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种无人,几万没人卖

导语

前一段时间,国内搞农村土地试点,进行土地有偿退出,永久退出一亩地补偿1000元,补偿30年,也就是一亩地补偿3万元,结果退出的比例不到0.2%。但是,很多土地无人种,造成了很多的土地资源闲置浪费。原因何在?

很多下过农村的朋友都发现过一个奇怪的现象,即使土地金贵,但是很多地区的土地还是被荒废着,即使免费送给别人,也没有人愿意接手种植。主要的原因还是归结于种地不赚钱,我们来简单算个帐,一亩地从买种子化肥到农药,到秋天收卖,毛利润才有300块钱,还没有加上越来越高的人力成本,看天吃饭,遇到不好的天气还有亏本的可能。

白种无人,几万没人卖

一环接一环,年轻人为了谋生,去了机会更多的大都市,一个月的收入比一年种地的钱都多,虽然家庭有了稳定的经济收入,但实际很多都是脱身进城的农民,在城里过上稳定生活,没有在农村生产,粮食安全问题便成了重中之重。

既然,自己种不了,为什么不让别人种,或者直接流转出去呢?

白种无人,几万没人卖

土地是重要的自然资源,除了种植生产之外,还可以通过征地和拆迁获得巨额补偿,尤其是离城市较近的近郊,更是寸土寸金,遇到拆迁土地可能就翻了N倍,所以一部分农民自己不种地也不会轻易地把土地卖出去。

面对这些现象应该有那些举措呢?

加快闲置土地流转

农村闲置土地流转是发挥农村土地资产价值的关键,当前国内常见的农村闲置土地流转方式主要有四种,即出租、出让、转包、入股。

出租,农户自愿将耕地或宅基地的使用权出租给承租方,承租方给出租方固定的收益。一般由村集体统一收购(回收)闲置土地,再租给开发商,对于发展旅游项目的租期一般在20年左右。

出让,被征用土地的农民,在按有关规定获得资金补偿后,将土地使用权交给当地政府,再转交给建设方。

转包,即土地承包方将全部或部分承包地的使用权包给第三方,转包期限不超过土地承包合同的剩余期限。

入股,即农户将闲置土地的使用权作为股份,参与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经营,这种模式在旅游开发的同时,兼顾村民的长远利益,获得就业机会或从事经营工作,使他们能够长期分享旅游收益,充分体现了旅游业“利益共享”,成为现今最被政府和农户欢迎的闲置土地流转方式。

白种无人,几万没人卖

打造民宿出租

一些旅游热点村、传统村落、历史文化名镇、名街、旅游热门城市周边村落的空置农房可长期租给城里人,方便其旅游和养生居住。

农民朋友可将自家农房打造成适宜租赁的酒店形式,这样也能缓解一到旅游旺季,乡镇和农村的居住压力倍增的问题。

白种无人,几万没人卖

有偿退出宅基地

这个政策不是每个地区都有,目前还在试点当中。例如:重庆市梁平县:原则上不得超过同期国家征地补偿标准,试点期间每亩承包地退出补偿指导价为1.4万元。

四川农门村:永久退出按每亩每年1000元,补偿30年,也就是3万元/亩。长期退出每亩每年850元,补偿14年。(注意,永久退出:土地承包经营权永久交还给村集体;长期退出:将当地土地剩余承包期限内(2029年之前)的承包经营权交还给村集体。)

江苏金湖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集体收益分配权合并补偿,以退出的承包地实测面积计算补偿,补偿标准为2.7万元/亩

当然,你自愿有偿退出宅基地最好是在你能进城落户并能过得比较好,不然农村房子没了,城里也没地儿住,就是给自己挖了个坑。

白种无人,几万没人卖

参与增减挂钩项目,

住进新房,旧房拆除复垦

村民若是没有进城购房意向,也不愿意有偿退出宅基地,还可通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住进新农房,同时使其老旧分散农房所在地得到复垦,对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有所帮助。

以四川省自贡市为例,自贡开始发放增减挂钩宣传资料、发送宣传短信、张贴宣传画,抽调工作人员成立深化挂钩试点政策宣传工作组,深入四川省自贡各城区乡镇开展政策宣传工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