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统计数据,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035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8.8%,算起来,前三季度人均比去年增收1700元。

收入上涨当然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情,但是近一两年来可能普遍的感受,收入增长乏力,部分人还在承受收入下降之苦,消费意愿相对低迷,数据下的真相可能又是绝大多数人被平均的结果。

那么我们兜里的钱又被花到哪里去了呢?

从城镇居民来看,前三季度,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29599元,同比增长7.9%。城镇人均消费19014元,同比增长4.3%。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如下:

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结构

从构成比例来看,食品和居住支出占比超过一半。比较符合直观感受,吃是生活必须,城镇的高房价,则使住的占比过大。

再来看看农村的情况,前三季度,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645元,同比增长6.8%。农村居民人均消费8538元,同比增长9.8%。

比较意外的是,农村居民在收入增速并不高的情况下,消费增速竟达城镇居民两倍之多。消费的过快增长,意味着储蓄投资能力的下滑。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储蓄大国,储蓄的很大部分来自广袤的农村和基数巨大的农村居民,依靠的是他们的勤劳致富和省吃俭用,现在看来,消费时代影响下的农村大地,消费观念确实在发生着巨大变化。

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如下:

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结构

数据来看,农村居民消费支出中,占比较大的依然是食品和居住。比较令人诧异的是,居住支出的占比,农村居民在宅基地上自建房,按理不存在按揭或是租金支出。一个可能的解释在于城镇化,农村居民也要还房贷;另外农村居民大量外出务工,也要租房子。

虽然从绝对量上看,农村消费与城镇还存在一定差距,但从消费结构上看,城镇和农村竟然相差无几,出奇一致。得益于过去几十年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移动互联网的渗透及城镇化的推进,农村和城镇间的消费差别正在缩小甚至消失。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