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刘延栋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好:软件那些事儿

他还有个电台讲的也不错,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

顺便做个广告,提供一些Linux的学习视频教程。

【linux视频 linux高效运维视频Nginx Mysql Nosql OpenStack教程】http://m.uqlsi.top/h.3jHb6iX 点击链接,再选择浏览器咑閞;或復·制这

段描述¥IaqKb7WQFkY¥后到淘♂寳♀

在上世纪80年代,对我来说,意味着非常多的东西,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件事情,都是发生在上世纪80年代,第一件事是我老婆出生在80年代,第二件事是我也出生在80年代。

除了这两件事情以外,在IT行业,也发生了非常多的事情。简单来说,在80年代,电脑开始逐渐的从高不可攀的大型机,慢慢的向个人电脑的方向发展,而且这个趋势,至今也没有改变,今天,电脑已经装进了每个人的口袋里。

简单的举几个例子,在1980年10月,IBM公司决定推出基于Intel 8086芯片的个人电脑。

在同一年,微软的比尔盖茨,敏锐的嗅到了个人电脑的商机,出资2.5万美元,购买了SCP公司的QDOS操作系统,并将这个系统授权给IBM使用。次年,微软耗资5-7万美元,把QDOS完全买断,并且雇佣了QDOS的作者Tim Paterson,QDOS在1981年7月27日正式改名为MS-DOS。当时,SCP公司以为,这么个破软件竟然赚了10万美金,以为盖茨是个人傻钱多的大款。

个人电脑普及的浪潮势不可挡。可以稍微的提一下中国当年的情况,改革开放刚刚开始,个人电脑肯定是没有普及,反倒是持续了25年的知识青年下乡运动被终结。大量的知识青年陆续还乡,还乡以后就失业,失业以后容易造成治安事件,在80年代初期,很多地方的女青年夜晚不敢出门。为了保障广大劳动人民群众的利益,伟大光荣正确的党在1983年7月19日开始严打,持续了三年,这是人民民主专政的一段纪念碑式的历史。现在死刑的审核权属于最高人民法院,当年的死刑审核权属于县法院,也就是说,县长以及同级别的党委同志就可以决定死刑。结果1984年一年,就执行了24000多死刑,有个小伙亲了一口小姑娘,以流氓罪杀了;劳改了100多万,这100多万中,有不少非法同居的人,属于没有驾照乱开车的无证驾驶的典型,得严打,破坏风俗,一抓抓俩,极大的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利益。说实在的,要是以1984年的标准严格执法,现在的大学生,能毕业的顶多1/5,3/5都得去劳教,还剩1/5直接拉出去枪毙!所以,现在来看,单身狗如果生活在1984年的大学校园里,应该是当时优胜劣汰的幸存者,非常安全,肯定能毕业!

在当时中国那种环境下,个人电脑的普及并没有那么急迫,所以,在80年代的中国,普及个人电脑,不是什么大事儿。所以,中国当年没有出现利纳斯,比尔盖茨这种人物,也情有可原。

同年代的利纳斯,则开始上中学了,在赫尔辛基最好的一所中学读书,这所中学的名字叫诺尔森中学,我在网上搜到了这所中学的网址,放在我的微信公众号——软件那些事儿——里面,http://www.norssi.helsinki.fi/, 另外,我放一张这个学校的照片,很漂亮的感觉,这才是真正的北欧风格的学校。

Linus的中学外景

按照利纳斯在他的自传里描述,他是个书呆子,满分是10分的话,他的数学,物理,生物等大多数科目都能拿9分或者10分。体育呢,就是个及格分,6分或者7分。木工课是6分。他说,别人木工课都制作了精美的凳子,桌子什么的,结果他唯一得到的,就是至今还留在他大拇指里的几根木刺!另外,他还特别强调,他院子里的那个精致的秋千,是他岳父弄的,和他没有关系。

只要上体育课的时候,有一个小时的休息时间,他就去咖啡馆里消磨时间。看到这个信息以后,我就赶紧打开谷歌街景服务,试图找出他说的那家小咖啡馆,那个小咖啡馆允许学生赊账,但是我没找到,谷歌街景的服务还是有死角啊!利纳斯说,他当时就非常注意饮食的健康,去了就点一摸一样的健康饮食:一杯可乐,外加一个甜甜圈。

而且,在那本自传里,利纳斯还说,当时有好几个女孩喜欢去他家,主动让她辅导数学课程。利纳斯本人还嫌烦。因为芬兰有个不用证明就肯定正确的定理:鼻子大的男人,某些部位也比较大。而且这些找她辅导数学的女孩子,还经常不务正业,除了数学还想聊点别的,甚至个别女生更过份,对利纳斯动手动脚的,所有的这些事儿,让利纳斯本人非常的讨厌,是辅导数学,又不是辅导体育,别动手动脚的好不好?

在书里,利纳斯不无遗憾的说,除了是个书呆子,我还很腼腆,你说我这样的人是不是很多余?所以,我还是宁愿坐在电脑前面,只有这样,我才能感到无比快乐!

我写这个公众号的时候,想到啥就写啥,意识流,因为关注的人实在是太可怜了。我就再多扯一点,很多年后的2013年,也就是大前年,在开源界的利纳斯早就功成名就,这时候,内核开发虽说男性居多,但是,也有个把女性,比如说Intel的开发者,名字叫Sarah Sharp,这个名字和利纳斯的妹妹重名,都叫萨拉。这个女的长得还行吧,我放一张照片在公众号里,大家在心里打个分。我觉得还行吧,金发女郎。

Sarah Sharp

这个内核开发者呢,觉得在邮件列表里脏话太多了,就提议少说脏话吧,结果把利纳斯给惹怒了,连这个女开发者也骂了,最后Sarah Sharp这个女孩,退出了内核开发组,把人给骂跑了。网上就开始有人指责利纳斯不对,也有人说利纳斯做的好。如果我们看看利纳斯年轻的时候,辅导功课的时候,还嫌人家女生对他动手动脚的,也就能理解了,这种牛人呢,我一般先把他们认为是牛,其次才是人。

关于利纳斯的中学时代的故事就讲到这里,总结来说,利纳斯的中学时代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甚至有点不解风情的书呆子。

在计算机和通信行业,书呆子经常能够做出巨大的成绩,比如本文的主角利纳斯,还有Lisp的作者约翰·麦卡锡,还有诺伯特·维纳等等,这些人都是不折不扣的书呆子。有时候,我就想,在计算机行业,被人称为书呆子,起码算是个中性词吧?

在本文的最后,我再谈一下我对我这个公众号的定位,因为我每周都会公布一周的数据统计,我这个公众号的关注者数量之少,阅读量之低,已经让我都不好意思和朋友说我还在做公众号,这两天好说歹说,让知道我公众号的几个人,都一一退订了,死活不肯退订的几个,已经被我拉到黑名单了。

这样一来,我就开始完全按照我自己的兴趣写文章,我打算这次以写Linux操作系统的故事为主线,深入的分析一下整个编程语言和操作系统的进化,以及在当时,整个计算机行业的大环境是什么样子。 我本人相信一句中国的古话:“时势造英雄”。如果时间不对,比如没赶上计算机由大型机转向个人电脑这个趋势,可能利纳斯会成为一个数学系教授。而如果时间都对,但是周遭的环境不对,比如本文我说的在正确的时间,恰好赶上中国的严打,当时的社会中又没有计算机,一个技术天才也很有可能因为流氓罪去劳改了。

我打算把整个系列的文章由单纯的叙述一个故事,单纯记录故事的风格我并不喜欢,就像《汉书》一样,《汉书》是集体创作,是以班固同志为领导的集体创作小组,歌颂汉朝的英明领导,因为很容易崇拜某些天降伟人的皇帝,而且故事本身也很容易有漏洞。班固在《汉书叙传》中也说了,这本书主要是为了让后世知道汉朝是多么的英明。书里的原话是“扬名于后世,冠德于百王。”《汉书》也算是后世官方记录历史的鼻祖,后来每个朝代都出一本断代史。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有人喜欢《汉书》风格的话,可以找最近新版的《党史》来读一下,一个配方,一个味道,流传了2000多年。

我本人最喜欢读的历史书是《史记》,我们的教学有点小误导,史记并不是大部分人认为的历史书,如果按照“史书该如何客观的记录历史“的标准评价《史记》,有点强人所难。《史记》本身就是司马迁个人的记录,在太史公自序这章里司马迁也说过了。司马迁就是借写历史为手段,抒发自己的“一家之言”。

我这一系列长文,也打算学习司马迁,借IT界发生的故事,抒发自己的“一家之言”,主要打算给自己留个纪念,运气好的话,我的两个孩子能在很多年以后听到他们的老爸年轻时的想法。

我这个公众号的主要还是为自由呐喊,在IT界,虽然有各种恶心的事儿发生,比如有些人专注于如何让人不能好好上网,但是,我相信,自由的力量终究会战胜不自由的力量,开放的力量终究会战胜封闭的力量。

最后回答一个问题,有热心朋友问我,为啥可以一天写一篇出来,其实我是从我记录的最近十来年的日记中挑出来的素材。我从上高中开始,就每天写几句话的日记。借助于日记中的素材,很快就能弄完一篇。最后,附上一张我最近5年的日记本的照片,作为纪念。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