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妙就妙在“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一句,他用燕子把历史和现实结合起来,作为历史兴衰的见证,寓意非常深刻。

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这是刘禹锡的一组连章诗,共5首,题为《金陵五题》,除去这首《乌衣巷》,其余四首分别是《石头城》、《台城》、《生公讲堂》、《江令宅》,都是怀古诗,《乌衣巷》是刘禹锡本人最得意的一首,白居易曾评“掉头苦吟,叹赏良久”。

一首诗,一个绝妙的比喻,见证了历史的兴衰

朱雀桥边野草花:首句从朱雀桥起笔,是用以交代乌衣巷的地理坏境。朱雀桥横跨秦淮河上,曾经繁华无双。如今却是草长花开,春季本是生机勃勃的季节,“草花”前面一个“野”字,瞬间使曾经人烟兴盛的朱雀桥增加了荒凉之感。

一首诗,一个绝妙的比喻,见证了历史的兴衰

乌衣巷口夕阳斜:乌衣巷在历史上不仅是一个繁华所在,更是不可不提的重要场所,三国时期吴国就在此置乌衣营,因士兵身穿乌衣得名。东晋时期更不得了,王谢两家及其他名门望族都在这里居住。王导和谢安,一个为东晋打下半壁江山,一个为东晋守住了半壁江山,可谓是历史上最牛的两大家族,东晋之后的文人政客也都把这两人视为偶像。如今呢?作者大笔一挥,说这里是夕阳残辉斜照,暗示属于乌衣巷的辉煌已经逝去。

前两句诗,既有对账的美感,又能换气人们对历史联想,极富象征意味。

一首诗,一个绝妙的比喻,见证了历史的兴衰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如果按照普通人的思维,紧承前句就应该正面描写乌衣巷的变化,到底哪里变了呢?但是刘禹锡没有,他视线一转,盯上了乌衣巷上空的燕子。辉煌不再的乌衣巷自然不会再有贵族安家,住在这里的都是寻常百姓。

一首诗,一个绝妙的比喻,见证了历史的兴衰

“旧时”两个字赋予了燕子历史感,它曾经是王谢这样高门大户家里的燕子,如今却在寻常百姓的屋檐下安家。“寻常”两个字则对比了今昔,物是人非、沧海桑田之感寄于其中。

你看这只燕子,是多么寻常的一种鸟,在刘禹锡诗中却成了历史的见证,蕴含深意,读来回味无穷,难怪白居易都会“叹赏良久”。

一首诗,一个绝妙的比喻,见证了历史的兴衰

一首诗,一个绝妙的比喻,见证了历史的兴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