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观察点:新疆喀什公安的温情坚守

经贸文化快讯喀什电 这是一群在特殊时期担负着特殊任务的人民警察,平日里,他们是一群"隐形的平安守护者",扮演着路人甲的角色,毫不起眼,但在危急关头,他们总是第一时间出现,救群众于危难之时。走进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场,不同的工作内容,肩负着同样的责任,他们恪尽职守、勇挑重担,用实际行动展现便衣警察的赤诚和担当。

两年前,因为长期工作劳累,喀什市公安局民警张禄荣突发心脏病,被紧急送往喀什地区第二人民医院,在重症监护室抢救了九天九夜,医生为他做了两次心脏支架手术,才将他从死神手中抢回来。疫情发生后,大队领导担心他的身体状况,安排他在大队留守,而他却主动请战,要求前往一线值守。"我是一名老党员,我请战,让我去一线,我能行。"面对疫情,47岁的张禄荣没有犹豫,也毫不退缩,他忘了超负荷的工作,让自己患上了心脏病、糖尿病、肾上腺瘤等多种疾病,冒着生命危险毅然决然地做离危险最近的逆行者。张禄荣的妻子是一名医护人员,此时也坚守在一线。他将孩子交给75岁的老母亲照顾,入驻位于喀什市格林豪泰酒店的集中医学观察点,执行24小时看护任务。"我也怕病毒,但我是人民警察,更是一名老党员,这个时候不上,谁上?"他说。在张禄荣的感召下,大队协警郭天中也主动请缨,跟随张禄荣一同来到格林豪泰酒店执行看护任务。"张大哥带病都要前往一线,而我身体健康,更应该为这场战役做些贡献。"

就这样,平日里在一个大队并肩作战的好兄弟,又成了在集中医学隔离点"出生入死"的好战友。为确保万无一失,观察点实行封闭式管理,工作人员要穿上隔离服,戴上橡胶手套、防护眼镜、厚厚的帽子和口罩。由于穿脱防护服又费时间、又费材料,张禄荣和郭天中往往不敢多吃,也不敢多喝,以此来尽量延长防护服的使用时间。他们每天在岗执勤平均16个小时以上,全封闭的隔离服穿在身上10几分钟就会感到憋闷,穿上3个小时全身就湿透了,而他们每天穿着十几个小时,从没喊过一声苦。凡是进出人员,他们都会严格登记,协助医护人员对管控区域内的人员量体温,确保工作人员和管控人员人身安全。除了日常执勤,他们还化身"外卖员",帮助工作人员一同给隔离人员送水、送饭,明知有潜在的风险,他们却义无反顾地逆行。

"刚开始工作那几天,因为集中医学观察点启用不久,每天都要接收大量隔离对象,所以工作量特别大。" 郭天中说,有部分隔离对象会在凌晨三四点接过来,所以在那几天,他们每个人只能睡三四个小时。每每深夜,当隔离人员都已睡下,他们仍然24小时轮班守护在门口执勤。

隔离期间,对疫情的担心与恐惧让一些观察对象出现了焦虑和烦躁的情绪。轻的,发发牢骚就过去了,重的,摔盆子砸碗也时常发生。为避免引发事端,他们主动与隔离人员沟通,分享疫情的最新情况,向他们讲解病毒传染的方式,以及如何做好个人防护工作,帮助他们稳定情绪,缓解紧张的心理。

检查、守护、安抚隔离人员的情绪……每天重复这些内容的工作,似乎有些枯燥,但是张禄荣和郭天中说,他们相信"冬已尽,春可期"。

郭天中的爱人是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呼吸重症科一名护士,怀孕九个月的她,也一直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问及疫情过后最想做什么,郭天中说:"想做的很多,但最重要的就是照顾老婆,好好陪陪她,迎接新生命的到来。"

张禄荣说:"我想好好陪陪家人,从警这些年,我欠他们太多了,能弥补一点是一点吧!我还想好好锻炼身体,为下一次出征做好充足的准备。"

他们还说,穿上警服,就如同穿上战袍,为国分忧、为民保安,必当冲锋在前,义无反顾。(图 文/王建波 朱文俊 供稿/喀什市公安局政工室 责编/马祥苍 来源/中国经贸文化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