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商环境是个耳熟能详的词。在对全国冲刺“最优营商环境”信息的耳濡目染下,很多普通人都对它建立了朴素认识:所谓营商环境,就是做生意的环境。

营商环境好了,就适合做生意,开企业,能赚钱。

话糙理不糙。但因此,很多人也产生这样的错觉:营商环境,那是和企业相关的事,和老百姓没多大关系。所以,不关心“营商环境”的人比比皆是。

比如,秦鉴君的朋友秦鉴姐就曾这样。

有件事改变了她。

秦鉴姐家门口有个卖包子的早餐点,每天早上,秦鉴姐都去买两个包子。包子味道不错,可惜的是,这包子经常底面粘一层纸。一不小心,就会把纸吃到嘴里。

但是,秦鉴姐还是每天去这儿买包子,因为别无二家。

直到前不久,距离这早餐店不到200米,开了家包子店。于是,秦鉴姐动辄早上吃一嘴纸的生活一去不返了。

因为包子商家增多,秦鉴姐的选择机会增加了。她可以用同样价格,选择更好的服务。无形中,秦鉴姐早餐的体验提升了,生活品质因这一点有了改善。

好的营商环境,能够吸引更多企业、商业进来,就会为人们提供更多元商品,更丰富的市场服务。仅就此来说,营商环境的提升与每个你相关。

01

都知道西安的营商环境,过去口碑不好。

自从永康书记提出“店小二精神”后,一年多来,整体有了大改观。

但若说我对“营商环境”的深刻认识,其实是在一块对西安人来说,还相对新鲜的地方——西咸新区。

都知道西安和南方城市营商环境差距大,但是你知道有多大吗?

一次和西咸一位干部聊天时,他告诉我,此前他们到江苏学习,震撼很大。比如苏州,从2006年起就已经推进行政效能革命了,很早就建立了一站式的办事大厅,无论从管理制度,还是程序设计,对互联网、数据库的应用,都比西北先进十几年。

这十几年,不说经验的积累,只说会培养出多少“理念先进”的干部和公务员啊。只说人才队伍的差距,就不可同日而语。

但是,这位干部却告诉我,根据新区的定位,他们要争西部最优。当时,我觉得他可能就是随口说说。

后来注意看西咸的新闻了,就发现这样的提法不夸张。

在19日西咸新区关于营商环境的新闻发布会上,西咸人甚至提了一个更大胆的目标:到2018年底,营商环境部分指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到2020年,营商环境便利度达到国内先进。

其实,距离2020年,也就不到3年了。特别是到年底,也就剩不到4个月了。

从一个原本就不够成熟的区域,做到全国优秀,这像是挑战传奇。此前做到这一点的,有蛇口,有浦东,有义乌,但这些地方无一不是借助了政策红利,有先发致胜的优势。

就西咸来说,虽被列为首批国家级新区,但相比东南发达城区,却是后起直追的角色。

很多人想,没有先天优势的坐落于西北的新区,要未来成为浦东这样的明星,这是不是夸海口?

当我看到沣西新城的海绵城市冲到全国前列;沣东先试点的“3450”行政效能改革,与东南城市拼办事效率,我突然感觉:我们西安人,行!

就像1991年创办西高新时,短短几年就把它做到了西部第一,全国顶尖。

西安缺的,从来就是一个机会。比如在西咸新区,就让西安的才俊,放手去做,放手去闯!

02

从2014年1月国家批复成立西咸新区,到今天,西咸已经能够实现什么样的速度呢?

据工作人员介绍,西咸已实现6个环节(企业名称、工商登记、刻章、银行开户许可、税务确认、发票领用)的一体化审批模式。

在这一模式下,6个大厅平均在1个小时到2个小时之间,就能完成原来需要15天的企业名称核准、工商登记企业开办的前两项指标。

为了加快速度,西咸还和刻章企业沟通,把它们请到办事大厅。如今刻章能达到半年之内,快的话只要2小时。

至于税务确认和领用发票,一个小时就能办结,实现立等可取。

现在,你到西咸新区开办企业,没有特殊情况,基本三四天就能搞定。

我记得前述那位干部还给我讲述了一个有趣的细节,提升效率后,很多企业都涌到新城来办事,因为办事快,办事简单。

但除此之外,还有更多制度外看不到的内容。

一位企业老板就告诉我,所在新城的负责人,经常主动上门找问题,让人确实感到“干部是从企业角度想问题,不是过去的,你说你的,我说我的。”

这位老板公司的商业项目达18万平方米,但因是新公司,受开发资质限制(不能超过10万平方米)。为此,他的公司要升级开发资质,耗时要一个多月。

听说了他的困难,管委会对这件事做了“容缺”受理。就是说,对于主要申报材料齐全、次要手续欠缺的行政审批,职能部门可以先办理,企业只要在要求时间内补齐材料就行。结果,原来需要几个月的程序,一个多月就办完了,省了不少时间。

如果你留意西安的行政效能革命,就会发现,这项革命正是在西咸新区等板块先实施,后来再逐步在原来的城六区开始推进。

今年5月,全省“证照分离”改革试点工作就在西咸举行,全省派代表来学习;如果你知道,去年11月,全国首张微信版营业执照就是从这里发出,你对这一点就不会奇怪。

可以说,背着“高压”的西咸新区,就像管理学里的那条“鲶鱼”,激发了传统西安、传统陕西的活力,让整个区域,因为效率生动起来。

03

经济学家张维迎说:一个地区营商环境越好,企业越多,人们的生活水准就会越高。

道理很简单,企业家多了,看似竞争多了,但是赚钱机会也多了,因为有了更多的市场合作,有了更长的流通链条,这链条每个节点,都可以产生效益。这个时候就业机会多,市场上的产品和服务也多,人们生活品质就会整体上升。

反观经济落后的区域,整个城市都没有多少企业家,竞争不激烈,人们生活水平就很低。

所以,今天的西安,要实现追赶超越,要让西安人生活更幸福,“营商环境”就是一个关键词:先让更多企业做起来,先让市场热起来。

比如,前不久有媒体报道,有纺织品公司进驻西咸新区泾河新城后,开设了社区工厂。这座工厂的设立,让不少社区妇女获得了工作机会,照顾家人的同时,为家庭创收,实现自我价值。

这看起来是小事,却正是营商环境改善后,大量企业入驻西咸,对区域民生改善的缩影。

而一个值得欣慰的信息是:越来越多企业涌入西咸新区,已成为趋势,而这种趋势,已带动区域经济整体提升。

比如,截至6月底,西咸新区今年新登记市场主体13796户,同比增长63.2%;上半年西咸新区的GDP同比增14%、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57.5%,这些都是全省最高的。

进步,从来不是易事。它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无论是首付责任制,还是“3450”行政效能提升的落实,当它在西咸落地生根,当它在大西安伸展枝叶,日复一日就能撑起参天绿荫。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