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托鲁奇在《戏梦巴黎》片场,墙上的大幅海报是法国导演戈达尔的作品《中国姑娘》

贝纳尔多·贝托鲁奇,意大利著名导演。在半个世纪的时间里涯里,佳作、荣誉、奖项与掌声几乎贯穿了他电影生涯的始终,这个在青年时代深受法国新浪潮电影运动影响的导演,最终用作品获得了在电影艺术上卓尔不凡的成就。他的离去是一种巨大的损失,似乎象征着那个理想与激情燃烧的时代已经开始向我们彻底道别。

和很多著名导演一样,贝托鲁奇同样有着“中国情结”,对那个熟悉而又陌生的东方古国充满了好奇与向往,他的作品《末代皇帝》就是最好的证明,作为唯一一个获准进入故宫太和殿进行拍摄的外国导演,《末代皇帝》不但让他在中国“一举成名”,也让他在1988年奥斯卡金像奖上成功斩获了最佳导演与最佳改编剧本,不过,他在电影艺术的成就上,远远不止《末代皇帝》。

1.《同流者》(1970) “当代文化启蒙的电影范本”

影片讲述了一个并情节不算太过复杂的故事,渴求融入大众的青年在法西斯当政期间为虎作伥,杀害了自己昔日的导师,反法西斯的教授夫妇,而在法西斯政权垮台后,试图再以反法西斯人士的面孔出现的他,却已无可挽回的被时代与社会抛弃,同时还得忍受着负罪感的折磨。凶险的阴谋下裹挟着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彷徨、矛盾与恐惧,青年的故事相比特殊时代下的悲剧,更像是一出在新时代的无可奈何的荒诞剧。

这部大获好评的作品深深影响了科波拉、斯科塞斯与斯皮尔伯格等日后的知名导演,他们不但将《同流者》视作当代文化启蒙的电影范本,更直言正是这部电影让他们学会了结构复杂的闪回叙事手法,以及充满象征符号的镜头。

2.《末代皇帝》(1987) 大时代下的个人挽歌

毫无疑问,这是贝托鲁奇收获知名奖项最多的一部电影,这也是贝托鲁奇在中国影迷心中知名度最高的一部作品,该片讲述了中国最后一个皇帝爱新觉罗·溥仪从当上皇帝开始,到最终成为一名普通公民之间横跨60年的跌宕一生,影片的表达上极富感染力,仿佛是由故事的亲历者坐在你对面娓娓道来,影片的内容未必完全符合史实,但影片的艺术表现力和张力却能让观众下意识的认为“这就是史实”,自人物塑造和剧情的演绎上,堪称影视界的高峰。

3. 《戏梦巴黎》(2003) 属于理想与激情的巴黎之梦

影片讲述了在“五月风暴”期间,三个年轻人在一间屋子内的奇妙经历,对糟糕现实的强烈反抗精神,对革命理想的热忱与对电影深沉的爱让整部电影魅力四射,一墙之外是如火如荼的学生运动,屋内则是微妙而复杂的三人关系。年轻人在那个浪漫时代的种种,在影片中得到了鲜明的表达,像是对导演对自己经历过的那个时代的一种追忆。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