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城的高温已经持续了一周有余,每天从早热到晚,一出门就觉得没一个地方不热。可在杭州真就有个地方已经结束了长久的“高温”,传来阵阵清风。

七月,杭州楼市刚进入下半场,上半年积蓄的市场调控正式发挥功效,最近楼市相关报道始终离不开一个字——凉。仿佛是一夜之间,所有新闻都开始报道楼市成交量下跌,购房者们也迅速地反转了预期。然后“凉”从何处起,“凉”是否有利弊,有一些事,新闻没有告诉你……

成交量下行并非全由市场引导

俗话说:好汉不赚六月钱。自从杭州进入“高温群”,每天天气都是“姓晴名热”,连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孙军都说:“从目前预报看,将是今年以来范围最广、强度最强的一次高温过程。”这样的高温天气光是出门就需要勇气,看房动辄就要连跑好几个小区,烈日当头,自然让人萌生退意。

且不说近几日的高温,暑期本就是传统的销售淡季,比不上年初年末这样买房高峰期是正常现象。所以要说成交量下行完全因为市场走向,不免有些不够客观。

成交量下行但非成交价下行

不少人认为楼市“凉”了,是因为一组数据:与6月相比,7月以来二手房成交量明显下滑。7月1日至7月15日,杭州(含富阳不含临安)二手房成交量为3405套,跟6月同期的4727套相比,环比下降了28%。

二手房成交量的下行被直接认定为二手房市场的下行,而实际上多数报道中只提到成交量,并未涉及成交价格的走势,少数报道也只是提到房东挂牌价做了调整。近期市面上确实出现了降价出售的房源,例如上半年成交均价6万元/㎡的房源,甚至出现了低至5万元/㎡的挂牌价。而在咨询过豪世华邦城东区域大店长彭彬就能得知,实际上调低挂牌价的房东以急售为主,大多是需要资金周转而不得不降低价格,仅仅通过交易量下滑来判断市场下行是非常片面的。

刚需有了充沛的选择空间

截至7月17日11时,杭州二手房挂牌量为40500套。而在今年3月底,二手房挂牌量还只有25000多套。就在7月11日,挂牌量一天时间内激增1695套。一些以往惜售的房源也开始加入市场,对于刚需们来说,不仅仅是有了更多挑选的余地,还有了重新审视市场的时间。

在经历过“万人抢房闹房荒”的热潮后,市场开始褪去过热的温度趋于平稳,刚需们有了喘息的机会,终于能够回归理性。

你觉得楼市走向将会是如何呢?你有没有发现哪些“新闻没有告诉你”的事情呢?欢迎来评论区与我们讨论~

en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