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显然,这场官司中的爷奶自己是勉强维持生活,根本无力照看自己的孙女,而作为孩子监护人的父母却不给一点生活补贴,不但是对自己的孩子不负责任,对老人也是一种漠视。对于这样的事情,按照世俗传统来说,有人会觉得作为原告的爷爷奶奶“不近人情”,照顾自己的孙女怎么还要费用呢,甚至会有人认为爷爷奶奶照顾孙女是天经地义,怎么可以因为孩子抚养费的问题和儿子儿媳对簿公堂呢。

近日,山东淄博市一对老人把自己儿子儿媳告上法庭,要求其支付“带孙费”。2016年7月-2017年6月,孙女一直由爷爷奶奶抚养,两被告未恰当履行抚养义务,最终,法院判决被告支付原告垫付的抚养费2600元。

对于这样的事情,按照世俗传统来说,有人会觉得作为原告的爷爷奶奶“不近人情”,照顾自己的孙女怎么还要费用呢,甚至会有人认为爷爷奶奶照顾孙女是天经地义,怎么可以因为孩子抚养费的问题和儿子儿媳对簿公堂呢。

可是,作为爷奶不到被逼无奈为何会走上和儿子对簿公堂这条路呢?他们看似“不近人情”的背后到底隐藏什么呢?我看作为子女将孩子抛给父母撒手不管才是这场官司背后的原因。当今社会,不少子女让本应享受晚年生活的父母成为孩子的保姆,并且认为父母照看孙女是天经地义。

虽然这场官司最后作为原告的爷奶获得了孙女一年的抚养费2600元,说句现实点的话,请个保姆一年也远不止2600元吧。而爷奶在获得这微薄的抚养费后,家庭关系可能走向破裂,所以不到万不得已爷奶会走上这条路吗?

从爷奶的角度来讲,自己的日子过得已经举步维艰了,好不容易将孩子拉扯大,让孩子成家立业后,孙女还要他们来照顾。他们抚养自己的孩子是责任,难道照看孙女也是义务吗?何况很多爷奶自己过得并不富余。

如果爷奶过得富足,可能自己都会补贴点给子女,更无需要什么孙女的抚养费了。显然,这场官司中的爷奶自己是勉强维持生活,根本无力照看自己的孙女,而作为孩子监护人的父母却不给一点生活补贴,不但是对自己的孩子不负责任,对老人也是一种漠视。

从爷奶的子女角度来说,如果他们不把老人照养孙女当成理所应当,平时他们多点关心,给些经济补贴,也不至于让老人寒心。

因此,这场官司中的爷奶但凡生活过得去,或者孙女的父母给予一些经济补贴,也不至于为了一年2600元的抚养费而对簿公堂。

说到这里想起一个朋友的经历,这位朋友的父母就和上述新闻中的父母类似。他从小到大所有的费用都是爷爷奶奶给的,今年他上大学,奶奶今年75岁,爷爷83岁,老两口种着十几亩的土地。而就在今年8月15日,朋友奶奶去世了,很痛苦地走了,可是朋友的爸爸也不回来。

从上述新闻和朋友的经历,我们不难发现一个事实,老人们老有所依的愿望较难实现,大多数子女不但不能给他们提供一个幸福的晚年生活,反而将他们当作家庭附庸,让他们来照顾甚至抚养自己的孩子,这是一种老人和孩子的相互消化,这种相互消化也是当今社会的常态。

这种老人与孩子的相互消化由来已久,最直接的体现就是把老人当作孩子的保姆,而孩子作为老人的陪伴,老人不至于沦为孤寡老人。可是我们仔细想想,老人和孩子之间存在隔代关系,老人能养孩子,但未必可以养好孩子。

最后,希望这个可能引起家庭破裂的官司能推动社会观念的进步,让更多的家庭能够善待老人,让老人自主地选择照看孙子还是独自安度晚年,同时希望老龄化越来越严重的中国可以营造一个适合老人晚年生活的和谐氛围。

大家对于此事怎么看?欢迎留言分享。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