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七个故事的主人公也各有特点,既有参加开国大典筹备工作的工程师,参加原子弹研究计划的技术人员,也有能爬上屋顶鼓捣天线、被街坊邻里信任、同时有暗恋对象的可爱小男孩,浑身都长满了笑点的北京出租车司机,但相同的是,他们每个人,都很好地代表了他们那个时代的风采,仿佛从他们的演绎中,我们也能跟着他们回到那个年代,去感受那个年代的笑点、泪点和痛点。最后,这部电影又和《建国大业》等有所不同,后者是采取了“分散平铺”的讲述方式,基本上依照史实一点一点推进故事,而前者则是从建国七十周年的历史长河中截取了几个片段来集中进行演绎,且我认为,其中有几个故事,很可能是虚构出来或进行艺术加工过的,历史上并不一定真的发生过。

我个人其实对主旋律电影并不怎么感冒,比如近几年的《战狼》系列、《红海行动》等等,都没有在我心里造成什么触动。归根结底,电影本身做得很好,但缺乏足够深刻的内涵,无非是从不同角度表现“爱国”的主题,而这种表现形式又过于肤浅和粗糙,没有足够的内涵来铺垫,只能靠震撼、悲壮、英勇的画面来一时点燃观众,观众回到家,燃完了,也就结束了,很难在观众心中留下值得思考的问题。网上围绕电影的讨论也基本围绕其带来的社会效应和价值,而不是其带来的文化价值。总结来说,就是内容为主题服务,而不是让主题为内容服务。

但显然《我和我的祖国》并不是这种电影,首先,它并非军事或与之相关题材的电影;其次,它属于官方出品的为祖国庆生的电影,在性质上应该和《建国大业》等三部曲是一样的,而《建国大业》、《建党伟业》是两部我觉得很不错的电影(真心话),从这个层面来说,《我和我的祖国》应该是一部以历史为主线,靠着“讲故事”来引起人们内心共鸣的电影;最后,这部电影又和《建国大业》等有所不同,后者是采取了“分散平铺”的讲述方式,基本上依照史实一点一点推进故事,而前者则是从建国七十周年的历史长河中截取了几个片段来集中进行演绎,且我认为,其中有几个故事,很可能是虚构出来或进行艺术加工过的,历史上并不一定真的发生过。

这次在国庆上映的献礼片一共有三部,另外两部是《攀登者》和《中国机长》,然而论口碑,还是《我和我的祖国》最好(据说《攀登者》被骂得有点惨),b站上已有几位影视区up主倾情推荐,加之以我的尿性,最多只会看一部,所以最后选择了去看《我和我的祖国》,作为祖国七十周年的庆祝方式。十一当晚,我和室友冒着风雨,走进了影院。

该片以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发生的七件大事——开国大典、原子弹爆炸成功、中国女排奥运夺冠、香港回归、北京奥运会举办、神舟十一号宇航员归来、15年朱日和阅兵为背景,以小见大,讲述了七个不同年代的故事。这七个故事的主人公也各有特点,既有参加开国大典筹备工作的工程师,参加原子弹研究计划的技术人员,也有能爬上屋顶鼓捣天线、被街坊邻里信任、同时有暗恋对象的可爱小男孩,浑身都长满了笑点的北京出租车司机,但相同的是,他们每个人,都很好地代表了他们那个时代的风采,仿佛从他们的演绎中,我们也能跟着他们回到那个年代,去感受那个年代的笑点、泪点和痛点。

七个故事由七位不同的导演执导,所以风格上有些许差异,但他们开拍前,对电影的风格和节奏肯定是心里有数的,后期制作也会考虑到这一点,所以当一个故事跳到另一个故事时,我基本没有觉得突兀。尽管如此,我认为比如七个故事的精彩程度是有高下之分的,欲扬先抑,我先说点问题。

第二个故事,是关于一对恋人的,男方因参加原子弹研制工作而“人间蒸发”,也不能跟任何人包括女方透露自己在从事的工作。三年后,两人在公交车上意外相遇,但男方却只能假装不认识女方,心酸的女方给他讲起了他们两人从相遇到相知的故事。这个故事很有泪点,张译和任素汐的演技也没得说,可惜结尾的处理不是很好,主要是两人在人潮中的对视,是想表达什么,女方似乎知道了些什么,在向男方确认,那她的心情应该是怎么样的呢,不可能是立马就变为开心吧,应该是比较复杂的,张译摘下口罩后一段奇怪的表情又是想表达什么呢,对原子弹成功爆炸的喜悦,上一秒他还准备脱口罩跟女方坦白呢,下一秒就把愧疚感全忘光了?倒也不是说这样不行,但导演对两位演员的心情的镜头暗示太少,结尾这一段看似很有意境,其实比较空洞,完全可以处理的细腻一些,让人物感情得到进一步升华,最重要的是,明明故事都在讲两个恋人的事,结尾突然就跳到了五星红旗,让人有点不知所措,感觉在强行煽情,前面对此的铺垫太少。

第四个故事关于香港回归,可惜是我觉得最差的一个,人物太多,就像把几个人的片段杂糅到一起,又没有产生什么化学反应,平平无奇的故事情节也不够有吸引力,人物的情感表达不充分不饱满,其实可以进行适当删减,让故事更集中一些,有张力一些。

还有一些其他的小问题,比如第三个故事我对小男孩最后的决定不是很能理解,明明小女孩就在眼前,都已经下来了,冲上去把礼物给她再回去不行吗,最后的造型的确很酷,但小女孩看不见,你是摆给大爷大妈们看的吗?

看完影片,总体上感觉相当不错,即便我认为没有网上说得那么好,有一些小缺点,但是瑕不掩瑜,这部影片的出色也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都取材了在那个年代下,我们现在的人不会注意到的人物,开国大典上,你会知道毛主席周总理和其他将领,你会知道首批受阅的士兵们,但你一定不知道毛主席的身后有个为顺利升起国旗而提心吊胆的工程师;朱日和阅兵,你会注意到我们的铁甲雄兵,注意到整齐划一的队列,但你不一定知道有个优秀的女飞行员接受了备飞任务,无缘检阅但一样应该得到尊重。这种取材方式有种“挖掘历史不为人知的一面”的意味,这些人物,尽管没有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却和很多努力的人一起,参与了推动历史的进程,他们能够代表时代。

其次,整部影片的基调其实是明快的,并不怎么压抑和严肃,反而处处有笑点,充满了幽默的气息,我看的时候,观众席时不时传来阵阵笑声。这是这部电影的一大成功之处——保证了其作为一部艺术作品的质量。而且难能可贵的是,这些笑点都是自然的,不尴尬的。在这七个故事中,我觉得最有意思的是北京奥运会那一个,葛优大爷的演绎实在精彩,时不时就让人忍俊不禁,既充满了烟火气,又表现出了一个普通出租车司机在面对陌生人不幸时的大度、善良和温情,但整个故事又笑中带泪,尤其是小男孩的反转和最后葛优的让票行为,让人觉得很感动,实在是精彩。

《我和我的祖国》——历史的瞬间转瞬即逝,但爱国属于每个时代

再者,这些故事,有很多情节其实很可能是虚构出来的,不一定就是真实的历史片段。比如小男孩冬冬和葛优那两个故事,应该都是虚构的。在回去的路上,我和同行的室友谈到了这一点,他认为,还是要根据真实事件改编来的好,而我的看法正好相反,我认为,这一点并不重要。首先我们要看到,这部电影要表达的什么,是新中国的风采和精神,这种精神,应当是普遍的,能代表时代的,而非专属于某个人的,这样一来,我们就有理由在结合时代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想象,写出一个故事性更强,适合拍成电影的剧本。再者说了,中国有多少像冬冬一样的小男孩啊,北京又有多少像葛优一样的出租车司机啊,数不胜数,在时间流逝的每一分每一秒,谁又知道,他们身上,是否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令人动容的故事呢?而且,这才是电影艺术的魅力,而不是一部情景再现的纪录片,我反而认为,这样的剧本,更加具有普适性和代表性。

最后还想夸夸演员们的演技。这部片星光熠熠,而且基本上全员演技在线,甚至是冬冬和那个汶川小男孩的演技,都十分出色。我印象很深的是,黄渤演时,为了更契合背景,练就了一口方言气息很浓的普通话(具体是哪的方言我也不知道),如果你听过开国大典上毛主席的原声,你就会知道那是一种那个时代的特有腔调,这一点,被黄渤完美还原出来了。可以说,全员在线的演技,也是造就这部电影成功的一大因素。

《我和我的祖国》——历史的瞬间转瞬即逝,但爱国属于每个时代

总结来说,这是一部成功的献礼片。整部电影节奏合理,情节精彩,笑中带泪,能引起观众的共鸣,是一部合格的主旋律电影。到我写这篇文章之时,该片豆瓣评分8.2,还是比较合理的,要是我给,也会给八分左右的分数。

我个人觉得,电影只是一种形式或载体,是因为有了人的情感注入,电影才有了意义。这不是一部典型的教育片,片中甚至没有出现过“我爱中国”这种话,但这部电影的教育意义又是不明而喻的,时间过去的每时每刻,过去、现在或将来,我们都可以爱国,爱国也不是空喊口号,不偷不抢,建设自己的家乡是爱国;服从组织安排,看着队友圆满完成阅兵任务是爱国;甚至把奥运会的门票让给一个在地震中失去父亲的孩子,也是爱国。爱国的方式自然有千千种,而我从影片中看到的,不是某一种方式,而是一种态度。热爱生活,努力奋斗,尊重并帮助他人,在国家有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这是我看到的爱国。爱国,取决于你的态度,你的心,你的行动,这一点,任何时代都不会过时。

(以上观点仅代表个人看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