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再仔细一琢磨,《妖猫传》里的白鹤少年白龙和丹龙,和这《白昼流星》里的流星兄弟两,还真有些相似。当神舟十一号返回舱划过天际,沃德乐和弟弟哈扎克仿佛听到了爸爸死前对他们说的话:“当见到白昼流星,我们的家乡就有希望了。

《我和我的祖国》全部的7个故事里,鯊君最喜欢陈凯歌导演的《白昼流星》。

2016年11月,神舟十一号飞船返回舱在内蒙古乌兰察布四子王旗成功着陆,航天员景海鹏、陈冬从这里走出舱门。生活在这里的一对贫困兄弟沃德乐和哈扎克目睹了着陆过程,并参与到宇航员出舱的工作中。这一事件不仅为沃德乐和哈扎克兄弟两带来心灵的震撼,也让两人的人生观带来积极的转变。四子王旗这个边远贫穷地区,也因这个返回舱登陆事件获得新的希望,因为逝去的父亲留给兄弟两一句话:“当看见白昼流星,我们的家乡就有希望了!”

这就是《白昼流星》讲述的故事。

少年强则中国强——这是陈凯歌导演要表达的观点,同时通过这部电影回应了这个观点,那就是一个国家该为她的少年提供怎样的成长环境?

陈凯歌的少年情怀是出了名的,早在2001年就出版了自传《少年凯歌》。在这本书里,陈凯歌勇敢地向读者剖析了自己的少年时代,回顾走过的路,承认犯过的错,颇有人文深度和思想启示。

这种少年情怀同样被带到陈凯歌的电影里。从《霸王别姬》、《风月》、《和你在一起》,再到2017年的《妖猫传》,影片里总有那些或单纯或意气的少年角色。

《白昼流星》一出,大银幕上刘昊然(饰演沃德乐)、陈飞宇(饰演哈扎克)一亮相,虽然造型脏乱,满脸尘土,却有一种勃勃生机迎面而来。那种只有少年才有的无畏和生命力,不由得让鯊君想到了两年前《妖猫传》里的白鹤少年。

再仔细一琢磨,《妖猫传》里的白鹤少年白龙和丹龙,和这《白昼流星》里的流星兄弟两,还真有些相似。

《妖猫传》首先,他们同为少年,单纯得像张白纸,任命运在这纸上涂什么,他们就变成什么。

《妖猫传》里的白龙(刘昊然饰)从第一次见到杨贵妃,就立志要守护她一辈子。当他亲眼看见杨贵妃被设计喝下毒酒,在棺木中无助惨死,当他亲眼见识杨贵妃身边最信任的人为了自保,随便就牺牲了她的性命,白龙的世界坍塌了。世间的美好不能长久,人心的恶毒随时现形,他再也没有天真烂漫的理由苟活下去。从此他的白纸上只写下“仇恨”,他幻化成妖猫,连续报复了大唐的三代君王。

《白昼流星》里的哥哥沃德乐虽然没经历白龙那么沉重的痛苦,但他一出场,就是个破罐子破摔,没人敢招惹的坏孩子。少管所待了8个月,整天带着弟弟不是去偷就是去抢。幸好,他们遇上扶贫办主任李叔(田壮壮饰),招待哥儿两好吃好穿,希望他们能自立自强。然而沃德乐反手就把李叔治病救命的5000块钱偷跑了。是什么让一个少年如此忘恩负义?我想是“穷病”使然。

说到底沃德乐对家乡的贫穷彻底失望了,他不管不顾偷抢钱物只为了逃出家乡。他的叛逆,是对这个看不到希望的家乡的叛逆。“绝望”,是写在沃德乐这张白纸上最醒目的两个字。

其次,白鹤少年和流星兄弟又都是幸运的。在他们最迷失消沉的时候,有人伸手拉了他们一把。而这人就是身边的大人。

《妖猫传》里白龙遇到了白居易与空海和尚。白龙拒绝相信杨贵妃已死,为了保留杨贵妃的身躯,他将肉身化为妖猫,浑身充斥着仇恨。他杀人复仇却不能解恨。而丹龙无奈离开,三十年后用幻术引导空海开悟。最终空海和尚与白居易找到妖猫并解开了深藏在他心中的怨念,白龙终于还是放下了对唐朝的恨,释然羽化升天。

《白昼流星》里的沃德乐遇到了扶贫办主任李叔。沃德乐偷钱跑路不成,当晚就被警察逮住送到李主任家里。然而李叔不仅原谅了沃德乐偷钱的行为,还带着兄弟两去见证一件历史大事。三个人骑着骏马奔驰在四子王旗干涸的土地上,他们要去追赶“白昼流星”,迎接两个从天上回家的人——今天中午,神舟十一号的返回舱将载着两名航天员在这里着陆。

当神舟十一号返回舱划过天际,沃德乐和弟弟哈扎克仿佛听到了爸爸死前对他们说的话:“当见到白昼流星,我们的家乡就有希望了。”

兄弟两到达降落地点,以旁观者的身份一步步走近历史,最后参与到扶起宇航员乘坐的椅子的工作中——他们成了历史的亲历者。

这两个在四子王旗默默生活毫不显眼的少年,他们平时离国家大事和历史事件是如此遥远,然而此刻这两个少年顿时成了承载着历史的两个生命。

他们人生的白纸从此被改写。然而在另一边,李叔口吐鲜血倒在荒漠上了。

别忘了,是李叔的宽容和引导让流星兄弟的人生第一次获得意义。某种意义上讲,李叔就是那颗象征着希望的白昼流星,他用自身的光和热在孩子们荒芜的心里种下信心和希望。而一旦一个地方养育出这样的孩子,它的未来就不愁不会变好。

实际上,现实中的四子王旗也确实因神舟飞船主着陆场而得到更好的发展。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十一号,每一个飞船返回舱都是在这里着陆的,这让当地的牧民孩子们和影片中的流星兄弟一样,几乎全都成了航天迷。如今这里早已摆脱了荒凉贫瘠的面貌。主着陆场所在地红格尔苏木,在蒙语里是“温柔之乡”的意思,如今还享有“神舟家园”的美誉,也是四子王旗的重要工业园区之一。昔日的贫困小镇,如今已是热门的旅游景点。

这就是陈凯歌导演要告诉我们的,一个国家的大人怎样对待下一代,才能塑造什么样的少年。这也是我们常讲的“先辈”的意义,他们不仅仅是一个爱国主义教科书里的名词,他们是活生生的一代人。

所以,少年强则中国强,这句话也在提醒我们,身为成年人,该如何做才能帮助少年们在手中的白纸上写下“强”字?然而毫无疑问,只有富强的中国才能培养一代比一代更强的少年。

影片中饰演少年哈扎克的陈飞宇正是陈凯歌导演的儿子,我想这并不是随意安排的。正如本文开头所讲,陈凯歌导演的少年情怀其来有自。

让人佩服的是在这部主旋律电影中,陈凯歌导演能做到同时兼顾个人表达。这么一想你会发现,《我和我的祖国》的7部短片中,几乎每部都能体现导演们各自的特点,这是否也和陈凯歌作为该系列的总导演有关?更难得的是这些短片和以往我们看到的主旋律很不一样,没有空洞的口号和矫情的桥段,有的是真实的情感和生动的人物。甚至拿它和同时期上映的《攀登者》对比,在情绪营造方面前者都要显得更为克制而自然,而后者的刻意煽情如今已反应在低口碑上了。

毫无疑问,《我和我的祖国》是一部上乘之作,我想给它打四颗星,而陈凯歌导演,我会给他打五星。

话题回到陈凯歌导演的少年情怀,或许套用高晓松的一句话在陈凯歌身上也不会错:虽已年近七十,内心却仍是此间少年。

最后摘录陈凯歌在《少年凯歌》里写的一段话作为本文的结尾:

“此后的许多年里,我渐渐懂得,人性也是植物,需要在美好——诸如水和音乐——环护下,才有清香。我们当时的人性,是在污泥里再三被践踏,又被阳光嗮枯了的一条裤腰带。又想到,那花的种子是风带来的。没有风,烧焦的坡上就什么也不长了。”

现实太无趣

电影有意思

请关注“电影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