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挖矿,是近年来常常被人们提起的一个热词,而且往往和比特币、区块链等网络热点联系在一起。不仅有矿机,还有矿池、矿山。这些当然不是指传统的金矿开采,用电脑“挖”出来的往往也是各种数字货币而不是金银。人们常常会问,这个挖矿到底是怎么回事?

其实电脑挖矿并不神秘,一句话可以简单解释为:电脑挖矿,本质上就是让自己的电脑参与到区块链的分布式记账中,成为一个节点账本,同时区块链平台会奖励给你数字货币 -- 因为你用了电脑、用了电费、参与了计算。区块链本身就是一个去中心化的、分布式的账本,吸引越多电脑参与记账,这个账本就越可靠。

比特币、以太坊等区块链多数采用了所谓的工作量证明(POW)共识机制,参与记账的电脑算得越快,获得比特币或以太币的概率就越大,所以大家都拼命改进电脑设计,研发出优化专用算法的电脑--矿机。本来的初衷也许是让全球所有电脑都能志愿、公平地加入,但随着比特币升值催生的疯狂的矿机产业,区块链的记账机制在某种程度上变成了一些拥有数万台或更多电脑矿机的专业“矿主”主导的游戏。现在你用一台普通电脑是很难“挖”到比特币了。

最近一个新的区块链平台似乎吸引了很多人的关注,官方名称是Gongga,国内业界叫它是贡嘎链。这条链的发起团队应该是包括加拿大、日本、中国、欧洲等全球的技术团队。作者查阅了一些资料,从区块链的理念上这条链很有趣,应该说体现了区块链的若干个基本思想,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下。

首先看共识机制,Gongga没有采用以前一般常用的POW共识机制,而是采用POA(Proof of Authority)共识机制,这样的好处是链的运行效率肯定大大提高,因为由authorized节点承担交易确认的任务,但同时这样也会带来的一个是否足够公平的问题。从官网上看,Gongga平台是希望通过大量的、自主加入的电脑同步节点的参与来实现这个公平机制。Gongga链的一大特点,是提供了一种基于记账的时间而非基于算力的挖矿奖励机制,让普通电脑也能参与到区块链中并获得奖励。

区块链技术自产生以来广受关注,但其一直就面临一个非常基本的问题:要效率还是公平。从最初BTC到后来的以太坊ETH机制上实现的所谓去中心化的信任,区块链用分布式存储、结合P2P及密码学等技术,以代码来解决了公平的问题。这里面,所谓公平的实现,就是让所有人、所有的节点服务器有权参与区块链的记账,也就是对该区块链上的公共账本行使全民的监督权。区块链上“挖矿”的本质,就是一种用分发Token来奖励或吸引用户打开电脑、下载并运行区块链节点软件、成为区块链的一个记账节点的机制,如下图所示。越多的人加入区块链,这条区块链账本就越值得信赖,所谓的去中心化信任就越是成立。

作者研究了贡嘎区块链,发觉其非常符合区块链挖矿的初衷和基本原理。从Gongga.org官网上看,平台发行了一个GGA通证,应该可以叫贡嘎币,免费奖励给所有节点,而GGA的奖励算法应该是和各个节点参与记账的时间长短相关的。只要电脑在正常运行并在参与区块链的记账,电脑就能获得GGA通证奖励。笔者采用一台配置中等、操作系统为Win10的Dell笔记本电脑,就能正常持续地每天挖到百来个GGA。如果考虑电费成本、电脑折旧成本,看起来GGA通证的挖矿费用大约0.1元左右,这就是把电脑“贡献”给Gongga区块链成本或是代价。当然,如果未来参与挖矿的电脑多了,这个均摊的费用成本也可能会升上去。 目前看,官网上供下载的节点程序应该是windows版的,苹果版的挖矿终端不知道什么时候上线或是否会上线,但好在windows电脑比较普遍,找台笔记本电脑就应该能下载和运行。贡嘎上的GGA通证是ERC20标准的以太坊协议,挖矿节点同时也是一个简单的区块链钱包,有点对点的转账功能。

比较有意思的是节点平台上提供了一个GGA专用APP小钱包的手机应用,能与挖矿节点账号同步,但手机上不能挖矿,只能转账。估计是怕在手机上运行挖矿程序的话耗电会很快。 作者从数据节点的界面进入Gongga的区块链浏览器看了一下,交易还是很频繁。总体来看,GGA的挖矿机制符合区块链的一些基本理念,比如参与者就是贡献者,贡献就能获得奖励;又比如,挖矿奖励机制让更多的人和电脑参与记账,从而让区块链的信任值更高。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