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指南

传递正能量

点击绿色关注按钮试试

作者:老王;来源:跑步指南

跑步是一种体能与智慧兼具的运动,经验越丰富,对比赛准备、装备选择也越了解,也更能掌握自己身体的状况,意外插曲发生的机率当然就降低。

有10种错误,一不小心还是会中招。不信你瞧——

1. 带太多东西了

虽然你总是看到路上的跑者全副武装,蓝牙耳机、带心率功能与GPS导航的手表、身后再绑个补给水袋或是再来个方便的小腰包,但可别忘了跑步其实是最轻松单纯的运动。

每多一件东西都会复杂化跑步这件简单的小事。生活已经太复杂了,长跑的关键词就是“简化”。

在你熟悉什么装备对你真的有帮助之前,别依样画葫芦,在平时的训练多多尝试,找出最适合自己的轻便装备吧。

2. 一下子跑太远

在生活节奏快速的社会,“耐心”好像已经成为远古的词汇了。任何事情只要能越快成功就越好!

但对跑步而言,可完全不是这么回事。虽然每次挑战新的距离,跑者的心肺系统能够在大约两个月内就进入状况并调适过来

但其它身体器官(尤其是肌肉、韧带、与关节)可能就需要多花点时间了,年龄越大,所需要的时间越长,因此缓慢而稳定地每周逐渐增加你的里程数吧。

记得,当身体出现任何疑虑时,跑少一点。

3. 一下子跑太快

新西兰的跑步教练Arthur Lydiard提出的训练理论对近代跑步训练有深远的影响。其中最关键的一点就是速度训练不要超过每周总训练量的10%-15%,并应先维持稳定的慢跑、充分热身后再进行。

举例而言,如果你一周跑40公里,那速度较快的练习(如间歇、配速跑)不应超过6公里。

明智的配速训练方法可以大大提升跑者的表现,相反地,不明智、过于躁进的方法则有可能造成疲乏、受伤,甚至大幅缩短跑者的运动寿命。

4. 太快挑战马拉松

在过去,有经验的选手逐步摸索出自己的方式循序渐进来完成马拉松,有时候甚至花费数年在10K的练习上。

而今日,似乎有至少一半的跑者第一次比赛(也许同时也是他的最后一场)就想要挑战半马或全马。

不是说这样子不可能办得到,但却不是经常。

就像你不会希望一位实习新手医生直接进行脑部手术,新手不应在没有任何较短程的路跑经验前,就轻易挑战马拉松。

5. 太新的鞋子与装备

千万别穿新鞋去比赛!

虽然穿着刚开箱的新鞋与新衣是件相当开心的事,但是应该在练习的时候就让它们登场,万一有任何不适或需要调整的地方,才不会破坏了你的完美赛事。

6. 太多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是长跑者的能量来源,而它的热量往往也不低,导致体重加重,让你不能轻松跑。

跑马拉松的前一天晚上,可能需要好好补充糖类,但不需要过多,记得,跑车是越轻越快。

还要注意一点就是饮食是很个人化的事,试着在平常练习的时候找出最适合自己的赛前饮食,聆听身体的声音。

7. 水喝太多

不知为何几年前开始有谣言如果要跑长跑的话,应该要补充很多水,但其实不应如此。

过犹不及,太多水其实不见得比太少水来得安全,太多水可能引起低血钠症,严重可能导致死亡。

过去十年罹患低血钠症的跑者比脱水来得多。在1978年之前,波士顿马拉松沿途均没有设水站,也没有跑者因脱水而死。

当你补充水分时,可以交替补充运动饮料以避免低血钠症。

8. 吃太多早餐了

在长跑或比赛前一小时,尽量不要吃固体食物也不要喝太甜的饮料。如果你觉得想吃点东西的话,尽量选择清淡好消化、或流质的食物。

至于比赛前的早餐,应至少在两小时之前食用完毕,并以自己习惯吃的食物为主。

9. 开赛时跑太快

比赛一开始时,跑在符合自己速度的区段。这么一来,可以不让你为了紧跟着领先群体而气喘吁吁,才一开始就耗费太多体力。

起跑时保守点,不要冲过头,将最佳体力保留至后半段的比赛。

10. 太多意见

这个时代,似乎每个人对任何事都是专家。要是每个人都是跑步专家,大家就都能一次跑得比一次快了。

有些理论或是信息,并不是非黑即白,所有人以该如此,当作参考意见就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一个综合判断,并先问问自己这样是不是真的好?

如果感到上面的建议有用,别忘了给老王点个赞!

作者:老王,跑步指南主编。美国《跑者世界》评选为年度最佳跑步自媒体、新浪微博垂直V影响力年度运动健身榜单第二。已出版同名图书《跑步指南》、《跑鞋指南》。跑步指南倡导科学健康的运动、生活方式,向热爱生活的人们传递正能量。微信公众号:跑步指南(running_guide)

加小编微信号:runningguide

进跑步指南微信群

文末福利

赞斯特髌骨带 免费拿

请戳下面图片

☟☟☟

小点赞 赞斯特髌骨带

小程序

点个赞就像和老王问个好☟☟☟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