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播州区根据国家、省、市文件精神,聚力脱贫攻坚工作,引进各类优秀人才、管好用好下派农业专家,着力抓好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支持和引导,使农村实用人才在农村中、农业上畅演主角,并带动农村产业发展、带领群众脱贫致富,收到一定成效。

“前年,我用自家5亩地试种了一季大葱,取得了好收成。去年我就开始流转土地种了20亩大葱,丰收时卖了8万元,留2万做来年的本,叫老伴抱了6万去银行存,银行柜员都不敢相信,惊赞现代农业收益不错。”茅栗镇金山村村民、老党员姜远书说,“通过政府组织的培训、去其他地方学习以及自己的摸索,我基本掌握了大葱的播种、育苗、除草、防病虫害、移栽、施肥、机械化松土和覆盖等种植技术,今年已流转40亩,计划全部种植大葱。我还带动其他村民种起了大葱,有需要学技术的,我都把自己所学毫无保留地教给大家,希望带动和帮助大家共同脱贫致富。”

车回路转,笔者从老党员姜远书家来到了该村养牛大户黄弟均的养牛场,看到了储藏好的草料和30余头膘肥体壮的黄牛。

“以前,我在外省打工。2014年回来后开始养牛。通过自家母牛繁殖,今年已有30余头的养殖规模,年出栏10头左右,经济效益比给别人打工强。”黄弟均说:“政府每年组织两次技能培训,让我学到了很多养殖技术,2017年,我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现在是入党积极分子。在养牛上我摸索出了一些经验,并按党员的身份要求自己,勇做致富带头人、传授养殖经验,在我的带动下,已经有两户人家养牛30余头。”

尚嵇镇大坝社区的种植大户肖文武,他更“牛”。2006年,他返乡创业种植柑橘,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种植规模不断扩大,于2016年成立遵义市文武玉梅种植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金800万,以“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经营。

现合作种植面积达千余亩,涉及三镇四村(社)(尚嵇镇大坝社区、乌江村,平正乡凤凰村,团溪镇底水村),参与农户358户,带动贫困户198户、758人(其中残疾人10名)共同发展,他的种植场还是遵义师范学院和贵州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农民田间学校的实验基地。

交谈间,肖文武抱出了他的一堆证书,有2009年的返乡创业认定证书,2016年农业部组织的农村实用人才培训结业证书,2017年中组部、农业部联合举办的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培训学习结业证书,2017年播州区优秀表彰证书等。多年来,肖文武将所学运用到农村中、农业上,带头发展经济、带领群众致富、帮助贫困户脱贫。

像肖文武这样的“工匠”遍布播州,充分利用他们的一技之长,与“三农”同频共振、深度融合,他们正以自身能动性带动群众发展,帮助更多贫困户脱贫,共同致富奔小康。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