来越多的产业扶贫实效。

制定《发展农业产业助推脱贫攻坚奖补办法》、《发展现代农业促进有机产业发展扶持政策》、《乡村振兴战略特色产业发展奖补办法》,通过流转土地,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已发展川牛膝、山药、羊肚菌等11个特色产业基地共1.2万亩。宝兴县着力打造的大溪乡“林海菌乡”扶贫产业环线,产业公路、食用菌生产基地等各项建设,目前已初具规模。

雅安日报/北纬网记者 孙振宇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