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主义这个词大家已经并不陌生,毕竟对于美国超级英雄电影中无数的英雄来说,英雄主义更是等同于个人英雄主义,英雄是超越任何组织和他人的,这是一个人的舞台表演。

但是还有另一种英雄主义,则是敬畏生命、敬畏规章、敬畏责任达成的英雄主义,这种英雄主义并不是一个人的英雄主义,而是处在规则当中,那是一种有地基,是无数人共同协作的英雄情怀。

2009年1月15日,当萨利机长把飞机迫降在哈德逊河河面时,多年的训练和知识在那一刹那间积累并做出了最正确的决定,后续无数电脑模拟做不到的事萨利做到了,创造了人类航空史上的奇迹,因此才有2016年度的《萨利机长》这部电影的诞生,通过闪回的方式再现了当年的航空奇迹。

2018年5月14日,川航3U8633航班从重庆至拉萨飞行任务中,在9800米高空,驾驶舱右侧风挡玻璃破损脱落。在驾驶舱处于高空低温低压的状态下,刘传健机长穿着短袖,在极端的环境中保持清醒以手动操作,双眼导航驾驶飞机并成功迫降成都双流机场,无一人伤亡,创造了航空史上又一次奇迹。

《中国机长》票房破10亿,只因这部电影里有实实在在的英雄

事后只有简短的一段话表达了这场壮举,但是实际上在短短的四十分钟内,机组成员包括所有乘客的生死就在是否决定正确的一瞬间,其中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情况,这一次《中国机长》带着所有观众以来源真实并艺术化的手段再现当时的惊险一幕。

如同主演张涵予说的:大家知道这事已经发生了,但真实的过程又是如何的呢?

这是一场英雄的壮举,随着《战狼2》等影视的走红,中国情怀的英雄也走向了大银幕,这种英雄主义情怀更多的是立足于更多协作基础之上的英雄主义,那就暂时忘却一下美式英雄主义,看一下中国的英雄如何诞生。

《中国机长》票房破10亿,只因这部电影里有实实在在的英雄

一定要牢记,当你认为没有错的时候,错就一定会来找你。

这是张涵予饰演的机长对于副驾驶说的话,对于天上飞行来说,一定要遵守规则,这点在电影前期做了许多铺垫,如机长们对飞机各种检测,乘务员对于应急方案的预演(哪怕永远用不上),对于机舱的设施的检测等等,这是对于生命和规则的尊重,每个人都各司其职,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避免犯错误。

这种铺垫相对弱化个人的英雄主义情怀,是基于集体的智慧基础之上,英雄不是无根之木,而是需要一个坚强的基石,中国机长的基石则是机组所有人及地面后勤的合力。

《中国机长》票房破10亿,只因这部电影里有实实在在的英雄

这也是与《萨利机长》的不同之处,萨利机长通过个人闪回的方式再现了飞机迫降的这一过程,个人是放在首位的,体现的是机长个人的感悟、冷静的判断及面对质问时的反思等等,依旧是一种好莱坞式的个人英雄主义情怀,强调的萨利机长这个人是如何在这起事故中展现出冷静沉着和英雄无畏的英雄主义。

《中国机长》票房破10亿,只因这部电影里有实实在在的英雄

当然好莱坞已经开始知道圣人般的英雄主义如超人这种英雄没有缺点,完全圣人般的相对来说有点虚无,所以英雄开始更多带着人性,有疑惑,有反思,也会被问题困扰的英雄,但依旧没有跳出个人主义情怀。

甚至,他们为了塑造机长的英雄形象,刻意污化了调查员的形象。这恰恰是美式主旋律的恶果:有个人英雄要塑造,如果个人英雄不够,那就编造反派来塑造。

敬畏生命、敬畏规章、敬畏责任

在上海首映礼时,全场4次鼓掌,这原来看上去就是简单的一段事后新闻,一段所有人都知晓的看似并没有多少动人之处的迫降,当这种来源于真实并艺术化的动人心魄的《中国机长》之旅走下来时,惊险、刺激、感动等词语已经无法更多的表达了,在观影时更有不少MM流泪,所以当相关检查人员最后那句对着机长说的点睛之语就显得重要了:“怎么这么牛啊!”

《中国机长》票房破10亿,只因这部电影里有实实在在的英雄

但是机长面对这种荣誉看得很淡,如机长说的,这是敬畏生命、敬畏规则、敬畏责任应该做到的事,不因为把所有人安全带回地面自豪。毕竟没直接飞到拉萨已经耽误事了,要对乘客们鞠躬道歉。

在电影中,张涵予饰演的中国机长面对这种空中危机,如何判断如何选择,那是需要多年的训练和知识积淀之下做出最正确的决定,也是基于尊重生命,同时带着一种职业使命感去做的事。

这不是一个人的战斗,也不是个体的英雄主义,机舱中乘务员们要做好安抚工作,毕竟普通人并没有经过专业训练,遇到危机可能会动荡和不安,如在真实事件中,有乘客事后回忆,当时确实有乘务员在大声地安慰乘客:“请大家相信机长,他一定会带我们回家!”

《中国机长》票房破10亿,只因这部电影里有实实在在的英雄

而地面上,当接收到机长打出7700的代码时,所有的后勤包括战区都行动起来,事后有媒体采访真实情况也是如此,西部战区得知川航3U8633正在备降双流机场,按计划进行飞行训练的10多架军机有的已滑入了空军跑道也进入待飞状态不再起飞,同时在空的都进入避让状态,以保障3U8633成功备降。

《中国机长》这部影片体现的是所有人都在按标准作业流程进行应急预案的准备,这不仅仅是机长的个人英雄主义情怀,而是多人协作的集体英雄主义情怀。

这种英雄主义同《萨利机长》展现的英雄主义有本质上的不同,在后者这部电影中,有一种个人与集体隐形对抗的气氛,如没有按照塔台的指挥操作(当然一定不能按照,毕竟双方来回通讯和操作有时间延误),最后接受问询时那种对立的场景,这是一种隐含的个体英雄主义与总体或者说是权威对抗的反叛精神在内,这是典型的好莱坞式的个体英雄主义情怀。

不过最近这种个体英雄主义有向群体英雄主义倾斜的迹象,如漫威的《复仇者联盟》就带着一种集体英雄主义的情怀,英雄们要团结在一起才能面对更强的敌人,也算是向东方借鉴学习的一种结果。

《中国机长》票房破10亿,只因这部电影里有实实在在的英雄

观众的感动和鼓掌不仅仅是针对个人,而是对这种集体英雄主义的赞同,这也同中国普识的家文化相切合,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背后永远都会有亲人、朋友、战友一起和你穿越所有风险,哪怕你乘风归来,依旧可以安然降落。

事实证明,《中国机长》做到了。

它用了国庆档三巨头中最弱的配置,创造了这个国庆档最刺激的电影奇观!

我们也衷心希望,这部电影能够一飞冲天,冠绝全场!因为,在这部电影里,有着实实在在的英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