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虽有美国媒体Washington Free Beacon传出美国或将继续允许伊朗使用SWIFT结算体系,但目前这个消息并没有得到美国的正式回应,这也就意味着伊朗石油大限将至——美元通过对SWIFT的施压即将正式限制伊朗石油交易。

换句话说,世界多国买家或将无法使用美元向伊朗付款,按美国金融网站ZeroHedge的解释就是,SWIFT就是伊朗从事石油等出口业务资金结算的重要国际金融生命线。

而作为伊朗石油最重要的买家欧盟更是对美国要求全面限制伊朗石油降至零的决定表示强烈不满,因为一旦美元限制结算令生效,欧洲很多企业要么停止与伊朗的经济合作,要么撤回对伊朗的投资计划(法国道达尔已经撤出),否则将受到极其严重的惩罚。

据《华尔街日报》最新统计,在美国重启对伊经济制裁的巨大压力下,许多与伊朗有业务往来的国际公司纷纷退出,这些欧洲企业包括马士基(Maersk)、标致(Peugeot)、通用电气(GE)、波音公司(Boeing)和西门子(Siemens)为避免美国对公司的制裁,都已切断与伊朗的关系,俄罗斯石油公司卢克石油(Lukoil)也表示,将暂停与伊朗建立合资企业的计划。

特别是,法国道达尔退出伊朗南帕尔斯天然气田项目的主要原因同样是无法承受美国的经济制裁压力,而这对欧佩克主要产油国的伊朗经济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打击,因为,伊朗能源行业缺少技术和人才,而建立自己的炼油厂更需要依靠跨国能源巨头的帮助。

而就在伊朗石油可能与石油美元了断的背景下,我们也多次强调,中俄正通过多个举措或将在伊朗石油问题上打出王牌,对此,《日本经济新闻》在近日分析称,美国退出伊朗核协议对欧洲企业构成打击,但另一方面则给中俄带来利益。

比如,中国今年3月推出人民币原油期货后,伊朗已经宣布与中国的商品贸易中完全去美元化,紧接着,今年5月中国更是升级推出了一张人民币跨境支付结算王牌(CIPS),这也意味着假以时日,CIPS也可以替代SWIFT来完成部分伊朗出口的国际清算业务,同时,这也进一步扩大了人民币支付的国际使用量。

《日本经济新闻》分析称,伊朗与中国原油交易的扩大,对于挑战现有货币秩序的人民币来说,有可能会成为东风,并为包括伊朗在内的产油国交易者提供新的石油货币的选择。

不仅于此,该日媒还称,作为具有丰富石油资源的伊朗还有巨大的沉睡自然资源未经开发,目前看来,由中俄联合主导开发的局面越来越明显。

比如,中国石油可能还将接手因日本企业国际石油开发公司退出伊朗南阿扎德甘油田后 的后续开发协议。另外,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CNPC)承接已退出的道达尔的权益的工作似乎正在推进中,对此,路透社援引油气领域消息人士的话报道,如果中国公司能从法国道达尔手中承接伊朗南帕尔斯天然气项目50.1%的股份,届时,中国将成为南帕尔斯天然气田11期项目的超级大股东,或成为中国布局全世界最大天然气田的一个引子。

而这将对中国未来的天然气供应,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除获得应有项目本身的天然气既得利益外,更为未来中国深入南帕尔斯油气田及中东油气更多的开发,或提供先行保障。

与此同时,俄罗斯的国营扎鲁别日石油公司也已经就伊朗两块油田的开发达成协议,而再早些时,俄罗斯也已宣布要向伊朗的石油和天然气行业投资500亿美元,以缓解因西方能源企业撤出后,伊朗石油业的融资需要,并正在研究一个与伊朗以商品换石油的法律问题,据参与该计划的一位俄官员透露,“这样的协议有可能实现”。(完)

BWC中文网原创作品,本文不得以任何形式摘编、转载或转化视频、音频等,违者必究。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