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我之前一直关注并以为表现还是不错的一个媒体,在重庆公交坠江事件的新闻上“翻车”了。正是由于该媒体首先爆出“女司机逆行”并配上动画演示事故发生过程,引得其他媒体和一众自媒体大V纷纷声讨嘲笑女司机。而当新闻反转之后,这个媒体只是冷漠地站起身,拍拍屁股就走开了。

原本以为,这个态度就是这个媒体的一贯作风,冷静而又不失优雅,对女性的看法不为外界所动,好,这个立场倒也不是不可以,新闻媒体嘛,几根傲骨还是要有的。只不过转回头,这个媒体口风又变了,忽然又变成妇女之友,代杭州东站的“乞讨大妈”鸣起了不平,质问一个城市可曾听到“乞讨大妈”的声音。

为何可以对一个女性有不实报道后毫不理会,然后又可以对另一位女性嘘寒问暖要求一个城市都要倾听她的声音?这根本就是完全对立的两种声音,却出现在同一个喉咙里,所体现出的撕裂的伦理观,令人费解。

其实,假如这个媒体能有一个正式的对女司机的致歉声明,可能我们也会原谅。假如只会悄悄删掉之前的不实报道,可能我们只会嗤之以鼻。

但可惜的是,没有致歉,只有删除。

然后,站在高墙对面的鸡蛋立场上,试图转移视线,甚至不惜鼓吹法不责老,这个弯转的太急。

实际上“乞讨大妈”的乞讨,只不过是她的自由,而不是她的权利。而她的自由和权利的实施,并不能妨碍其他人的权利自由和公共秩序。这种常识性的问题,冠上“温情”“人性”就可以忽视的话,那这个社会的所有规则都是可以权变的,秩序啥的终将是个笑话。

杭州东站,确实对老太已经是仁至义尽了。老太需要的是心理疏导,这已超出杭州东站的服务范围了,更何况杭州东站也没有这个资质和能力提供。

那么,说得头头是道的这个媒体可以帮老太走出心理困境吗?

呵呵。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