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创始人张明(阿里花名:一巅)这样介绍领鸟云:领鸟云最初以“云服务”为切入口为企业提供基于云计算的数字化升级解决方案,并且在这个阶段与阿里云、亚马逊AWS、华为云、腾讯云都结为了合作伙伴关系,也是在这个过程中看到了客户除了需要对存量业务进行数字化升级外,还面临着怎么做业务增量的问题,于是在DTbird数据中台立项研发时,首先考虑的场景就是帮助企业解决“找客户”的问题。目前其产品目标客户也是做企业服务类公司,尤其是销售能力不足的公司,“你可以认为从事企业服务的公司就是我们自己的影子,与我们有相同的痛点,所以我们非常自信,用这套工具来解决同类客户的问题,也是有效果的”,张明说。

本期初橙会会员

张明(一巅)

领鸟云创始人、初橙会155号会员

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获得国家重点实验室硕士学位。

曾负责阿里巴巴企业级数据智能产品的研发、运营和商业化。曾任职于上海盛大网络集团,参与“传奇世界”产品策划与运营。

2017年创立上海领鸟云,已成长为阿里云铂金级合作伙伴。

4月2日,领鸟云宣布完成首轮融资,投资方为投资过“蘑菇街”和“滴滴快的”的风险投资机构阿米巴资本。本轮融资后,领鸟云将踏上新的征程,在云计算和数据智能领域投入更多资源,为客户提供更多创新性产品和服务,迎接“智能社会”的到来。

上海领鸟云创始团队来自阿里巴巴、盛大网络等业内知名科技公司,致力于“为企业提供云端生产力工具”。创始成员来自阿里巴巴大数据项目团队,曾经服务过世界500强公司及国内的大中小客户,对于“基于云端的企业级数据智能产品”的研发和客户服务有丰富经验。

领鸟云研发的“DTbird数据中台”与业内其他数据中台产品定位不同,大多数数据中台类产品多定位为后端技术支持工具,作用是对企业存量数据进行整合、加工、分析、可视化,落地应用效果比较依赖企业内部专业型人才对行业的深度认知或者IT团队的“二次开发”,导致非专业或非技术背景的用户上手困难。“DTbird数据中台”的定位是解决客户前端业务问题,辅助企业管理层快速决策,辅助执行层快速落地。以企业服务领域为例,长期以来企业的管理层和销售团队都面临着找不到销售线索、销售线索不精准、获客成本高等问题的困扰,“DTbird数据中台”依托海量行业数据挖掘能力,能购帮助销售团队快速找到客单价高的有效线索,预估成单几率,缩短成单时间。

公司创立初期,领鸟云以云服务商的身份不断在行业发声,帮助诸多客户提供“企业上云和数字化转型升级解决方案”,目前已成长为阿里云铂金级生态合作伙伴,同时也是亚马逊AWS、腾讯云、华为云等云计算公司的生态合作伙伴。领鸟云成立时间一年多以来,2018年6月获得TopDigital创新奖;2018年10月获得漕河泾科技嘉年华“原力加速营”创业大赛冠军;2018年11月26日在漕河泾科技园以主办方身份发起“Cloud Inside企业服务论坛”。

阿米巴资本成立于2011年,专注于互联网行业早期阶段的风险投资。目前已经投资了百家创业公司和年轻团队,包括蘑菇街(已上市)、滴滴快的、威马汽车、聚水潭、二维火、药帮忙、百应、虎赞、阿拉丁、晓羊教育等优秀公司,被业内誉为“独角兽工厂”。

领鸟云获得阿米巴资本青睐,源于双方对企业服务赛道的共同认可和对阿米巴精神——简单及与生俱来的适应性和生命力——的共同信仰。淬炼羽翼、踏“云”见“智”,将是领鸟云接下来的发展重点。

4月2日,企业服务初创公司领鸟云完成天使轮融资,投资方为阿米巴资本。领鸟云创始团队来自阿里大数据项目团队、盛大等互联网公司。旗舰产品DTbird数据中台是一个通过数据驱动企业高效增长的AI助手,目前版本的典型应用场景是帮销售人员高效找客户。团队在2018年6月获得TopDigital创新奖;2018年10月获得漕河泾科技嘉年华“原力加速营”创业大赛冠军。

DTbird的两个主要功能,一是帮助企业沉淀对销售获客有价值的数据资产,二是围绕销售获客、成单转化对算法引擎进行场景化训练,产品早期的核心用户是销售等非技术人员,所以在易用性上做了充分考量,相比同类数据平台工具,极大地降低了上手门槛。如果一家B2B企业已经累积了一部分客户数据,将数据开放给DTbird平台之后,由DTbird来进行客户特征的分析和提取,通过深度学习,生成客户线索及销售方案;如果企业尚未建立自己的客户数据,DTbird就像一个机器人,输入简单的指令后,它通过算法优化、自动化学习,告知企业目标客户是谁、客户在哪里、客户的潜力如何。

创始人张明(阿里花名:一巅)这样介绍领鸟云:领鸟云最初以“云服务”为切入口为企业提供基于云计算的数字化升级解决方案,并且在这个阶段与阿里云、亚马逊AWS、华为云、腾讯云都结为了合作伙伴关系,也是在这个过程中看到了客户除了需要对存量业务进行数字化升级外,还面临着怎么做业务增量的问题,于是在DTbird数据中台立项研发时,首先考虑的场景就是帮助企业解决“找客户”的问题。“那时候我们自身也面临过找客户难的问题,因为当时团队从节省成本的角度考虑没有雇用大量的销售人员,所以就充分发挥我们团队的技术优势,'让数据说话、从数据中寻找商机',研发了面向企业客户的智能化获客工具。”张明说。

最开始,领鸟云将智能找客工具与自己的CRM系统通过API进行连接,经过长达一年的实战检验和无数次迭代优化后,最终将它变成了一个对外服务的产品。目前其产品目标客户也是做企业服务类公司,尤其是销售能力不足的公司,“你可以认为从事企业服务的公司就是我们自己的影子,与我们有相同的痛点,所以我们非常自信,用这套工具来解决同类客户的问题,也是有效果的”,张明说。

“我们专注在2B,帮助企业找企业级客户”。张明说。领鸟云认为2B赛道目前是蓝海,比起已经非常红海的2C市场,更希望在这个赛道发挥特长。在张明创业前的职业生涯中,一直在负责企业级的数据产品的研发和商业化,甚至时常和销售一起去BD客户,“所以我本身的角色一半是产品经理,一半是BD”,正因此,领鸟云更倾向于解决客户的实际问题。

哪些问题算是“实际问题”?首先当然是找不着目标客户;第二是找到的客户不精准,成单周期长,客单价低。比如某个行业可能有1000个客单价非常高的客户,但是因为没有决策工具,很多销售团队往往只能靠放羊式的管理方法,靠自己有限的社会关系来找客户,并不是首先找市场含金量最高的、客单价最高的,导致很多销售签单少,金额小,不分先后能签则签,续费能力弱。

所以DTbird希望帮助企业的CMO或销售VP“看到”市场上最有价值的客户,以便销售团队先集中火力聚焦核心客户,而不单纯靠销售的个人关系网。“很多销售本身的时间是花在参加各种社会圈子上,本质上在找线索,真正谈生意的时间可能不超过10%”,领鸟云想把他们原先90%找客户找线索的时间用机器解决,迅速明确销售线索,“相当于整个销售的效能就提高了数倍,有了智能化工具即使是普通的销售也可能签大单。”对企业来说,也降低了销售和管理风险。另外有了数据指导,销售对目标客户的潜力分析和报价的决策过程也智能化了,便于谈判之前做预判。

“数据中台战略”在国内由阿里首先提出,并在阿里的各个业务线的实战中大放光彩,“在了解阿里商业模式或者生态的圈子里,对数据中台的价值是非常认可的”,创始人张明介绍。但是外界对“中台”这个词还比较陌生。大多数数据类工具释放价值的多少,是由使用者的行业认知水平决定的,“比如你是一个行业分析师或者数据工程师,你用这类工具可以得到非常牛的分析结论,但你要是个入行不久的新手,可能用这类工具一是不知从何下手、二是无法获得有价值的结论”,企业内部的销售部、市场部、售后服务部的业务人员多数不是行业专家或技术出身,更关注怎么得到客户和服务客户。

数据中台最大的优势是“催生人工智能”,同时也有很高的技术壁垒,需要大量场景的训练。因此,这一类产品在过去多诞生于大公司,“以前可能只有阿里这么大的公司内部才有能力做这种智能化的工具”,张明说。阿里内部除了有对内赋能管理层和执行层的数据产品,还有“生意参谋”、“达摩盘”等对外赋能商户的数据产品,但都仅限于应用于阿里生态深度布局的行业。

也正因此,数据中台在过去属于“大平台的科技奢侈品”,在大平台以外的行业和生态中,尚未变成普惠工具。就像亚马逊在正式推出AWS之前,AWS也是诞生于内部为了提高起自身效率的产品。然而,散落在各个行业的企业服务公司,比如toB的IT服务公司、外包服务公司、广告代理公司等等,非常依赖社会关系网络或者“线下地推”找客户,所以,“这是一个蓝海市场,我们想帮这些分散在各个行业的B端服务商提供客户挖掘和市场分析的工具。”

领鸟云正在销售成本高的行业里做数据深挖,商机推荐算法的训练,让它变得越来越智能。“以前即使是在很多公司的内部,不同销售成员间的经验也很难被充分共享,‘销售冠军’的武功秘籍只有他自己知道。我们希望通过数据化、智能化的手段,在保证客户数据隐私的基础上,公司的不同成员之间、行业的不同公司之间能够实现‘经验共享和行业共赢’,共同做大行业的蛋糕,来为整个行业赋能。”张明说。

就像Tesla从辅助驾驶切入逐渐过渡到无人驾驶一样,纯人力的销售转向AI销售的转化过程也要分成几个阶段,领鸟云希望先从销售辅助决策开始,给销售减负,为管理层降成本,帮助企业销售管理从粗放转向精细。“领鸟云的愿景,是用智能化的手段驱动企业高效增长,先帮助企业解决眼下最紧急的问题‘找客户’,接下来,我们还要帮助企业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做增量,看未来’。”张明说。

集合了阿里前coo、十八罗汉、社交电商独角兽、马云助理、中供战神的这所商学院,开始招募啦!
同程集团吴志祥:“造船”的目的还是要到大海中间丨阿里校友创业黄埔榜代言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