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社区净塑环保

从垃圾分类而来的厨余,怎样成为沃土?要完成这七步!

应北京净公益的邀请

沃土农耕学校的三位老师来到辛庄村

指导我们的堆肥

堆肥时间:11月11日

堆肥地点:果满地

一、现在农业遇到的困境

1、土地不健康

化肥如果能解决农业问题,土地应该是越来越好。但是引入化肥也不过40年,土地就板结退化,各种各样的问题都出来。

从垃圾分类而来的厨余,怎样成为沃土?要完成这七步!

——典型的土地板结(图片来源于网络)——

国家每年有20%的土地板结沙化,还有20%受到重金属的污染。土地破坏越来越严重,导致不能种东西,长不出庄稼。

从垃圾分类而来的厨余,怎样成为沃土?要完成这七步!

——一百年前,西方学者就已经开始关注中国传统的农业方式——

中国的传统4000年的农业,能够维持土壤的地力4000年不衰。现行农业只是靠化肥去养地的,是不可持续的。土地不健康,农业是没有未来的。我们应回到老祖宗的思路,种地和养地相结合,让土壤的地力越来越肥沃。

2、农药解决不了病虫害的问题

农药发明几十年了,2011年的时候的数据显示每年人均三公斤,而且每年都在增长,种类也越来越丰富,10年来中国的农药越用越多。

从垃圾分类而来的厨余,怎样成为沃土?要完成这七步!

——市面上非常常见的除草剂——百草枯——

如果农药能解决病虫害的问题,应该不会越用越多。 如果农药有效,病虫害应该没有了。但现在是农药越用越多,病虫害问题没有解决,土地问题越来越严重,甚至绝收。

农药用得越来越多,农民也受这个农药的毒害,我们的水有农药,我们的空气也有农药,吃的喝的用的吸的空气都是不安全,是没有未来的。

二、什么是生态农业

1、土壤改良

首先要土壤改良。土壤好了,所有的问题都解决了,管理、品质、产量等问题的全部都没有了。

2、病虫害问题

现行的农业是杀死所有的虫子。但虫子越杀越多,越杀越毒。

生态农业是让虫子越来越多,越来越丰富。害虫、益虫只是人类对它们的命名。这是所有生物的世界。森林里的树为什么没有被虫子吃掉,因为森林里物种丰富。生物共生、相互制衡,每个生物都有自己的生存空间。

不是要把虫子杀掉,而是搭建更丰富、多样性的环境。不单一种植,土地不裸露,甚至可以种一些草,给更多的生物创造它们喜欢的生态环境,创造一个好的家园,各种虫子就会来了,并不需要人类去买来瓢虫等其他虫。

三、我们需要做什么

1、给生物创造它们喜欢的是生存环境

病虫害不是我们能操心,一旦发生了根本就管不了,如果没有发生,也没必要瞎担心。所以要做的事情就是土壤改良。良好的土壤里面有丰富的微生物、昆虫、一些小动物,生物是多样性的。

为了恢复生物多样性,需要给生物创造它们喜欢的是生存环境。它们需要水、空气、营养、温度。

极端板结的的土壤像玻璃,没有水、空气。极端疏松的土壤像一堆叶子,有空气流动。正常的土壤介于两者之间。

土壤的疏松指土壤有空隙,这些空隙是土壤里生物生存的空间,是它们的房子。大的空隙可以存空气,便于呼吸,小的空隙可以存水、营养(食物)。没有空隙是存不了空气水的,生物也生存不下来。

微生物和昆虫在土壤里吃的不是化肥,吃的主要是碳,碳是它们的能量来源。碳是植物经过太阳光合成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有机物(各种植物)。死掉的植物能被微生物吃,杂草还田,也就是给微生物提供食物。

植物的根不能动,土壤里面的昆虫和微生物能动,它们运输营养给植物的跟吸收,植物的根也会分泌出来一些有机物,喂养这些微生物。它们是邻居,伙伴关系,相互帮助。

一个活的土壤,一定是生物多样性,有生物分解有机物产生的香气,有很多的孔隙,看到那些动物爬过的痕迹。

2、改良土壤

创造一个好的土壤结构,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加有机物和腐殖质。

有机物是微生物和土壤的动物的食物。有机物也可以打破土壤板结,土壤里加入有机物,土壤里就有了空隙,可以存空气、水,改善了土壤结构环境,植物就可以吸收更多营养。

土壤的生物在分解有机物的同时,让有机物和土壤的颗粒之间形成了更多团粒化的结构。板结的土壤是一粒粒贴在一起,像水泥一样。团粒化结构像手一样,是打开的,一粒粒变成一团团,有空隙,可以存空气、水、养分。

直接往土里加生物,是没用的,土里没有它们需要的水空气、营养。

腐殖质可以形成团粒化结构。如果有机物没有分解成腐殖质,就把它放进土壤,只能形成大的空隙,卡在那里,空气能进去,但土壤与有机物之间没什么关系。所以需要堆肥,让微生物把有机物变成腐殖质。

3、如何堆肥

人要做的是创造一个微生物喜欢的生存环境。微生物喜欢的生存环境跟人喜欢的生存环境是一样的。了解自己,就会做农业。

微生物生存的环境需要水、空气、营养、适宜的温度。

堆肥最关键的调节水量。

水占60%。判断是否为60%,抓一把有机物,水从指缝溢出来,但不滴下来,手感觉潮潮的。苹果含有90%的水。水里的空气是很少的。

堆肥是要创造大小孔隙合适的比例。大孔隙通空气,小孔隙保水。孔隙大了,空气多了,水就保持不住了。堆肥要堆成一堆,而不是散落在地里,是为了有可以保存水的孔隙。切碎是为了做成堆的时候,孔隙容易调整,也是为了保持水分,杂草、秸秆一般切成5cm左右。做堆肥时,还需要踩一踩,也是一样的道理,创造小孔隙,保水。否则水一浇,就流走了。孔隙太小,也不行,存不了那么多水。

微生物的食物

用碳氮比表示微生物喜欢的食物类型。一般是25~30。

一般的杂草、一年生的落叶碳氮比在30左右的,是比较适合微生物生长。

堆肥步骤:

准备材料:落叶、杂草、秸秆等,厨余

从垃圾分类而来的厨余,怎样成为沃土?要完成这七步!

为保持温度,堆肥最小为1平米,多了可以堆成一米宽的长垛。

一、最下层铺碎秸秆,便于通风。

二、放一层比较细的杂草 ,踩踏均匀,保障这一层可以透气的同时有一定的保水保温。

从垃圾分类而来的厨余,怎样成为沃土?要完成这七步!

三、放一层树叶,约20厘米厚。然后踩一踩,尽量保持各个地方一样厚,然后洒水。

从垃圾分类而来的厨余,怎样成为沃土?要完成这七步!

四、继续放杂草、树叶,踩一踩,然后继续洒水。

从垃圾分类而来的厨余,怎样成为沃土?要完成这七步!

五、均匀铺一层厨余,(可以加一些酵素渣和酵素来加速堆肥过程)。

从垃圾分类而来的厨余,怎样成为沃土?要完成这七步!

——将厨余铺平——

从垃圾分类而来的厨余,怎样成为沃土?要完成这七步!

——加入酵素渣——

六、重复步骤四、五 ,最终堆肥堆的高度约1.5米。

七、最后铺上树叶、杂草保温。

从垃圾分类而来的厨余,怎样成为沃土?要完成这七步!

堆肥在三四天之内可以内部温度达到60度。当温度开始下降,至60度以下时,就可以考虑翻堆了,过程当中要观察堆的湿度,可以适当的补水,最后顶层做覆盖,保持整堆的温度湿度。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