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济南市市中区人民法院执行局收到一封特殊的申请书,申请人是山东省某公司员工刘某。据悉,他已被抽调为“山东援建黄冈突击队”成员,不日将奔赴防疫援建一线从事传染病医院建设工作,但法院之前的“限高令”使他无法乘坐飞机前往湖北抗疫一线,特此申请暂时解除对他的限高措施。济南市中法院当天解除了支援湖北人员刘某的“限高令”。(2月19日 澎湃新闻网)

济南市市中区人民法院为支援湖北的刘某解除“限高令”,值得点赞。

这是一个灵活执法的典型案例。申请人刘某是该法院认定的失信执行人,按照法律规定,刘某确实无法乘坐高铁、飞机等交通工具,但是他现在已被抽调为“山东援建黄冈突击队”成员,担负援建监理服务工作,不日将奔赴防疫援建一线从事传染病医院建设工作如果死搬教条,刘某就无法乘坐高铁或飞机外出,无法承担援建任务,法院及时解除刘某的“限高令”,体现的是“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胜利”的执法理念。

这是一个依法执法的典型案例。根据最高人民法院下发的《关于切实做好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期间审判执行工作的通知》中暂缓执行的通知要求,济南市市中区人民法院当天即解除刘某的限制高消费惩戒措施,畅通了被执行人的救援之路。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为应对疫情,济南中院快速反应,及时制定出台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期间工作指引,指导法官在疫情期间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有效开展审判执行工作,特别是慎用查封、扣押、冻结等强制措施,为被执行人属于生产经营疾控或医疗防护物资的企业和人员的,暂缓控制措施、快速恢复信用、争取司法救助,为正常经营和援助工作清除障碍。从这个意义上说,最好的执法就是最好的服务,为支援湖北的刘某解除“限高令”,就是司法工作者以实际行动为打赢疫情阻击战做贡献。

这是一个人性化执法的典型案例。刘某因为种种原因,已经被法院列为失信执行人,其正常工作和生活势必受到很大影响,作为援鄂成员,如果不能与其他队员一起乘飞机前往湖北,这不但会让他失去一次为抗击疫情奉献力量的机会,也会让他的自尊心受到很大伤害。法律无外乎人情,济南市市中区人民法院在这个特殊时期,特事特办,为他“松绑”,让他顺利成行,也让他感受到了人性化执法的温暖。相信这样的执法一定会成为刘某改正错误的催化剂,成为一个诚实守信的好公民。

来源:红网

作者:维扬书生

编辑:张瑜

本文为红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2020/02/19/6742801.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