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路透社在11月3日的报道中称,伊朗革命卫队指挥官阿米拉利·哈吉扎德公开宣称:美国在阿富汗的坎大哈基地、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阿哈弗拉基地、卡塔尔的乌代德空军基地甚至美国部署在海湾地区的航母都处在伊朗导弹的射程之内,我们已经做好战斗准备,一旦美国有所行动,我们就能打到它们。伊朗革命卫队航空航天部队是伊朗的第二军队,掌控着伊朗的弹道导弹部队,早在2005年,美国政府就将其定义为“国际恐怖组织”。

自从伊朗伊斯兰革命后,突然从美国的战略伙伴变成了战略对手,美国从1980年开始就对伊朗实施了包括石油禁运在内的多种制裁措施,尽管几十年中间有过几次缓和,但那也只是昙花一现。2013年伊朗“温和总统”鲁哈尼上台,开始重视和珍惜美国和西方抛出的橄榄枝,经过数十年的谈判,再由中国、俄罗斯、法国、德国等国家的共同推进下,伊核协议产生了。伊朗看似迎来了全世界投资的热潮。

可遗憾的是,去年特朗普上台,实施“美国优先”政策的考虑,多次表态废除伊核协议。终于在2018年5月8日启动“极限施压”政策,宣布退出伊核协议。

美国和伊朗的关系近一段时间都处于紧张的状态,今年5月份,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就发表对伊朗政策演讲,演讲中表示对伊朗提出了12项基本要求,并以此作为停止制裁伊朗的条件。可是伊朗方面并不准备买美国的帐,对美方提出的“苛刻要求”表示不能够接受。尽管自从美国退出伊核协议以来,美国财政部已经发起了多轮针对伊朗的制裁。主要涉及伊朗的金融业、贵金属、汽车和航空业以及素有伊朗经济“生命线”之称的石油业。

实施制裁之后,伊朗的货币开始大幅贬值,经济受到影响。美国本以为这样严厉的制裁会让伊朗屈服。可恰恰相反,伊朗对于美国的种种威胁态度强硬,在蓬佩奥发布言论后,伊朗总统鲁哈尼第一时间就发表讲话,称伊朗绝对不会屈服于美国方面提出的种种“严苛要求”。

伊朗的武装部队总参谋长也回应称,伊朗已经做好了捍卫自己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准备。不仅伊朗,就连美国的欧洲盟友也对蓬佩奥的言论提出批评,莫盖里尼强调,伊核协议没有替代品,美国的做法并不会让地区安全形势以及伊朗问题向一个更好的方向发展。并表示,只要伊朗遵守其核承诺,欧盟将继续“完全和有效地”实施和遵守伊核协议。

伊朗对于自己的导弹研发,肯定地表示完全处于防御目的才研发的,如果美国试图遏制伊朗的石油出口,那么伊朗亦不会坐以待毙,将中断由海湾地区霍尔木兹海峡的石油运输线路。

我们可以预见的是,在美国如此大张旗鼓,花费大力气主动调整现行国际秩序和经济金融机制的大背景下,加之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的强势作风和美国在某些国际事件上屡屡失信的行为,这一轮对伊朗的制裁来势更猛,力度更大,时间更久,必将因其伊朗的奋力反对和其他一些国家的阻碍。

美国和伊朗之间近四十年的恩怨争论不休,大有从两国中短期矛盾上升到两种文明(基督文明和波斯文明)长期争斗与博弈的架势。我国对于伊朗的态度也是同许多国家一样,保持公正的立场和理性的态度,继续保持和伊朗正常的交往和合作,这既是捍卫自身权益的要求,也是合情、合理、合法的公正之举。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