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绵州昌隆人。他生活在一个富商家庭,少有逸才,遍读诸书,性格豪放,喜纵横术,好击剑,为任侠,重义轻财。他喜爱山水,漫游各地,常与隐士、道教徒交往,嗜酒求仙,有出世思想,同时又怀“济苍生”、“安社稷”的政治抱负。

《静夜思》是唐代诗人李白最为脍炙人口的一首写景抒情诗。诗词全文如下: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静夜思》是诗中描写了洒落在床前洁白似霜的月光和诗人举头凝望明月时所产生的深沉的怀念故乡的情思,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依恋之情以及客居他乡的游子们共同的心理和感受。这首诗运用平直叙述的语气,朴素亲切的语言,写得情真意切,形象感人,耐人寻味,成为表现诗人思乡之情的脍炙人口的佳作并被后人称之为“妙绝千古”的作品。

这首诗通过一仰一俯、一“望”一“思”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深切的思念之情。诗句中对“举头”和“低头”的描写,形象地揭示了诗人内心活动,意境深远,形象逼真。

这首诗中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两句流传最广,举头:抬头。思:思念,怀念。抬起头凝望着皎洁的明月,低下头思念起远别的故乡。后世那些漂泊异乡的游子,在明月高照的夜晚,常喜欢吟诵这首诗,思乡情怀不觉油然而生。

这两句诗情味隽永,语言通畅,它没有精工华美的辞藻,也不作任何修饰和夸张,却表现出了诗人深切的思乡之情,成为千百年来被人们广为传诵的名句。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