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在岸人民币兑美元官方收盘价报6.9613,较上日官方收盘价跌53点,较上日夜盘收盘涨7点,收创2008年5月20日以来新低。

我们注意到,人民币在今天走势呈现过山车模式,受G20峰会相关负面消息及人民币中间价下调影响,离岸和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一度双双跌破6.97,即将跌破关键支撑位7.0。

对些,华尔街日报分析称,中国周二将人民币中间价设在10年来最低水平,这可能助长人们对人民币出现进一步自我强化式贬值的预期,因为,人民币中间价被一些人民币汇率预测策略师理解为人民币走势的一个信号。

美银美林分析师Wamsi Mohan称,3月份以来,美元兑人民币累计上涨逾10%。他指出,上一次美元兑人民币出现如此大幅度的上涨是在2016年,而美元上一次升破人民币7元是在2008年5月份的境内市场交易中。

对于人民币走势,多位业内人士认为,短期内人民币存在下跌压力,但中长期而言人民币汇率仍不具备单边大幅下跌的基础,对此,资深外汇专家韩会师进一步预计,除非美元指数大幅度升值,在参考一篮子货币定价规则下,会带动人民币被动对美元贬值,否则年内人民币对美元双边汇率将维持在7.0下方震荡。

同时,中国官方近日也再次释放人民币稳定预期信号,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潘功胜也在上周五警告投资者不要做空人民币,人民币短期内无趋势贬值之忧,美元兑人民币震荡区间或追随美元指数回调而回落,分析认为,在近期汇率调整压力快速释放后,人民币进一步大幅贬值可能性不大。

比如,我们在昨天报道中提及,目前,人民币空头的胆量和仓位都早已不比2015年和2016年的鼎盛时期的仓位了,德国商业银行亚洲高级经济分析师周浩对此分析称,“可以说,今年人民币空头的日子不会太好过。”,比如,据CNBC报道,一位看空中国市场的知名大空头查诺斯(Jim Chanos)就在数周前认输了。

而对于,美元接下去的走势,市场也存在分歧,但华尔街更多的还是表达了看空的观点:花旗银行在日前报告中表示,长期看跌美元,未来6-12个月目标看向94.17,长期汇价目标则为84.85,该机构认为,随着美国经济刺激逐渐消退,双赤字规模较大,美元将受到负面影响。

美银美林也对美元后市并不看好,正如我们多次强调的那样,到2019年中期,10年期美债收益率将升至3.35%,这将成为美元向下的一个拐点,同时,随着其他央行将开始加息,美元对非美货币的利率差将缩小优势,鉴于美国经济明年増长将放缓,美元料将在明年走弱。

目前,观察人民币长期走势需要跳出短期市场波动,人民币兑美元的双向波动是最有可能的选项,包括高盛等在内的多数机构分析称,人民币虽面临一定贬值压力,但保持弹性反而更有利于中国经济。

在全球汇市不平静的另一面,正如我们多次强调的那样,现在,却有大量的国际资金正在涌入中国持续投资人民币资产,换句话说,这些资金似乎对人民币汇率下跌完全“钝化”,比如,富达国际亚洲区投资总监Luc Froehlich认为,外资或将加速布局中国在岸债券市场;据彭博社近日称,目前,国际投资者对中国债券和原油期货充满信心,而据德银估计,2018年流入中国内地债券市场的外资将达7000亿元人民币。

与此同时,我们再结合近日央行释放的货币信号,似乎印证了以Jan Hatzius为首的高盛分析师团队在稍早前做出过的预测,即人民币贬值5%将拉动中国经济增幅0.4个百分点的预测,这将远比减持美债持仓更容易被市场接受,因为,据该高盛分析师的报告称,“模拟计算显示,人民币贬值比出脱美元资产对中国经济更好”。

与此同时,目前,也有更多的声音表达了应弱化对人民币兑美元关键点位“7”的关注。央行参事盛松成也表示,“央行该出手时就出手,应该在必要的时候用外汇储备来稳定汇率”,盛松成认为,现在不是汇率改革的最佳时机,目前稳汇率比汇率改革更加重要。(完)

BWC中文网原创文章,本文不得以任何形式摘编、转载或转化视频等,违者必究。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