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社群,不得不说是现在的一个大趋势,各行各业都建有几个社群,但是往往很多社群都是只有初建的几天比较活跃,之后就慢慢死去或者彻底沦为广告群,今天就主要从5个方面,帮助大家可以全面地、更清晰地了解一个社群是如何创建运营的。

一、精准定位,这是构建社群的前提

在《普通人如何打造一个可以赚钱的社群》一文中,我说到,社群就是一群人为了同一个目标,抛弃个性而聚集在一起。

想要目标统一,那么起初我们就要为这个社群进行精准的定位,进而让群里的人可以借助这个目标找到情感慰籍、或者是某种乐趣、亦或是某种利益,只有这样,社群才能够延续生存下去。

一般情况下,我们都采用垂直定位的方法来构建一个社群的性质,比如说母婴社群、音乐社群,或者是基于某一产品、某一内容的社群。总之,你建立的社群定位越垂直,成员在后期的归属感才会越强。

二、社群框架的搭建

我们常见的社群,可以把它们的社群结构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金字塔结构,另一类是环形结构。

(1)金字塔结构

在金字塔结构中,有一个高影响力人物,然后发展一些组织者帮助管理群,群员基本上都是追随影响力人物进来学习的,在这种群里,最可能的模式是影响力人物进行定期分享模式,由组织者进行日常的群管理。

(2)环形结构

在环形结构中,每个人的身份可以互相变化和影响,但是一个群里面必须至少存在一个活跃的灵魂人物,他可能身兼思考者、组织者等多个身份。

在群里,清谈者虽然很难奉献出结构化有深度的内容,但是他们往往有比较多的信息来源,可以给群提供一些有趣的话题,诱发思考者奉献出有质量的内容,一些围观者也可能被激活,带来有深度的内容。另外清谈者往往有比较开放和包容的心态,能够接受调侃,这样会让一个社交群不至于像工作群一样单调乏味。

环形结构可以进行身份互换,群规的设置往往很难严格,留下很多弹性空间。

三、社群的运营

社群的运营,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一个难点痛点,在我们看来,想要运营好一个社群:

首先,你需要一个完善的群规则;

第二,你需要组建你的群组织架构,包含群主、群管理员、活跃社群的水军、按规则行事的群成员;

第三,你要建立起社群的4感:仪式感、参与感、组织感、归属感。比如说进群的自我介绍,欢迎仪式等;

第四,构建一个完整的用户成长体系,包含成长阶段,激励政策等;

第五,定期清理拉新群成员,建议2周左右清理一次,换血才会有新鲜血液和新鲜感;

第六,定期组织活动,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我们都要定期的举行活动,加强成员之间的联系。组织活动要注意注意以下原则:

1、活动主题符合社群的定位

2、能给大家带来价值

3、能让大家交流认识

第七,准备好固定性的常规运营工作,比如每日常规动作:需要发布的内容,需要组织的话题等。

四、社群价值的输出

大量社群营销的失败案例表明,90%以上的社群都死于塑造价值、输出价值、服务品质上的硬伤。不管是商业社群,还是普通社交群,价值输出都是社群营销的核心环节。

社群塑造的价值包含两个层面,一是信息,二是能量。

在信息层面,可以针对想提高自己或学习行业知识的成员需求,定期在群里发一些行业最前沿知识,免费或付费的培训课程,可以是技巧类,也可以是知识类,范围包括但不限于本行业知识,可以做适当外延,但一定要有用。而针对宣传需要的成员需求,可以制定发广告的具体时间段和广告格式、数量上的制度,在满足社群广告宣传需求的同时,又不至于打扰其他社员的生活。

在能量层面,会员们在社群中,能得到情绪的共鸣,正确价值观的引领,这些就是能量层面的价值塑造。比如有的社群会带领大家定期放生,有的社群会鼓励大家给贫困地区的孩子捐款……这些行为的引领,都可以让大家得到一种能量层面的价值提升。

社群价值的输出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比如说统一的社群形象、社群微课、社群训练营、社群活动等等。

五、社群的规模化

在社群发展的初期,慢即是快,在小的社群里面,每个个体的存在感明显增强。

在中后期,由于社群的核心是情感归宿和价值认同,那么社群越大,情感分裂的可能性就越大,所以,我们规模化复制的时候需要思考两个问题:

第一,是不是真的有必要通过复制而扩大社群规模?

第二,是不是真的有能力维护大规模的社群?

总结一下,社群规模化,我们需要从社群的发展阶段,社群的垂直领域以及社群运营成本去综合考虑。

我是kiny,运营精选创始人,会坚持和大家分享一些运营方面的知识,大家可以动动小手关注一下。

对于社群运营,你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留言一起交流!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