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晚报讯(文/记者 谢雨真 图/刘东华)铁路沿线人居环境将打造成为厦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市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厦门市铁路沿线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行动方案》(简称《方案》),计划对铁路沿线开展房屋整治等四项重点工作。

按照要求,今年11月底之前,各区完成沿线红线两侧1000米可视范围内杂乱搭盖和广告设施拆除、杆线整治、卫生清理,铁路部门完成铁路用地红线内违章建筑、破弃建筑物拆除和卫生清理等;年底前,各区、铁路部门对杂乱拆除以及卫生清理所腾退的空间,及时实施绿化美化等。

依法拆除违规建筑规整美化建筑立面

《方案》中提到的第一个整治重点,是针对房屋的整治。依法拆除铁路用地红线内的建筑、沿线红线两侧1000米可视范围内杂乱搭盖、简破厂棚、废弃建筑;依法拆除可视范围内不符合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的猪圈、乱搭乱建的鸡鸭棚和不符合渔业养殖规划的渔排等;依法拆除可视范围内各类违规设置的广告设施;依法清理可视范围内凌乱缆线、杆塔、一店多招、破损店招和遮阳篷、乱搭晾衣架等,规范设置,做到简洁有序;依法清理整治沿线红线两侧200米内废品收购站、加工维修点、采石场等站点。

规整建筑立面,对沿线红线两侧1000米可视范围内不协调的建筑立面进行提升改造,规范放置空调外机、水箱、排烟管道及外墙外挂设备设施等,加固改造零乱的敞开式阳台、破旧门窗。建筑立面改造融入当地传统民居特色元素,对符合房屋安全要求的实施“平改坡”、外墙装饰装修,提升沿线建筑风貌。

此外,结合房屋整治,要规范新建房屋规划许可、用地审批,确保沿线符合条件的建房申请及时得到审批,加强建房管控,遏制新增违建和裸房;推广具有地域特色的农村住宅通用图集,打造协调建筑风貌。

拆后实施绿化美化提升景观修复生态

在拆除完违规的建筑后,《方案》提出了绿化美化的要求。按照宜林则林、宜绿则绿、宜花则花原则,通过新建绿地、拆墙透绿、拆违还绿、见缝插绿等途径,扩大绿地面积,提升绿化品位。铁路用地红线内有条件的统一种植护坡植被、修建隔离护栏和绿篱,对缺株、死株、破败的绿化进行补植复绿,对进出站缓慢行驶区间段、车站等重点区域地段进行景观提升;红线两侧1000米可视范围内的农田林网、荒山荒坡、道路网、裸露地、闲置地及拆除违法建筑后的地段,由各区政府负责规划落实需要改造提升的绿化用地,组织实施绿化美化。

加强铁路沿线已毁山体和青山挂白的修复治理,尽快恢复山体自然景观。在沿线纳入规划的水土流失区,优先安排水土流失治理项目,通过采取补植阔叶林等措施,不断提升沿线景观和林地生态效应。引导沿线现有休闲农业点提高绿化水平,充分发挥休闲农业美化沿线景观作用。进一步挖掘、梳理与提升沿线原生态的梯田、湿地、村落等地景资源,形成各具特色的山水、农田、村庄等原生风景亮点。

此外,《方案》还对铁路沿线的卫生治理、铁路运行安全提出了要求。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