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凭什么女司机总被黑?重庆公交坠江事件大反转!

2018年10月28日10时08分,一辆公交客车与一辆小轿车在重庆万州区长江二桥相撞后,公交客车坠入江中。

截止2018年10月28日13时40分,现场已打捞出在重庆万州长江二桥公交车坠入长江事故中遇难的两名人员的遗体,相关部门已确定车辆沉入江底,正在组织相关打捞救援。

1

坠江事故女司机没逆行

当时事故发生后,有“目击者”跳出来指责:事故是女司机穿高跟鞋逆行导致的。

在万州有关部门发出正式调查结果前,已有多家官方媒体发布消息:女司机已被警方控制,原因就是逆行,不少微博大v也剑指事故中的女司机,导致一时间所有舆论矛头都指向了女司机。

而就在昨日下午,@平安万州 发布了官方调查结果,是公交车突然越线,撞上了对向正常行驶的小轿车。事情就此反转,谁也没有料到。

事故具体经过还没公布,不少官媒只能删除之前的报道,重新统一口径。 2

女司机缘何总被黑?

在现在提起女司机,大家都是敬而远之的态度:停车不到位,变道不打灯,起步常熄火,油门当刹车。马路上快速辨别女司机,避开她们华丽又诡异的行车路线,已经成了大家必须掌握的保命技能。

宜昌新未来小编作为一个刚拿完驾照的菜鸟司机,经常就被朋友们调侃,你这个马路杀手,可别去路上祸害路人了。

有时候在路上遇到不太会开车的司机,大家默契一笑,又遇上女司机了,于是乎,大众对女司机的偏见就越来越深了,逢女司机必贴马路杀手的标签,使“女司机”成为了饱受诟病的对象。

不过从生理和心理上来分析,女性对车速、车距的感知能力较低,这一点宜昌新未来小编也是承认的,往往是“我以为的,并不是我以为的”,当初小编在学车的时候就闹出过不少笑话,甚至还有的女司机一不小心,能把自己撅到河里。

但是,在相同条件下,女性确实更容易产生紧张情绪,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也较差,不踩刹车捂眼睛,还真不是段子。

比如说,在今年7月杭州某路口,一女司机驾驶车辆飞速冲过路口,冲向正常行驶中的车辆和行人,车祸现场状况惨烈,碗口粗的行道树都被撞的连根拔起。

来源:新京报我们视频截图

杭州警方官微通报,事发时司机穿的是拖鞋,且把油门当成了刹车。低级错误,加上是女司机,更让人恨得牙痒痒。

如此,“马路杀手”的标签,也一次次被贴得理所应当,女司机就这样成了众人黑的对象,可这样的以偏概全是不对的。

3 女司机就一定是马路杀手吗?这个锅不背

但在交通悲剧这一问题上,宜昌新未来小编真的要为女司机鸣冤了,性别不同是真的不是主要原因啊。

研究数据表明,在驾驶谨慎性的问题上,女性远高于男性,整体来看,被调查地区男司机发生事故的概率,均远大于女司机。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女性就普遍比男性更细心一点,加上初驾驶的时候会紧张,因而女性司机和男性相比,开车时注意力会更加集中,警惕性也会更高,自我保护意识会更强。

上海的一位老交警曾表示“女司机出事故,通常出在停车、入库时,发生剐蹭、碰擦等,在马路上的交通肇事中,女性驾驶员负同等以上责任的比男性少很多,20起中最多占1起。”

并不是所有的女司机都是交通杀手,相反,她们反而是更为谨慎小心的驾驶员,俗话说:小心驶得万年船,如今的交通事故,也有不少是男司机因为太过自信自己的车技,一时大意才酿成了惨剧。

凡事并没有绝对性,并不是女司机开车一定会出事故,在事情真相未明的时候强行甩锅给女司机实在是有点过分。

4 别再甩锅女司机,事故只

关责任心而非性别

如今“黑”女司机似乎成了一种风尚,不管是朋友间的调侃,还是这样的舆论指责,在各类媒体的反复渲染中,“马路杀手”“驾驶低水平”成为了女司机一个固化的标签,使“女司机”成为了饱受诟病的对象。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慧科新闻数据库

车开得好不好,安全不安全,和性别真的没有太大关系。别再随意甩锅给女司机了,出了事就往女司机头上扣帽子,让整个女司机团体躺枪,女司机团体表示不服。

真正的马路杀手,应该是那些对于交通规则完全漠视以及社会责任感缺失的人。

据统计,中国每年都有很多起交通事故,从事故原因来看,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人为疏忽所造成的。在意外面前,生命比我们想象的要更加脆弱,在事故面前,我们要追究分析的是责任,而不是性别。

你们想想,交通规则,给予的是规范,也是保障,若是面对规则都能漠视的人,能有什么责任感可言。更多时候,驾驶者根本没有意识到,忽视交通规则,不仅危及他人的安全,更是将自己致于险地。

比起每次声讨女性司机的愤慨,更应该敲醒的警钟,是对交通规则坚决服从的责任。为了自己,也为了更多无辜的生命。

最后,宜昌新未来小编想说,不是所有的男司机都是老司机,不是所有的女司机都是马路杀手。

▌出品:宜昌新未来

▌编辑:五月

▌商务:15327658558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购买亲子卡!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