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香港媒体报道,10月30日,武侠小说泰斗金庸于香港养和医院病逝,享年94岁。消息一出,震动两岸三地,各界人士纷纷表达悼念之情。

斯人已逝,江湖路远,聊一聊那些不为人知的金庸“亲戚圈儿”

随着金庸的逝世,三大武侠宗师俱已离世,宣告了一个时代的结束。

凡是有华人的地方,就一定有金庸的武侠小说。

斯人已逝,江湖路远,聊一聊那些不为人知的金庸“亲戚圈儿”

金庸从1955年在《新晚报》连载《书剑恩仇录》开始,到1972年在《明报》连载完《鹿鼎记》之后封笔,金庸在17年间共写了15部武侠小说,为武侠小说史乃至中国通俗文学史翻开了一个新的篇章。

金庸出生于浙江海宁查氏,本名查良镛,在连载《书剑恩仇录》时首次使用金庸的笔名。查氏家族是浙江海宁著名的书香门第,堪称海宁一第家族,连康熙皇帝也曾给查氏赐下牌匾,盛赞海宁查氏为“唐宋以来巨族,江南有数人家”。

斯人已逝,江湖路远,聊一聊那些不为人知的金庸“亲戚圈儿”

据说查氏起于姬姓,是周公的大儿子伯禽的后代,但已不可考。海宁查氏始祖为查瑜,因元末避乱迁到海宁。从明清开始,海宁查名人辈出。民国时期《海宁州志稿》所载:明代查氏以进士及第者有六人,即查焕、查约、查秉彝、查志立、查志隆、查允元。

有清一代查氏科甲尤盛。据记载考中进士者有十五人,即查培继、查慎行、查嗣殉、查洪、查嗣庭等。查文清是金庸的祖父,也是海宁查氏的最后一个进士。

斯人已逝,江湖路远,聊一聊那些不为人知的金庸“亲戚圈儿”

仅康熙一朝,查氏一家进士及第者就有十人(查嗣韩、查升、查克建、查嗣媒、查嗣殉、查慎行、查洪、查嗣庭、查云标、查祥),被称为一门十进士。因为以查慎行为首的叔侄五人曾任翰林院编修,又被成为叔侄五编修。

到雍正朝时,因为文字狱,海宁查氏便不再参加科举,不过问政治,诗书传家。

斯人已逝,江湖路远,聊一聊那些不为人知的金庸“亲戚圈儿”

直到民国,查氏才又人才辈出,在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都有建树。除金庸外,他的族兄查良钊是著名教育家、政治家,曾任北师大教务长,河南教育厅厅长等职务。堂兄查良铮(笔名穆旦)则是著名诗人、翻译家,出版有诗集《穆旦诗集》《探险者》等,并翻译了拜旦、雪莱、普希金等众多欧洲著名诗人的作品。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纺织大王查济民,按辈分是金庸的曾祖,毕业于第三中山大学(浙大前身)附设工业学校染织科,1947年在香港创办中国染厂,随后创立合力集团,成为香港的纺织大王。香港人称他与金庸为“双查”。

斯人已逝,江湖路远,聊一聊那些不为人知的金庸“亲戚圈儿”

除了本家之外,金庸的亲戚当中也有很多名人,妹夫曹时中,是著名国际建设结构专家;表哥徐志摩,当代著名诗人;姑父叫蒋百里,是中国近代著名军事理论家;表姐叫蒋英,是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的妻子;而著名言情小说家琼瑶与金庸家也是远房亲戚,金庸的表姐是琼瑶的舅母。

斯人已逝,江湖路远,聊一聊那些不为人知的金庸“亲戚圈儿”

据说金庸武侠里的表哥又帅又渣,便是以徐志摩为原型塑造的。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