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卡汽车 科技频道 原创]

一个多月以前, 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C-IASI)还是一个无人问津的陌生事物。但是在9月26日,C-IASI公布了首批碰撞测试结果,在中国汽车市场扔下一颗惊雷。C-IASI的碰撞测试完全采用了美国IIHS标准,比起国内常见的C-NCAP难度高得多。在这项严苛的测试当中,不少畅销车型纷纷折戟,暴露出了很多问题。现在,估计不少厂商的人士看到C-IASI就会头疼吧。

看热闹不嫌事大 吐槽C-IASI第二批车型

不过,若是站在消费者的角度就不一样的。安全性能是消费者在购车时非常看重的一项性能,但是长期只能靠各种“玄学”和“土法”来评判,缺乏专业客观的参考依据(批发五星的C-NCAP就不要说了)。C-IASI的出现,让中国消费者终于告别“车门站人”、“看车重”、“量钢板厚度”的时代了。

而我呢,作为一名腹黑媒体,也是乐于见到这样的结果,把偷工减料、歧视中国消费者的车型和品牌都暴露出来,简直大快人心。

看热闹不嫌事大 吐槽C-IASI第二批车型

在C-IASI的第一批碰撞测试当中,宝骏510是表现最差的车型。

在部分厂商还在努力消除碰撞测试结果不佳导致的负面影响时,C-IASI的第二批碰撞测试已经开始了。本着看热闹不嫌事大的精神,我们不妨来看看这次又有哪些车型将上刑场。当然,表现好的话也可能是上神坛。

C-IASI第二批碰撞测试车型一共有11款,分别是奇瑞艾瑞泽5、北京现代领动、广汽传祺GS7、起亚智跑、斯柯达柯迪亚克、一汽丰田奕泽、众泰T600、江淮瑞风S3、别克GL8、比亚迪宋MAX、东风日产西玛。其中东风日产西玛为企业自主申请车型。

和第一批测试的车型相比,第二批车型的平均价格低了不少。一般来说,价格高、定位高的车型会比廉价车型安全性好一些,所以我们不禁为第二批车型的成绩捏了一把汗。同时,第二批的11款车型里有5款中国品牌的车型,它们的表现也是非常值得我们关注的。下面就来说说我觉得会很有“看点”的车型。

1、北京现代领动

在高水准的美版车型面前,“本土化”的北京现代压力山大。

虽然韩系品牌在中国已经不复往日的辉煌,但是北京现代领动这款车还是凭借着出色的性价比取得了不俗的销量。在中国消费者眼中,韩国车并不以安全性能见长。但其实在美国市场,现代和起亚长期在碰撞测试中有优异的表现。

看热闹不嫌事大 吐槽C-IASI第二批车型

北京现代领动售价9.98-14.68万元,是一款紧凑级三厢车。

看热闹不嫌事大 吐槽C-IASI第二批车型

领动的USA兄弟,也就是2018款伊兰特,在美国IIHS碰撞测试中表现优异,被评为最安全车型(TOP SAFETY PICK +)。C-IASI的规则与IIHS大体相同,但是并不意味着国产的领动也是最安全的车。

美版伊兰特获得高分,说明它的车身结构设计和用料都是非常出色的。北京现代领动的车身结构与美版伊兰特相同,保证了基本的安全性能。但是领动的用料是否能够和美版伊兰特保持一致呢?考虑到北京现代在“本土化”方面一直非常“努力”,腹黑的我对领动的成绩非常关注,毕竟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2、起亚智跑

来看看起亚“专为国内市场所量身打造”的安全性能如何。

起亚和现代是兄弟企业,他们的技术水平和制造工艺都是差不多的。这次参加测试的不光有北京现代领动,还有起亚的智跑。这两款车一个是轿车,一个是SUV,看它们的碰撞测试成绩基本上就能了解到国产现代起亚车型的整体水平了。

看热闹不嫌事大 吐槽C-IASI第二批车型

起亚新一代智跑售价11.99-13.99万元,是一款紧凑级SUV。

看热闹不嫌事大 吐槽C-IASI第二批车型

我在IIHS网站上找到了美版智跑碰撞测试成绩,非常优秀。但是这款车跟国产的智跑基本没啥关系,两者的外观有着天壤之别。

和美版伊兰特一样,美版智跑也在碰撞测试中表现出色。但是国产智跑是“东风悦达起亚专为国内市场所量身打造的车型”,跟美版智跑没啥关系。这种“本土化”真是让人难以理解,起亚再这么玩下去,恐怕就要把自己的品牌价值玩光了。

3、众泰T600

碰撞安全重要吗?我保时泰可是靠脸吃饭的!

对于众泰T600,恐怕没人会对它的安全性能报以期待,毕竟这是一款靠脸吃饭的车。

看热闹不嫌事大 吐槽C-IASI第二批车型

在批发五星的C-NCAP碰撞测试中,众泰T600的得分是四星。在更加严格的C-IASI测试中,它的成绩应该不会很好。

我们不妨抱着娱乐的心态来看待众泰T600的测试成绩。因为对于众泰的目标人群来说,安全性能并不重要,安全带气囊取消都没问题,只要抄保时捷抄得够像、配置够高、价格够低就行。而另一方面,众泰是网友们最喜欢嘲讽的一个品牌,C-IASI很可能会为他们提供新的梗和嘲讽素材。大家其乐融融,岂不快哉?

4、一汽丰田奕泽

丰田淡定自若,奕泽预定一个最佳成绩。

在C-IASI的第一次测试中,丰田是表现最好的品牌之一,碰撞成绩优秀,而且保持了中美市场产品性能的一致性。通过这次测试,丰田展现了强大的实力,也破除了一些流传已久的谣言。

看热闹不嫌事大 吐槽C-IASI第二批车型

奕泽参加C-IASI第二批碰撞,我想丰田应该是相当淡定的。这款基于TNGA架构打造的新车在车身结构上肯定没有问题,只要不偷工减料,就没什么可担心的。

看热闹不嫌事大 吐槽C-IASI第二批车型

在美国的IIHS碰撞测试中,美版C-HR车型在几乎所有项目中都拿到了代表优秀的G(Good),但是由于灯组配置较低,在灯光测试中只拿到了代表较差的P(Poor)。

5、东风日产西玛

西玛主动求战,谁给了它勇气?

东风日产西玛比较特别,它是11款参测车型里唯一的企业自主申请车型。也就是说,西玛并非是被主办方挑中,而是主动求战的。谁给他的勇气?看看西玛美版车型的IIHS测试成绩就明白了。

看热闹不嫌事大 吐槽C-IASI第二批车型

东风日产西玛的市场表现一直不温不火,它并不是现在的热门车型。为什么它要参加C-IASI第二批测试?其实并不是主办方挑中了它,而是东风日产主动求战。

看热闹不嫌事大 吐槽C-IASI第二批车型

西玛的美版车型Maxima在美国的IIHS碰撞测试中表现优异,获评“TOP SAFETY PICK”。东风日产信心满满地主动送测西玛,看来这款车在国产之后并没有偷工减料。

编辑点评:C-IASI的首次碰撞测试颠覆了不少厂商和公关精心维护的良好形象,让我们对国内车型的安全性能有了新的认识。随着测试的继续,C-IASI还将继续刷新我们的认知,同时也让偷工减料的车型无处遁形。

往期内容回顾:

想买车先别急 C-IASI首批测试结果发布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