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很多家长给宝宝打疫苗都是接到医院的通知,什么时候该带宝宝去打疫苗了,才去给宝宝打疫苗。

而近几年来,家长对宝宝的健康越发重视。打疫苗的事情作为宝宝的头一桩“人生大事”,让爸妈操碎了心!

媒体上关于疫苗的科普文章很多,面对那些云山雾绕的专有名词,做父母的常常是一头雾水,真的很纠结有没有?

宝宝自出生开始要扎那么多针,是只打国家免费的疫苗还是全部都打?自费疫苗到底是不是“多多益善”?

这么多的疑问,今天药娃就来给大家解答!

一类和二类疫苗的区别

我国卫生防疫部门将疫苗分为两类,一类疫苗和二类疫苗。

一类疫苗,是指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公民应当依照政府的规定受种的疫苗,包括:

国家免疫规划确定的疫苗;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在执行国家免疫规划时增加的疫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卫生主管部门组织的应急接种或者群体性预防接种所使用的疫苗。

按照《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国家必须有计划地开展免疫接种工作,因此国家综合疾病对人群健康的危害程度、社会影响程度、财政承受能力等因素,将当前具备纳入条件的部分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一类疫苗),由国家提供资金免费为公民接种。

一类疫苗及预防传染病一览表

二类疫苗,是指由公民自费并且自愿受种的其他疫苗。接种第二类疫苗由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承担费用。

二类疫苗由于未纳入国家免疫规划,要按物价部门规定标准收费。

二类疫苗及预防传染病一览表

简单来说,一类疫苗是免费疫苗,二类疫苗是自费疫苗。两类疫苗都可以对宝宝起到很好的防护作用。

由于国家发展水平的限制,目前不能将所有疫苗纳入规划免疫,所以会有一部分自费。未来,国家会有计划地逐步增加一类疫苗品种,减少二类疫苗品种。

免费or自费,哪种疫苗更好?

免费疫苗和自费疫苗哪种更安全、更有效?很多家长为这个问题吵翻了天。

“免费派”觉得,一类疫苗是国家掏钱让打的,当然更安全,二类疫苗都是为了赚钱,效果不好说!

“自费派”却不这样认为,一分价钱一分货,越贵的疫苗越安全,免费的东西怎么保证质量?

其实,这两种说法都是片面观点。一类疫苗和二类疫苗从防病效果上来说,差异并不大。

从安全性上来说,两者都会经过高标准的检测才会面市。只不过,再安全的疫苗也会出现不良反应。

首先,一类疫苗是必须打的。之所以划分出一类疫苗,是国家综合考虑财政状况、疾病的危害程度以及疫苗的有效程度来决定的,目的在于优先控制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的传染病。纳入国家免疫计划内的疫苗,都有严格的安全把关。

自费的疫苗也不是因为“可打可不打”才成为自费,而是国家目前还无法负担得起。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肺炎链球菌疫苗、水痘疫苗和轮状病毒疫苗都建议宝宝按期接种,因为这些病毒会使宝宝患上中耳炎、肺炎、脑膜炎、水痘、秋季腹泻等,严重危害宝宝健康。

二类疫苗是“多多益善”吗?

疫苗门目繁多,国家法定的一类疫苗加上自己付费的二类疫苗有三四十种,既然现在家里都“不差钱”,那么给宝宝接种疫苗越多就越好吗?

药娃表示,疫苗并非多多益善,必须按照程序来执行,既不能漏打、少打,也不能重打、多打。接种哪些二类疫苗,一要考虑自身的经济状况,二要考虑宝宝的身体素质。

每种疫苗所含抗原不同,禁忌证也会不同。疫苗属于异体蛋白,人体需要识别、适应的过程,有可能造成过敏。应该是咨询医生后,在医生指导下选择疫苗接种。

如果一类疫苗和二类疫苗接种时间发生冲突,应优先保证一类疫苗的接种。

本文由中国药学会安全用药科学传播专家团成员 王宝新老师审核。

图片来源于网络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