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清朝的睿亲王府家清明节上坟祭祀,总在朝阳门外一家饽饽铺订购的食品,在祭祀时摆成了阶梯状的十三层,为“十三阶”。

今儿清明节,吃什么?当然是“寒食十三绝”!

这个做法后来传到海淀的八旗营房,人们就用13种普通小吃组成“十三绝”,后来在清明这天吃“寒食十三绝”就成为一项习俗流传至今。

今儿清明节,吃什么?当然是“寒食十三绝”!

那么“寒食十三绝”究竟有哪些吃食呢?

一说为:马蹄烧饼、螺丝转、馓子麻花、姜丝排叉或姜汁排叉、驴打滚、糖火烧、艾窝窝、糖卷馃、糖耳朵、豌豆黄、焦圈、硬面饽饽、芝麻酱烧饼。

另一说为:奶油炸糕、螺丝转、馓子麻花、姜丝排叉或姜汁排叉、驴打滚、糖火烧、艾窝窝、面茶、糖耳朵、豌豆黄、焦圈、硬面饽饽、芝麻酱烧饼。

今儿清明节,吃什么?当然是“寒食十三绝”!

可见两套“阵容”的重合率还是很高的,想来这些吃食都是极适合外带的小吃,这就给您逐一拆解大家常吃的“寒食十三绝”:

豆汁儿CP——焦圈

“夜来春睡无轻重,压褊佳人缠臂金。”据说,这是苏轼为焦圈谱写的诗句,号称是古今第一广告文案,是真是假暂不讨论,至少说明在北宋年间焦圈就已经是民间吃食了。

今儿清明节,吃什么?当然是“寒食十三绝”!

北京人吃焦圈的话,需要夹在烧饼里,就着咸菜丝,再配上一碗浓稠的豆汁儿;换句话说,有焦圈的地方,必然会有豆汁儿,它们互相成就彼此。

雪白如斯——艾窝窝

色泽雪白,质地粘软,口味香甜,是艾窝窝的三大特点,这款以糯米为主料,以黑芝麻为馅料的小吃,从宫廷火到了市井,如今更是火遍全国,不过做的最正宗的,应该还是在北京。

今儿清明节,吃什么?当然是“寒食十三绝”!

旋转跳跃不停歇——螺丝转儿

由清末宫廷"御膳房"的点心师傅孙德山首创,其形似而得名的面食小点,讲究丝匀、不乱、底正、色泽棕黄,一碰即酥。

今儿清明节,吃什么?当然是“寒食十三绝”!

早先小吃店常把当天售不完的螺蛳转儿,用微火烤干水分再卖,烤干了叫“干迸儿”,用于下酒,所以北京有句口头语"干迸儿就酒嘎巴脆"。

老佛爷点赞——豌豆黄

豌豆黄是北京传统小吃。每到春季豌豆黄就上市,一直供应到春末。北京的豌豆黄分宫廷和民间两种,豌豆以张家口出产的花豌豆最好,据说这是慈禧太后最爱吃的宫廷点心之一。

今儿清明节,吃什么?当然是“寒食十三绝”!

大辫子的诱惑——馓子麻花

馓子麻是花清真名小吃之首,又名为“环饼”、“寒具”,状如女孩们梳的辫子,很受百姓欢迎。据说环饼远在战国时期就有了,秦、汉以后,为“寒食节”的必吃食品。

今儿清明节,吃什么?当然是“寒食十三绝”!

名儿俗味美——驴打滚

驴打滚又称豆面糕,以黄豆面为其主要原料,称"驴打滚"乃是一种形象比喻,在黄豆面中滚一下,如驴打滚扬起灰尘似的。

今儿清明节,吃什么?当然是“寒食十三绝”!

酥脆入口——姜丝排叉儿

因原料中有鲜姜、食用时有明显的鲜姜味而得名,讲究“吃姜不见姜”的效果,它不仅是北京传统名称,也是满族茶菜的重要品种,有润脾醒胃、增进食欲的功效。

今儿清明节,吃什么?当然是“寒食十三绝”!

忍不住咬一口——糖耳朵

糖耳朵,又称蜜麻花,因成形后似人的耳朵而得名,色泽棕黄油亮、质地绵润松软,甜蜜可口,适宜在春、秋、冬三季食用。

今儿清明节,吃什么?当然是“寒食十三绝”!

据说过去寒食节前后有放风筝的习俗,风筝得插上竹笛,犹如“筝鸣”,所以吃“糖耳朵”也有为图个“耳聪目明”好口彩的说法。

今儿清明节,吃什么?当然是“寒食十三绝”!

心头好——糖火烧

香甜味厚,绵软不粘,酥脆可口的糖火烧,是多少老北京人的心头好,尤其适合老年人食用。

今儿清明节,吃什么?当然是“寒食十三绝”!

满族风味——萨其马

萨其马是满族的传统小吃,在满语中原意是"狗奶子蘸糖"。是把将面条炸熟后,再用糖混合后,切成小块而成,老少皆宜。

今儿清明节,吃什么?当然是“寒食十三绝”!

香到掉渣——芝麻酱烧饼

麻酱烧饼色泽金黄,外焦里嫩,香味浓厚,一刀切开,层次清晰、均匀,一般十五六层的最为地道。

今儿清明节,吃什么?当然是“寒食十三绝”!

糖卷馃

糖卷馃是清真北京风味小吃名品,深受中外食者青睐,尤得女性食客的喜爱。糖卷果主料用山药和大枣,配以青梅、桃仁、瓜仁等辅料,皆有滋补作用。

今儿清明节,吃什么?当然是“寒食十三绝”!

消失的韧劲儿——硬面饽饽

硬面饽饽,是一种似烧饼大小的混糖戗面火烧,入口有咬劲,微甜且香,用手一掰掉渣,可惜现在已濒临绝迹。

今儿清明节,吃什么?当然是“寒食十三绝”!

这一圈“寒食十三绝”介绍完毕,感觉就像是进行了一次京城清真小吃和知名店铺的科普展示,还是蛮有成就感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