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百川

宋徽宗,名赵佶,男,汉族,公元1082年生,寿命54岁。属相狗,星座为双子座,河南洛阳人。宋史作者脱脱评价他“诸事皆能,独不能为君耳!”。他的能事在哪里?他又是怎么为君的?


百川论道 | 宋徽宗



《宋史·徽宗本纪》记载:“端王有福寿,且仁孝,不同诸王。”端王就是宋徽宗,他的哥哥宋哲宗死后,没有儿子,皇太后力排众议,推举端王赵佶继皇帝位,即宋徽宗。

宋徽宗18岁君临天下,他即位不久,把贬到海南儋州的苏轼,重新调回内地任职市地级的朝奉郎,第二年,苏轼去世。一个月后,宋徽宗罢免了蔡京弟弟、王安石女婿蔡卞的宰相之职。

四天后,宋徽宗再次下诏,追复司马光等23位被降职官员的职务,并且归还司马光等人,退休所享受的种种优待。“宋中叶之祸,章、蔡首恶,赵良嗣厉阶。

宋徽宗最后做了金国的俘虏,使北宋王朝覆灭,章惇、蔡京是首恶分子。章惇是宋哲宗时期的宰相,当年他反对宋徽宗继承皇位。染启超曾经提出疑问:“《宋史》章惇的传中,足可以让他是奸臣吗?


百川论道 | 宋徽宗



就拿他不肯把官位给自己的亲友一件事来说,他洁身自好的品格已经可以影响世俗了。哲宗死后与太后争论要立的人,最终也因此被贬出以至于死去。

像徽宗这样荒淫无道的国君,最终使宋灭亡,这是世世代代人们所共同看到了。怎么知道不是章惇平时观察他这个人不适合做国家的君主而故意阻拦呢?”

蔡京是人所共知的奸臣,不细说了。再说赵良嗣。他本名马植,世代为辽国贵族。但他对辽国却没有感情,在童贯使辽时,他献计“联金灭辽”,宋徽宗大喜,赠其皇族之姓为赵。

为了交好金国,赵良嗣还反对收纳辽国降将张觉。但结果,金国势力强劲,不但把辽国灭掉,顺便把宋国和夏国也给吞并了。在金兵南侵宋国之前,被宋徽宗的儿子宋钦宗,贬到湖南郴州处死。


百川论道 | 宋徽宗



宋不立徽宗,不纳张觉,金虽强,何衅以伐宋哉?” 如果宋朝不让宋徽宗当兵,不接纳张觉,金国虽然很强盛,但怎么会找到侵宋的借口呢?事后来看,小人也知道对错,但当时君子也控制不了局面。

迹徽宗失国之由,非若晋惠之 愚、孙皓之暴,” 研究宋徽宗成为亡国之君,并不像春秋时期,“假途灭虢”的晋献公之子——晋惠公愚蠢,也不像三国吴主孙权的孙子——孙皓暴虐。

亦非有曹、马之篡夺,特恃其私智小慧,用心一偏,疏斥正士,狎 近奸谀。” 也没有像三国时期,曹操对汉献帝的欺侮,和司马懿父子对曹魏政权的篡夺。

他只是依仗自私的小聪明,用心不正,疏远排斥正直人士,宠信亲近阿谀奉迎的奸佞之徒。“于是蔡京以獧薄巧佞之资,济其骄奢淫佚之志。

“上梁不正下梁歪”,于是,才有了蔡京凭借自己溜须拍马的本领,和奸滑乖巧的资质,满足了徽宗皇上骄奢淫逸的愿望。“溺信虚无,崇饰游观,困竭民力。

宋徽宗还沉溺道教,大搞封建迷信活动,崇尚旅游玩乐,大兴土木,制造景点,耗费大量的钱财,搞得民不聊生。宋徽宗每天笙歌燕舞,君臣上行下效,败坏了社会风气。

宋徽宗的另一个重大决策失误,就是他任用宦官童贯,掌握兵权,又把优势兵力,调得远离京师,直到金兵攻打,根本无法阻挡,最后导致灭国。他也被俘虏到了金国,身受侮辱。


百川论道 | 宋徽宗



遂与石晋重贵同科,岂得诿诸数哉?” 宋徽宗和五代后晋皇帝石重贵,同样都是被异族俘虏。但石重贵是一位很有骨气的皇帝,他敢于同契丹开战,可惜他身边却无可用之人。宋徽宗能赖老天吗?

早其一千多年前,西周建国的时候,召公还谏告过周武王,不要做无益的事,来损害有益的事,不能把奢侈品看得太重,而不愿意用日常物品。

国学名篇《千字文》有言“落叶飘摇”,直译为落败叶随风飘摇。在宋徽宗之前的几位皇帝,统治期间弊端暴露,丧乱发生,而宋徽宗,并不吸取教训,反而变本加厉,终于导致国破家亡,身陷囹圄。

自古人君玩物而丧志,纵欲而败度,鲜不亡者,徽宗甚焉,故特著以为戒。”自古以来,作为统治天下的皇帝,玩物丧志,放纵私欲、败坏法度,很少有不亡国的,宋徽宗太过分了,要引以为戒。

宋徽宗虽然是一个失败的皇帝,但他却是一位杰出的艺术家,尤其在书法方面。《书史会要》记载:“徽宗行草正书,笔势劲逸,初学薛稷,变其法度,自号瘦金书,意度天成,非可以形迹求也。

宋徽宗还专门成立了翰林图画院,在全国招募著名国画家。其中就有《清明上河图》的作者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用材非常考究,为名贵的布绢,高24.8厘米、横5.287米.


百川论道 | 宋徽宗



图中主要画的,就是北宋首都河南开封。当时的开封,是全国水陆交通中心,人口达100多万。张择端历时10年,完成这幅歌颂太平盛世的历史长卷后,首先将它呈献给了宋徽宗。

宋徽宗大喜过望,用他特有的“瘦金体”书法,亲笔在图上题写了“清明上河图”五个字。如今,此画真迹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成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题临安邸

(南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百川论道 | 宋徽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