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往来人,但知鲈鱼美”。在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有一个“中国海鲈之乡”——白蕉镇,这里有3万亩的海鲈养殖面积,是全国最大的海鲈产区,当地渔民利用斗门区独特的咸淡水地带,养出了肥美的海鲈鱼,让白蕉海鲈成为珠海市首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也让当地渔民走向了致富之路。

海鲈的生长周期相对较短,可高密度养殖,饵料成本相对较低,综合养殖效益较高,这些特点使得白蕉镇的海鲈养殖面积快速增长。据斗门区海洋与渔业局副局长郭炳光透露,2017年,白蕉海鲈养殖面积达3万亩,产量达12万吨,年产量约占全国的50%,年产值约20亿元左右。

然而,白蕉海鲈也面临着发展瓶颈,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高密度养殖、量长价跌的现象长期存在,可持续发展受到限制。塘租、饲料、电费成为摆在渔民面前的“三座大山”。

养殖大户李锦灿养殖海鲈已经13年,现在承包鱼塘150亩,一口十亩鱼塘,一年饲料、电费、鱼苗鱼药等投入成本需要70万元以上,由于资金投入较多,而农户一般又没有正规抵质押物,极大地制约了发展规模。有时候看到饲料有优惠价,鱼价趋势好的时候,苦于没有资金也只能干着急。自从邮储银行与广东省农担合作,大力发放涉农担保贷款,李锦灿获益良多,生产规模逐步扩大,还带动了村里面三十多户养殖户发展。

据悉,邮储银行珠海市分行自2017年6月份合作开办省农担贷款以来,合计发放贷款113笔,金额1.68亿元,目前结余83笔,结余金额1.23亿元,不良率为0,资产质量良好,极大破解了农户没有正规抵质押物,缓解农户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邮储银行珠海市分行行长杜伟表示,海鲈养殖“这条鱼”大有可为。

2018年10月16日,国家农业信贷担保联盟有限公司监事长郭红宇一行到珠海斗门白蕉镇冲口村开展海鲈养殖调研,在走访邮储银行贷款客户后他表示:“邮储银行为现代农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据悉,邮储银行珠海市分行成立11年来,坚持“服务‘三农’、服务中小企业、服务社区”的市场定位,坚持扎根农村、服务农业、贴近农民,持续加大对“三农”领域的金融支持力度,积极填补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空白。持续加大对现代农业的支持力度,助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壮大,积极研发家庭农场(专业大户)贷款、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等新型产品。同时通过创新“龙头企业+”信贷服务新模式,在对核心企业直接金融支持基础上,提供上下游全产业链金融服务,支持饲料和水产养殖等行业的产业一体化发展。截至2018年9月末,该行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主及涉农农户累计发放贷款笔数3万多笔,金额超50亿元。涉农贷款结余5.72亿元,其中农户贷款4.68亿元。

来源|农村金融时报 作者|王保兴 施娜

本期执行主编|张艺良 编辑|郑源源 制作|史翰伦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