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80后开始,绝大部分的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家庭。而这群人也尝尽了被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捧在手心里溺爱的感觉。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成了绝大部分年轻人真实的生活写照。

在家庭中,父母亲疼着,爷爷护着,奶奶宠着,外公外婆惯着。打不得,骂不得;捧在手心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孩子要星星,家里一群人恨不得把月亮都摘下来送孩子怀里抱着。

然而,又何止于此?

与此同时,我们不禁发问,这样的家庭教育真的可行吗?他们在这样的家庭教育下,产生了哪些问题?

一、基本生活不能自理

在高速运转的社会生活中,连好好吃顿饭都快成了某些人嘴里浪费时间的表现,更遑论一群半残废的孩子。

很多孩子自高中毕业进入大学,就要开始半独立的生活。可以想象,这群在家中“太上皇”一般的“祖宗”到了什么都要靠自己的大学里面能干些什么?

去食堂打饭会抱怨这不好,那不好。这样没家里好吃,那样没家里好吃。甚至于对于排队打饭这种事都在吐槽:“在家里都是爸妈做好端上桌的……”。

不知道衣服该怎么洗才能洗的干净,不知道小物件该用收纳盒收好,甚至于一些女孩子连自己适合用哪些牌子的卫生巾都不知道,然后只能每天不厌其烦的跟家里抱怨。

是学校教育的缺失?还是社会教育的不到位?诚然,二者有一定的连带责任,但是不可否认,家长在孩子成长道路上的某些问题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二、社交能力几乎为零,以自我为中心。

笔者也经常与这群人打交道,特别是在校大学生。

家庭教育较好的孩子,像个人精,八面玲珑,峰回路转,察言观色,游刃有余,任何一个方面都是侃侃而谈。不会让你有任何的不愉快,经验老成之极,让你感觉在和一个在社会上摸爬滚打几十年的人愉快聊天。细思却极恐,没有年轻人该有的刚劲,冲动,愤青的那股劲儿,却多了一丝老奸巨猾的味道充斥其中。时间一长,便没了继续交往下去的心思。

然而,这样的孩子也只是占少数。

两极分化的另一侧,则是一大群以自我为中心的人。与其交谈,你笑靥如花,语气温和,他则冷言冷语,回答也无非就是啊、哦、噢,或者动辄直接给你一个白眼,嘴里咕哝一声“脑残”。本来有求于你,反倒成了你有求于他一般。

试问,这样的孩子,大学毕业,要吃多少苦头才能明白社会的残酷?

你可曾在街上看到一个幼童指着捡垃圾的老人嘲笑?你可曾在抖音里见一群初中大小的孩子秀文身,秀恩爱?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绝大部分的家长都认为孩子的这些表现都是学校教育的缺失,把所有的责任都一股脑儿的往最弱势的学校身上推。没有经过任何思考的吃瓜群众也人云亦云,把问题的根结归咎于学校的不负责任,社会的残酷……殊不知家庭教育才是孩子人生教育中占据绝大部分且无比重要环节。

认清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是目前中国家长应当重视的方面,而不是一味的抱怨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