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近期伊朗风险事件综述

1) 伊朗阿瓦士/兹阅兵式恐袭及其相关后续事件

2018年9月22日9时许,伊朗西南部胡齐斯坦省(Khuzestan)首府阿瓦士/兹(Ahvaz),两伊战争(1980-1988)爆发38周年纪念日阅兵仪式期间,5名武装人员伪装为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IRGC)士兵和巴斯基(Basiji)民兵,向阅兵观众及军方人员开枪近10分钟,造成包括平民与12名革命卫队成员在内的至少25人死亡,70人受伤,5名袭击者随后被伊朗军方全部击毙。该袭击系自2010年伊朗恰巴哈尔(Chabahar)清真寺自杀炸弹袭击以来伊朗遭受最致命恐袭。

事后,在伊朗胡齐斯坦省活动的反政府组织“阿瓦士全国抵抗运动”以“自由阿瓦士阿拉伯反抗运动”( Al-Ahvaziya或ASMLA,又译“阿瓦士爱国阿拉伯民主运动”)名义宣责,极端组织“伊斯兰国”的Amaq通讯社称其呼罗珊分支(IS-KP)对该袭击宣责并发布3名疑似恐袭分子的视频(视频中3人讨论当日袭击细节,其中2人讲阿语、1人操波斯语)。以上均遭ASMLA组织最终否认。其中,ASMLA称,“阿瓦士全国抵抗运动”作为其分支自2015年起已被逐出同门。

伊朗最高领导人哈梅内伊称,本次发动袭击的武装分子由沙特阿拉伯和阿联酋资助。伊革卫队的高级指挥官表示,该事件系沙特等海湾国家和以色列训练的激进分子实施,其背后由美国撑腰并组成“邪恶三角”,该指责遭美沙双方驳斥和否认。伊朗当局立即召见英国、荷兰和丹麦大使,指责欧盟窝藏恐怖分子。俄罗斯总统普京、叙利亚外交部、巴基斯坦外交部发言人均对该袭击事件表示谴责。作为欧盟大国和伊核协议签署国之一的法国对此事件未做任何表态。

2018年9月24日,伊朗情报局称,确认了该袭击相关的5人恐怖团体,并逮捕22名涉事疑犯。同日,以伊朗通讯社名义发布的带有伊革卫队标志的一段视频在社交媒体上传播,伊朗军方宣称将以沙特首都利雅得和耶路撒冷为目标, 为此次阅兵式袭击报仇。9月26日,极端组织“伊斯兰国”(IS)发布最新录音,重申该组织对“922”阿瓦兹阅兵袭击事件负责,耻笑伊朗政府坚称袭击者系域外大国支持的地方分离主义分子,并威胁未来对伊朗发动更多袭击。9月27日,IS媒体《Naba报》发布了据称是发起本次袭击事件的5名蒙面武装分子照片再次举证。

2018年10月1日上午,伊革卫队向叙利亚东部省份代尔祖尔地区幼发拉底河附近的边境城镇阿布卡迈勒(Abul Kamal)的IS武装据点发射6枚弹道导弹,以报复阿瓦士遭袭事件,导弹据悉被刷上“美国去死、以色列去死、沙特去死”的标语。伊革卫队官员事后宣布,至少40名IS高层被导弹炸死。10月16日,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宣布,(伊朗所支持的伊拉克和叙利亚境内武装力量)“抵抗力量”当天上午在伊拉克迪亚拉省境内实施突袭,打死发动阿瓦士恐袭案主谋与另外4名“恐怖分子”。

2) 伊-巴边境革命卫队遭绑架事件

2018年10月16日凌晨,伊朗东南端锡斯坦-俾路支斯坦省(Sistan and Baluchestan)伊-巴(基斯坦)边境的米尔贾韦(Mirjaveh)地区哨所,包括伊斯兰革命卫队(IRGC)成员、志愿部队巴斯基(Basij)成员、伊朗边防卫兵在内的14名安全人员遭恐怖组织绑架。事后,基地组织附属、逊尼派分离主义武装“正义军”(Jaish al-Adl)对该事件认领宣责,并称本次事件系报复伊朗政权对该省逊尼派的镇压。有关情资显示,疑似多名“内鬼”出卖伊安全部队,在食物中下毒,以便“正义军”实施绑架。目前,伊朗与巴基斯坦军方正联合搜寻被绑架人员下落。

3) 阿巴因节前夕破恐袭图谋

2018年10月29日至31日,世界各地什叶派穆斯林迎来“阿巴因节”(Arba'een)宗教年度朝觐活动,纪念什叶派第三任伊玛目(Imam)侯赛因(Husayn ibn Ali)殉难第40日。伊拉克首都巴格达(Baghdad)西南65公里的古城卡尔巴拉(Karbala)系侯赛因圣陵所在地,来自60多个国家约1700万虔诚什叶派穆斯林信徒计划前往朝觐。10月23日,伊朗西南端胡齐斯坦省(Khuzestan),当局宣布逮捕3个武装组织的15名成员,其涉嫌策划在“阿巴因节”期间对朝觐的什叶派穆斯林信徒实施袭击。未来数日,预计伊朗全国会不断加强安保措施,尤其在两伊边境地区。

4) 美国第二批制裁在即

2018年8月6日,美国对伊朗的第一批制裁生效,包括对伊朗政府购买美元、黄金与其他贵金属交易,对铝、钢铁、煤炭和石墨的销售与转让,以及对伊朗汽车行业的制裁;11月5日起,第二批制裁将打击对伊朗更重要的能源与银行业,伊朗的石油出口量可能会在年底前下降三分之二,导致伊朗部分民众对本国经济担忧,争相在黑市上抢购美元。当前,伊朗国内诸矛盾及民众反政府情绪依然不时引发地方性、零散性抗议示威、低烈度安全冲突等事件。虽然近期全国多地反政府示威远不及2017年年末至2018年年初的那场自2009年以来最大规模反政府示威游行,但美国第二批制裁生效后,或持续加剧社会不稳定性,值得中方在外人员持续与高度关注,并提前做好应急预案。

2. 伊朗当前主要风险解析

ICC-iCover平台专家分析,由于伊朗对其与邻国伊拉克、阿富汗、巴基斯坦和土耳其的边境地区一直缺乏有效管控,在伊朗所有边境地区,尤其是西部和东部地区,分离主义、极端主义或激进主义武装组织的安全威胁始终存在。

近期,库尔德分离主义武装在伊朗克尔曼沙阿省(Kermanshah)、伊拉姆省(Ilam)、库尔德斯坦省(Kurdistan)等地十分活跃,接连发动对伊朗安全部队袭击。2018年10月12日,伊朗西北部克尔曼沙阿省(Kermanshah)帕维郡(Paveh)靠近伊拉克边境地区,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IRGC)与2名库尔德武装“自由斗士”(库语音译Peshmerga,中文直译“敢死队/决死队”)交火,造成革命卫队3名士兵与2名“自由斗士”死亡。9月8日,伊拉克库区Koya镇的“库尔德民主党”(KDP)办公室遭伊朗部队炮击后,库尔德分离主义武装持续对伊朗边境发动袭击。8月31日获悉,伊朗东南部锡斯坦-俾路支斯坦省(Sistan and Baluchestan),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IRGC)打死4名疑似武装分子,并打伤3名疑犯,挫败其越境实施袭击的图谋。8月27日,伊朗西部的克尔曼沙阿省(Kermanshah)与库尔德斯坦省(Kurdistan),伊朗安全部队分别捣毁一伙恐怖分子,打死至少2名疑犯,共逮捕14名疑犯,并缴获AK47步枪、手榴弹、电子通讯设备和现金。8月10日黎明时分,伊朗西北部库尔德斯坦省(Kurdistan)边境城市巴内(Baneh),库尔德政党“库尔德斯坦自由党”(PAK)的武装派别“库尔德斯坦自由猎鹰”(Kurdistan Freedom Falcons)发起针对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IRGC)的袭击,并宣称打死5名IRGC成员。

尽管伊朗石油等自然资源丰富,但胡齐斯坦省失业率与贫困率一直居高不下,部分阿拉伯人长期呼吁地区独立。主要聚居于胡齐斯坦省的阿拉伯裔伊朗人指责在就业机会、经济发展、语言、政府内话语权等方面长期遭中央政府边缘化,导致阿拉伯裔分离势力或激进分子不时发起反政府示威、制造骚乱、实施小规模炸弹袭击或枪击事件。2018年8月7日,伊朗情报部门挫败在伊朗西南部和西部的2起恐怖袭击图谋。安全部队还在胡齐斯坦省(Khuzestan)和西部库尔德斯坦省(Kurdistan),逮捕6名“伊斯兰国”(IS)和其它分离组织成员。声明称,数个恐怖组织正准备在伊朗多个中心城市实施袭击活动,安全部队缴获了多枚准备实施袭击的炸弹、大量爆炸性材料、手榴弹和武器等;其中一个恐怖组织已对库尔德斯坦省的萨盖兹市(Saqqez)警局发动手榴弹袭击,但未造成损坏。

伊朗西南部与巴基斯坦交界的锡斯坦-俾路支斯坦省也系伊朗高危地区,当地居民大多为信奉少数逊尼派的俾路支人(Baloch),而伊朗人口90%信奉什叶派,且主要系波斯人(Persian),教派冲突时有发生。2005年至2010年,逊尼派俾路支组织“真主旅”(Jundallah)较为活跃,当地局势动荡不安。2012年,“真主旅”部分成员组建逊尼派武装“正义军”(Jaish al-Adl),2013年10月起,该组织对伊朗境内平民与军警人员发动数起袭击。2018年9月,伊斯兰革命卫队曾在伊巴边境地区打死4名该组织成员,包括其二号头目。

有关情资显示,作为中国与伊朗交易最重要资金渠道的昆仑银行,已于2018年8月底暂停欧元结算,并计划从11月1日起暂停人民币结算。昆仑银行表示,11月1日后,来自伊朗的付款将被拒收并退回,并将根据11月5日制裁实施后的形势决定未来服务。此两轮举措,与美国制裁时间节点高度重合,基本切断了国内与伊朗的贸易结算通道,严重影响伊朗境内公司和与伊朗发生贸易往来的中国企业。此外,制裁后油价上涨,料持续加剧伊朗社会不稳定性,抗议示威料频发,值得中企持续关注,做好应急预案,以免遭受影响。

3.驻/赴伊朗中企风险应对建议

阿瓦士(阿瓦兹)阅兵恐袭事件的发生,在沙特等“仇伊”国家看来,系伊朗少数族裔脱离“暴政”的导火索,除阿拉伯族裔外,其他少数族裔, 如库尔德族和俾路支族,也将倾向于采取行动要求脱离伊朗而自治。伊朗少数族裔的意见领袖认为,2018年11月,如美国正式启动对伊经济制裁,什叶派政权将筋疲力尽,如三大少数族裔联合并接受伊朗政权的反对者资助,并在外部机构的协调、组织与跨国倡议网络的传播下,伊朗境内的反政府民族主义独立运动将更加高涨,将发生一系列Fidai(牺牲)行动。

2018年以来,伊朗境内已爆发数轮大规模抗议示威,局部动荡风险暗涌。美国第二批制裁实施后,局部社会风险料持续高企。未来数月,尤其是阿巴因节前后,伊朗全境特别是边境地区,恐怖主义风险料持续高企,被称之为Fidai(牺牲)行动的自杀性袭击事件风险正在上升,值得中方机构和在外人员持续与高度重视。同时,伊朗阿瓦士/兹(Ahvaz)位于油气资源丰富的西南部地区,长期存在激进的分离主义势力,料持续影响地区稳定,值得中方驻伊企业与在外人员持续关注。

鉴于以上复杂情资与风险分析,ICC-iCover平台专家建议驻伊朗各地,尤其是首都德黑兰、中部伊斯法罕等中心城市,以及西北部库尔德人、东部俾路支人(尤其是锡斯坦-俾路支斯坦省)、南部逊尼派阿拉伯人(尤其是胡齐斯坦省)等聚居区,中资企业在外人员与中国籍游客在近期敏感时期与未来数月,需注意:

1.避免前往距土耳其、伊拉克、阿富汗边境100公里范围、西阿塞拜疆省的大部分、以及其他敏感地区,减少与陌生人员接触,夜间避免单独出行,适度提高驻地与随行安保等级;

2.减少在民族种族混居地、示威集会敏感地区、美国及西方外交机构与企业、节庆纪念活动场所、政府与军警服务设施、宗教场所与教育机构、能源设施与输油管线周边、露天市场、大中型公交中转枢纽、西方人经常光顾的酒店、大型购物中心、高档餐厅等人群拥挤公共场所的逗留时间;

3.尊重当地宗教文化习俗,避免谈论民族、社会、政治、宗教敏感话题,以免遭受影响;

4.我国金融或贸易企业为避免受美国制裁殃及,在叙做伊朗相关业务的前期、中期与后期,应谨慎评估并采取合理防范措施,在办理业务前应注意开展全面的尽职调查,在叙做业务时应注意调整相关交易合同条款,并长期关注与美国经济制裁相关的法律、政治、国际形势、美国政府的执政理念等复杂问题;

5.在外人员应随时留意当地媒体的最新报道,预计当地偶发性道路封闭禁行与安保措施加强、宵禁与紧急状态等情况,以及可能的自然灾害、疫情蔓、骚乱冲突、暴恐袭击与局部动荡风险;

6.如遇民众集会、示威游行群体,应迅速撤离。同时,应严格遵循伊朗军警部门及政府有关禁令,并听从当局发出的最新指示行动。

资料来源:走出去服务港、ICC-iCover全球安全研究信息数据库

更多咨询请关注中国国际商会(iccchina)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