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假期就要来临了,对很多上班的单身男女来说,早起赶公交、熬夜赶方案已成为常态后,有了假期的他们会如何打发呢?

调查显示,单身男女假期最爱做的事情有:补觉(47%)、陪伴家人(36%),以及看剧(25%),还有不少单身男女在假期选择坚守岗位继续工作(22%)、以及充电学习(18%)。

摒弃

看来大部分的单身男女假期最爱的还是在家好好休息,放松自己,可这种宅在家的方式怎么能摆脱掉"单身狗"的称号呢?

我哥们小宇已经在外工作四年了,至今还未交过女朋友,中秋他歇班回老家,我们喊他出来聚聚被他回绝,并表示假期陪父母最重要。

结果中秋节一大早就给我们几个发小打电话,喊我们一起玩。见了面后,我们惊讶的问他你不是要在家陪老人吗?他叹了一口气说:"别提了,我现在连睡个懒觉都不行,我妈怒斥我不找女朋友,说这是不孝顺的表现。我好心好意说假期陪陪她,她倒好,没好气的来一句不用我陪,让我出去约朋友玩,还必须有女孩!"

我在一旁笑到岔气,一旁的小伙伴也纷纷表示,果然是同一个世界同一个爸妈,大家都有过类似经历。

摒弃

每个节日来临时,单身的你窝在家里睡懒觉、追剧,哪怕是陪伴家人,父母都会对你表示嫌弃,开始催你找男女朋友,你却不知从何下手。

其实,不光是假期,在平日生活中,很多单身男女也不知道该如何去约会心仪对象,下面就教大家一些约会方法,希望你们早日摆脱"剩男剩女"的称号。

摒弃

了解对方是怎样的人,想要什么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在邀约之前,你一定足够清楚对方是怎样的人,TA是相对单纯可爱的类型还是成熟知性的化身?TA日常的习惯有什么?穿衣风格、生活习性、做事原则、兴趣爱好……每一个你所能得到的信息和细节都不要轻易放过。

因为每个人的需求都不一样,你想跟对方有进一步的发展,就要摸透TA的品味,然后在接触时有意的向TA的类型靠近,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这是约会前最重要的准备工作。

摒弃

郑爽曾写过一本自传书籍,名字叫《郑爽的书》,里面记录了她和前男友胡彦斌谈恋爱时的感受,可见郑爽对于胡彦斌的重视程度。其实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她会选择比自己大8岁的胡彦斌谈恋爱,而且还单单把他写在书里。

在最新一期的《举杯呵呵喝》当中,胡彦斌自曝了和郑爽的约会细节,正是因为他足够重视约会前的细节,足够去了解对方,才会使郑爽满心欢喜的把他写进充满回忆的书中。

胡彦斌表示自己是一个在约会前必须做足功课的人,他会研究透女方的喜好和习惯,提前想好要聊的话题。这样的话,即便是在吃饭的过程中说话陷入了空白期,胡彦斌也可以很自然的找到下一个话题来讲,保证两个人都不会太尴尬。

摒弃

喜欢上你,并不是你长得好不好看的原因,而是你在特殊的时间里给了我别人给不了的感觉。

这样一个心思细腻,把一切都提前准备好了,在约会中能顺理成章活跃气氛的人,怎么会不讨女孩子欢心呢。

只要你用心努力过,真心相待过,无愧于自己和对方,就能在对方心中留下美好的回忆。

摒弃

主动交流,创造机会,展现自己

当你根据自己的分析选择一位自己最中意的TA作为意向时,就可以开始主动去找机会沟通了。一定要注意的是,这个交流要把握"度",不能轻易将喜欢说出口,让对方误以为你是个肤浅随便的人。

学会适时的展示自己优点,在TA心中建立高价值,遇到开心的事情可以跟TA分享,让对方知道你是个生活充实有趣的人;在掌握对方兴趣点后,有事没事多找TA聊聊天,让对方意识到你的存在,慢慢开始依赖有你的陪伴。

摒弃

恩爱夫妻张嘉倪的老公就是如此,从二人相识到相知再到交往,一步步创造机会,展现自己,让张嘉倪招架不住,最终心甘情愿的接受他的追求。

最初的相识并非朋友的临时起意,而是买超为自己创造机会的"预谋",早在张嘉倪第一次登上电视时买超就对她一见钟情了。于是,他"处心积虑"的接近张嘉倪,让他们共同的女性朋友做引路人,创造二人相识的机会。

相遇之后,买超就开始抓住一切机会展现自己的优点,主动对张嘉倪展开攻势。张嘉倪吐槽说,自从认识买超之后,她就惊讶地发现,这个人在自己的生活中完全走不掉了。

那个时候张嘉倪正好搬家,离开父母想要单独住,买超就给她打电话,说"正好"在她搬家的附近,后来又"正好"给她买了一些东西。

搬家后买超还会约会一些朋友,很多人聚会"顺便"叫上了张嘉倪,让她一同参加,张嘉倪开始觉得生活中总是会按时出现这样的一个人,在不知不觉中就习惯了有这么一个人。

当得知张嘉倪国庆节要到香港旅游后,买超来了一个自己"正好"要到香港去找朋友,于是和张嘉倪大过节的在香港相遇了。可当两人见了面张嘉倪才发现,买超根本没有任何约会,自己出于礼貌只好带上一个人的买超参加了家庭聚会。当她看到买超在聚会上对自己家人无微不至地照顾时,心里的小鹿就这样乱撞了。

摒弃

买超就是这样通过主动交流、创造机会、展现自己,一步步征服了张嘉倪的心。

这个世界上,一个人和另一个人相遇,已是一场难求的机遇。遇到了的,不一定相爱,相爱了的,不一定能相守。所以,既然爱了,就好好爱吧。若是年轻,就大胆的爱吧。

当你遇到想要珍惜的那个人,就鼓足勇气大胆去追,让TA看到你的过人之处,让TA依赖你的存在,TA就会越来越离不开你,慢慢被你虏获。

摒弃

从"大约会"开始逐步转变为"小约会"

一些人常常会担心,一开始就单独约TA出去可能会显得有点唐突,如果掌握不好火候难免尴尬,那就从共同认识的朋友下手,先寻觅三五个人来一次集体约会,地点尽量选择大家都熟悉的地方。

譬如游乐场,每个女生都有公主梦,内心都住着一个小女孩,在游乐场能找到儿时的童真,你可以跟她一起坐过山车、玩旋转木马、登摩天轮……一起笑一起疯,留下美好的回忆;可以去电影院看场电影,特地选择她感兴趣的片子,借机坐在她身边,一边吃爆米花一边讨论剧情,让彼此的好感迅速升温;还可以去KTV唱歌,因为声音吵闹的关系,两个人必须要紧贴着耳朵说话。

心理学家研究过,在昏暗的灯光下,会有一种让人丧失理性的暗示效应。这时候别人都在关注唱歌这件事,只有你关注到TA并陪TA聊天,就会让TA不自觉的进入感性层面,乐意一直跟你聊下去。

Ella曾在采访中自爆与老公的恋爱经历,当时Ella老公想要和她约会,又担心弄巧成拙,于是就叫了一群同事去唱歌,然后跟Ella说我们在唱歌,你要不要来?当时Ella跟他不是很熟,如果是单独被喊去唱歌,Ella说自己是一定不会去的,但是因为有那么多人,所以她就应邀了。

摒弃

在唱歌的过程中,Ella老公对她无微不至的照顾,很明显的借机接近她与她频频聊天,无论是眼神还是语言、行为都在不断向Ella示好,他还特地没有喝酒,在聚会结束后提议亲自送大家回家。

最后到了Ella家楼下,Ella老公给了她一个礼节性的温暖拥抱,他整个晚上的行为举止都给Ella留下了很好的印象。于是,他们又顺其自然的有了第一次单独的小约会,男生想尽办法,找各种目的去约会,比如顺道吃个饭、看到好看的电影等等。

我可能给不了你世界上最好的一切,但是,我一定会把我最好的一切给你。

正是由于之前那次大约会给了Ella良好的感觉,她便答应了后面的约会,这才有了现在两人甜美的婚姻生活。

摒弃

从地点到细节投其所好,精心准备小约会

我们都知道,良好的感情基础是合适的性格和经济条件、共同的喜好和类似的价值观等等,这些要在单独约会前就搞清楚,避免今后可能出现的矛盾。

当之前的工作都做的很充沛了,你就可以开始着手准备小约会了,尊重对方,才能获得更多的好感。

沈从文给张兆和的情书上写着: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 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

由此可见,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方碰到正确的人,缺一不可。

柔和浪漫的灯光,轻柔浪漫的轻音乐,以及私密的两人独处的环境,是最容易滋生爱情的地方。

这些看似太过安静,却正是激情产生的源泉。你可能不善于表达,担心自己真见了面不太会说话,其实说什么不重要,当氛围到了,人的五感就会自动做出相应的反应。

摒弃

记得在节目《妻子的浪漫旅行》中,应采儿曾自爆和陈小春第一次约会的糗事。她说和陈小春第一次约会的经历有点尴尬,没想到会约自己去牛腩店,而且当时店里人多,没有单独的位置,他们还得和别人拼桌,应采儿瞬时间觉得好感全无,还觉得陈小春很小气。

你看!没有精心准备的约会,会让对方很无奈,也极不舒服。不过后来应采儿发现,陈小春是确实不知道哪里可以吃东西,就只知道茶餐厅和火锅店,才会如此。

在后来的接触中,陈小春也弥补了首次约会的缺憾,懂得了给应采儿惊喜,带她去女孩子心仪的地方,制造浪漫的场景,他们的感情越走越顺,最终成为备受羡慕的一对。

摒弃

章子怡和汪峰也是如此,据说第一次见面时双方都不认识,但是见了一次之后,汪峰就像一个算卦大师,给章子怡做了很多的心里测试,章子怡就感觉像是被魔法击中一般,没想到一向以摇滚朋克风为主的汪峰,也会有如此细心的一面。

汪峰就是投其所好,从对方的性格、喜好下手,让章子怡一步步了解到自己的为人、价值观,逐渐磨合成形影不离的两个人。

有人问我你究竟哪里好,春风再美也比不上你的笑,没见过你的人不会明了。

起初大家很不看好他们,但汪峰一直很尊重章子怡,并为其付出很多,慢慢的大家接受了二人的结合,他们也收到越来越多的祝福。

艾瑞克.费洛姆曾说:爱不是一种天赋,而是一种手艺。

每个男女都渴望爱情,但爱情并非那么简单就能来临的事情,需要你精心"设计"才会顺理成章。

如果有幸遇到了心仪的对象,却不知该如何赢得好感、获得机会让爱延续,才是最悲哀的事。

决定一段感情能否走到最后的原因有很多,但至少我们可以把握好自己的节奏,在约会时做到游刃有余,让对方好感倍增。

去见你想见的人吧,趁阳光正好,趁微风不燥,趁他还在,趁你未老。

唯愿能有人给你波澜不惊的爱情,陪你看细水长流的风景,觅一良人,终老此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