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蓝黑色的夜幕下,数万人驻扎的金军大营内灯火通明,喊杀震天,22岁的辛弃疾带领着50名将生死置之度外的勇士左冲右突,挥劈砍杀,硬生生的与千军万马之中生擒叛国逆贼张安国,且全身而退。不才写到这里,忽然觉得颇具侠气的辛弃疾和陈亮二人的相聚像极了电影《笑傲江湖》里,由午马饰演的刘正风、林正英饰演的曲洋和许冠杰饰演的令狐冲在一叶孤舟中合唱合奏《沧海一声笑》时的情景,“沧海一声笑,滔滔两岸潮。

1207年秋,在韩侂胄遇害前一个月,杖乡之年的白发老人辛弃疾在其隐居的秋水堂里,目光幽怨的望着北方苍茫阴郁的天空,伤感凄楚的慨叹着北伐的失败。“嗟乎!有生之年恐难得见中原恢复了!”

是夜,辛弃疾躺在病床上,恍恍惚惚间,他的眼前突然出现了一幅场景,只见爷爷辛赞领着少时的他登高望远,指画山河,谆谆教诲其长大后要毋忘国耻,立志驱逐金国,恢复中原。生于北方沦陷区内的小幼安(辛弃疾字幼安)目光炯炯的看着爷爷,内心深处已然深种金戈铁马般的远大志向。

辛弃疾回忆录:义薄云天、热血豪侠的不羁一生!

“恢复中原!”辛弃疾颤颤巍巍的嘟囔道,嘴角不觉露出了一丝苦笑,那时的自己年少轻狂,以为凭着一腔热血和奋不顾身的孤勇就可以闯出一番天地,改变这个世界,为大宋尽忠报国,可到如今,一切似乎都是场烟云……

辛弃疾心念甫动,眼前的场景又开始变化。蓝黑色的夜幕下,数万人驻扎的金军大营内灯火通明,喊杀震天,22岁的辛弃疾带领着50名将生死置之度外的勇士左冲右突,挥劈砍杀,硬生生的与千军万马之中生擒叛国逆贼张安国,且全身而退。

辛弃疾回忆录:义薄云天、热血豪侠的不羁一生!

辛弃疾浑浊的双眼闪过了一丝微弱的光芒,至此之后,我便一战而成名,轰动了宋金两国。同僚们对我说,高宗听闻了我的事情后更是一日三赞叹,并任命我为江阴签判,声势显赫,风光无限。

那时的岁月是多么的快意恩仇,豪情万丈,侠气干云。好友陈亮(字同甫)曾说我“眼光有棱,足以照映一世之豪;背胛有负,足以荷载四国之重。”还记得淳熙十五年(公元1188年)的秋天,同甫相约我与朱熹在铅(yán)山紫溪效法十年前声名远扬的“鹅湖之会”畅谈世事,商议恢复大计。虽然朱熹因故推辞赴会,我却殷殷期盼着同甫的到来。

到了约定的那日,我足足等了一整天也没见到同甫的身影,心下琢磨可能是近日洋洋洒洒的大雪阻碍了他的行程。就在灰心意懒之际,却遥遥的望见了别墅前驿道上一个人骑着匹大红马匆匆行来。

那人走上摇摇晃晃、布满冰雪的小木桥时,大红马却畏缩不前,无论如何使唤鞭打,都不肯再迈一步。那人下了马,想要牵马过桥,可红马却也使起了性子,任凭扯拽呵斥就是不动弹。只见那人停顿了一下, 便刷的抽出佩剑,“咔嚓”一声斩断了马头,鲜红的鲜血喷涌而出,顷刻间将白色的木桥染的通红。

那人收回佩剑,头也不回大步流星的走过了小桥。我正自慨叹此人任侠使气的大丈夫行为,却赫然发现越走越近的那人正是“臭味相投”的好友同甫。

辛弃疾回忆录:义薄云天、热血豪侠的不羁一生!

十余天的聚会,我俩瓢泉共酌,鹅湖同游,雪中漫谈,歌词相和,追古忆今,研论世事,真是痛快淋漓,慷慨激昂。

不才写到这里,忽然觉得颇具侠气的辛弃疾和陈亮二人的相聚像极了电影《笑傲江湖》里,由午马饰演的刘正风、林正英饰演的曲洋和许冠杰饰演的令狐冲在一叶孤舟中合唱合奏《沧海一声笑》时的情景,“沧海一声笑,滔滔两岸潮。浮沉随浪只记今朝。苍天笑,纷纷世上潮,谁负谁胜出天知晓。江山笑,烟雨遥,涛浪淘尽红尘俗世几多娇。清风笑,竟惹寂寥,豪情还剩了一襟晚照。苍生笑,不再寂寥,豪情仍在痴痴笑笑。啦啦啦……”

同样的性情中人,同样的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其实江湖与朝堂并无二般。年少时都觉得天下风云出我辈,可却一入江湖岁月催。皇图霸业谈笑中,实则不胜人生一场醉!唏嘘尘世如潮人如水,只叹江湖几人回!

此时的窗外,下起了淅淅沥沥的秋雨,屋内寒意渐起,辛弃疾枯槁的双手冰凉凉的垂在帐外,只是在摇摇曳曳的烛光里,似乎还残存着一丝生命的温暖。

辛弃疾回忆录:义薄云天、热血豪侠的不羁一生!

同甫离开后,为表思念之情,我写下了《贺新郎·把酒长亭说》、《贺新郎·同父见和再用韵答之》等词寄给他与其相和。后来,我们再次相遇,酒醉后的我跟同甫吐露心声,不合时宜的妄议朝非,同甫怕我清醒后杀人灭口,竟半夜不辞而别,为了宽慰他,我又写下了《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堪堪想来,若不是同甫,我又怎会写出这部极为得意之作!只可惜同甫与我一般的命运多舛,壮志难酬,51岁始中状元,一年后却溘然病逝,呜呼!匪难其人,抑难其天。

哎,想到同甫,就会想到另一个友人,那个屡试不第,布衣终身的好友刘过(字改之)。我俩相识于一场酒宴,起初我是有些瞧不上他的落魄邋遢,直至他醉酒后写出“死后不知身外物,也随樽酒伴风流。”、“功名有分平吴易,贫贱无交访戴难。”等飞逸狂放的诗句后,才让我对他另眼相看,引为知交。

记得有一次,改之要回乡探亲,我在燕馆歌楼设宴与他饯行。哪知平素里相好的姑娘珍珍被某个官吏叫了去陪侍,我本想当场发作,但看着粗麻布衣有些可怜兮兮的改之,不觉灵机一动,想到了个一石二鸟的好点子。

辛弃疾回忆录:义薄云天、热血豪侠的不羁一生!

我与改之在妓馆中简单喝了点酒后便各自分开。回到府衙后,我立刻下令称有机密文件要处理,点名与我争女人的这名不知好歹的官吏前来领命,而此刻早已醉倒在温柔乡中的官吏哪里还能及时赶来。我佯装发怒,对着手下大吼要没收这个官吏的所有家产并将其流放以示惩戒。

醒酒后的官吏吓得慌了手脚,忙四处托人在我面前求情。我让人故意放风给他,说我的好友近几日正要回乡探亲为母祝寿,但却囊中羞涩,不甚宽裕。该名官吏知道后,马上掏出五千缗奉上,说是为改之母亲祝寿。我知他底细,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这点钱又怎么能摆平了此事。便让人传话给该官吏将祝寿钱翻倍。官吏最终如数把数额增到万缗,我才决定饶他一回。

改之临行前,我出钱为他买了艘大船,并将官吏“祝寿”钱交给了他。大为感动的改之还作了一阕《念奴娇》赠给了我。

“知音者少,算乾坤许大,著身何处。直待功成方肯退,何日可寻归路。多景楼前,垂虹亭下,一枕眠秋雨。虚名相误,十年枉费辛苦。 不是奏赋明光,上书北阙,无惊人之语。我自匆忙天未许,赢得衣裾尘土。白璧追欢,黄金买笑,付与君为主。莼鲈江上,浩然明日归去。 ”

雕虫小技、区区银两,就能让朋友开心畅快,此等乐事,与我辛弃疾来说又何足道哉。女人和金钱我从来都不缺,我可以为好友陆游盖房子,可以割爱将小妾赠与友人,只要我认定了你是我的朋友!即便曾经有过面红耳赤的不愉快,也能坦荡率真,相逢一笑尽释然,就像我和犟老头朱熹之间的情义。记得他主政江西南康时,查获了我走私的一船牛皮,当时牛皮属于军用物资,买卖运输有严格规定。朱熹明明知道是我所为,还是不顾情面的以手续不全为由查扣了船只。我生气的写信与他说牛皮是部队急用,都是朋友,何必那么较真儿?朱熹却回信批评我“专理兵,不管民。”我虽则郁闷,但看着眼前原封未动送回的牛皮,还是虚心接受了他的建议。为政期间,我减免税收,兴建市场,改善民居,鼓励百姓创业经商,短短几个月,就使得商旅毕集,上下绥泰,民用富庶。

辛弃疾回忆录:义薄云天、热血豪侠的不羁一生!

朱熹后来赠我“临民以宽,待士以礼,驭吏以严”十二字箴言,这几字也便成了我日后的处事之道。

窗外的雨越发下的大了,风也跟着刮的起了劲儿,辛弃疾听着风声雨声,想着过往一幕幕的快意旧事。

依不才所思,纵观辛弃疾胸怀天下、忠肝义胆、热血纵横、豪侠气壮的人生,应该称得上是侠之大者了!比之为国守土,战死襄阳的郭靖郭大侠,以一己之力换得辽宋两国几十年和平的萧峰也是不遑多让!至于金庸在创作萧峰这个悲情人物时以辛弃疾为原型的传闻,如今已不可考证了。

*美芹十论

我这一辈子...算得上是个英雄人物吧!

只是...此生谁料,心在沙场,身老稼轩。辛弃疾甫一想到自己盖的颇以为傲的别墅“稼轩”,不觉侧了侧头,抿了抿乌青色干枯的嘴唇,费力的转了转无光的双眼想要看看四周。稼轩是我自己一手设计筹划的,耗费了无数的金银和时光,房屋百间,亭台楼阁、池塘园林俱全,妻妾成群,歌舞不休。遥想当年“稼轩”落成后,朱熹慕名前来参观,赞叹此房“以为耳目所未曾睹”。可即便如斯的荣华富贵,我依然心中郁结,不是真的快乐!

归正人的尴尬身份,使我终究得不到朝廷的信任!(归正人:宋代称沦于外邦而返回本朝者为归正人,是南宋对北方沦陷区南下投奔之人的蔑称。)屡次上疏朝廷抗金却得不到丝毫反应,圆滑的官场又非我擅长之地,金戈铁马般的志向锐气在漫漫无尽的等待中就这般消磨殆尽了!那篇浸透心血的关于如何抗金救国、收复失地的《美芹十论》想毕也已经落满灰尘,被人遗忘了!

犹记得完稿时,正是三更天,窗外圆月高照,星河璀璨,院子里的花香随着徐徐的清风飘进了房间,我拿着殚精竭虑写下的十篇政论文章,心内思潮翻涌,百转千回,也不知圣上看见后会作何感想,是否能得到认可采纳,抑或冷眼漠视?就像《列子·杨朱》里记载过的一个故事。

辛弃疾回忆录:义薄云天、热血豪侠的不羁一生!

很久以前的宋国有个孤陋寡闻的农夫,他从没见过大厦暖室,丝棉与狐貉皮裘。每年春天,当他在田地里耕田晒着日光的时候,便觉得非常的暖和幸福。于是他对妻子说:“晒太阳的暖和,别人都不知道,把这方法告诉国君,一定会得到赏识。”乡里见多识广的富人听说后,便嘲讽他道:“有的人从未吃过山珍海味,所以认为芹菜的种子也是种美味,他将美芹献给豪绅们,豪绅们被他的称赞所吸引,也将芹菜的种子拿来尝了尝,可他们的嘴巴立刻像被毒虫叮刺了一般,肚子也疼痛起来,大家都讥笑并埋怨那个人,那个人大为惭愧,再也不提芹美。而你就是这样的人。”

宋国的农夫虽然没有华屋暖室,但是当他沐浴在春日的阳光里时,不仅怡然自得,而且想把他的方法和感受告诉国君共享,这是多么真诚和质朴。而他的美意却受到了乡里富人的嘲笑,并讲了个“献芹”的故事挖苦他,说他们是同样一类见识寡淡之人。后来,“献芹”便渐渐有了所献虽菲薄、浅陋却是出于至诚的这样一层含义。

辛弃疾蹙着眉头,就着明灭跳动的烛火凝视着桌面上的十篇政论文章。唐代诗人高适曾有诗云“尚有献芹心,无因见明主。”正如我视为珍宝的美芹文章,也许是别人眼中微不足道的蠢物。

辛弃疾回忆录:义薄云天、热血豪侠的不羁一生!

不若就将这十篇文章谦名为《美芹十论》,成与不成,全凭上苍吧!

“ 轰隆 !”窗外忽然打起了惊雷,病榻上的辛弃疾紧接着也剧烈咳嗽了起来,“喀喀!”

《美芹十论》果然没有讨到皇上的欢心,一片真心漫随流水,世事浮沉,几度春秋,可怜白发生!

“杀贼!杀贼!杀......贼!哈哈……”辛弃疾在隆隆雷声中喊出了这几个字后,终了了凡尘,归了山河,时年68岁。

至于“美芹悲黍”中的“悲黍”,则源自《诗经》中的《国风·王风·黍离》篇。据记载,周室东迁后,周朝志士回到故都,见昔日宗庙夷为田地,黍苗丛生,便悲国家之颠覆,故为悲黍。名句“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便出于此篇。

生不逢时的辛弃疾,文武双全,却壮志难酬,这正是:

美芹汗血空收骨,硬语盘空无人听。

富贵毕竟千钧发,可怜鸣瑟中宵舞。

关河路绝西窗月,悲蜀楼头惊飞雪。

渠侬神州人心裂,男儿到死心如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