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日,和一个四川的朋友聊天。

他问我,北漂会不会很难啊。

来了北京,是不是就会更好?

我说,我不知道。

但至少,你不会后悔吧。

我有个同事,她叫敏敏,25岁。

德州临邑县人。

按她的话说就是:

我印象里,18岁之前没出过什么远门,好像连我们省会(济南)都没去过,倒是去过几次德州市里吧。正是因为这样,所以我高考志愿全都填了济南的学校。

敏敏在大学里交了一个男朋友。

和她是一个地方的。

他们感情很好,几乎没吵过架。

偶尔拌拌嘴,也算颇有情趣。

周围的同学都对他们羡慕得不行。

这样的美好一直持续到大四那年。

要出去实习了,有人在当地找了专业不对口的工作,或者回家帮忙做事。唯独敏敏不同。她想去北京。她以为男生也是这样想的,兴奋地跑去告诉他。

可男生,并不是。

那是他们第一次争吵,也是最后一次。

冷战的几天里,敏敏四处地往北京的公司投简历;

而男生那几天,除了躺在宿舍,就是和哥们出去喝酒、上网,生活看似惬意潇洒。

敏敏想趁年轻,尽早把生活折腾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男生则习惯了安稳平淡,不愿再四处奔波。在最应该拼搏的年纪选择了安逸。

男生以为过几天,敏敏这个“不成熟”的想法就没了。

敏敏的父母也不同意。觉得女孩子去那种大城市,一定会吃苦。还不如留在家里,早点结婚生个娃。

敏敏说,我去北京的前一天,他带着他爸妈到我家里。合力劝说了我一下午。

连男朋友都说自己愚蠢,甚至还自作主张把自己的车票退了。

当时敏敏就知道,

她和他已经不是一路人了。

第二天,敏敏独自去了火车站,没有一个人去送她。

“我就这样一步步摸索过来了吧,刚到北京时,特别激动,学着别人去坐地铁啊什么的。”

敏敏说:

我不怕孤身一人,独自上路。

我只怕自己就此停驻,畏惧前进。

我问敏敏,那你当时住哪啊。

她说,那会儿觉得实在不行,也能在公司附近酒店凑合几天。来了后才发现国贸旁边最便宜的酒店,一晚上也要近千块。当时身上的5000块连住一星期都不够。拉着两个大箱子兜兜转转,跑到六环外的旅馆去住。每天早上五点半起床,坐公交、再倒地铁。

每天清晨两个小时,二十几站地,青春沉沦在地铁里。

敏敏说她一到午饭时间,就在网上找房子。她以为尽快找到,就能尽快摆脱每天两个小时的车程。不过,经济问题,让她租的房子,还是保持了两个小时。

两居室的,主卧是一对情侣。因为是老小区,所以没有电梯,六楼。除了四楼的灯可以声控,其他楼层都要按按钮才亮。

那个按钮经常卡在里面,灯也就不会亮。每天下班回去的路上,敏敏都要祈祷今天的按钮是“正常”的。她说现在想起来,觉得自己很怂,但真的挺害怕的。

我问她,没想过放弃吗。

敏敏说,没有啊。人生嘛,不就是苦中作乐。我很擅长的。

好在她的青春没有永久停在地铁里,她坐到了终点站,以青春的形式。

有人无法承受拥挤,有人中途下车。

可敏敏的心从不曾动摇,她固执地握着把手,在地铁里摇摇晃晃。

就像她的微信签名一直都没变过:

难走的,都是上坡路。

敏敏说,回想起来,当时好像还挺简单的。时间真的过的很快,一转眼,那些都是三年前的事情了。

敏敏说着说着就笑了。

不过,我看到了她眼角那一瞬间,有着不想被人发现的点点晶莹。

我没有给她递纸,也没有打断她。

因为那眼泪是该流的,是为自己流的,是不想被别人怜悯的,也是为胜利而流的。

敏敏现在月薪近4万,自己在三环租了一室一厅的房子,养了一只猫。在别人眼中,俨然已是一个成功人士。

而那个前男友,据说他父母托关系,让他在老家做了公务员。每月拿着3000块死工资,住在家里,过着一眼万年的生活。稳定却乏味,还常打电话来炫耀。

敏敏只觉得好笑,也没有多计较。或许前男友将来真的可以混个一官半职,但敏敏也知道,这种生活根本不适合自己,连看都不想多看一眼。

去年年底,敏敏独自去了清迈和日本。今年四月份,她又和客户的太太们去了欧洲,别人都买了很多首饰和包包,而敏敏用差不多的价钱买了一个相机和两个镜头。她说:“我想把拍摄技术练好一点,然后背着相机去世界各地。想一想就觉得好幸福,那才是我向往的生活。”

敏敏说她的愿望就是:

愿得一人心,一起还房贷。

能和她大谈理想,也能在她砍价时帮忙。

她社交很广,能和那些老公身价上亿的太太们,成为最好的朋友。也能和以前的同学,现在孩子都五六岁的闺蜜彻夜长谈。

她其实只是比别人走过更多的路,遇见过更多的风景。

我遇见她时,她还在半路上。

我看不见路的终点,她还在往前走。

见了天地,路过众生。

一个人怎样才算见过世面?

我觉得和钱多钱少无关。

会讲究,能将就。

住得了五星级酒店,也睡得了雪地里的帐篷。

能踩着高跟鞋穿行于都市繁华中,也能背着几公斤相机漫步全世界。

来了北京,就好了吗?

我不知道,因为每个人向往的生活不同。

但至少你不会后悔。

我觉得,我们现在这个年纪。

不一定要有很多钱。

但最起码要有自己向往的远方。

要知道,这个远方到底在哪。

要知道,这个远方到底长什么样。

先走走看,才知道行不行。

这条路虽然走得很慢,但绝不要回头。

就算是爬,也要爬完这条路。

作者:四只栗子

來源:简书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