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4日,

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嗣瀛,

因病去世,享年94岁。

张嗣瀛院士出生于济南章丘,

是中国自动化科学技术开拓者之一,

曾解决“红箭-73”导弹关键问题。

山东籍院士张嗣瀛因病去世!4天痛失三位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嗣瀛生前照片

光明日报 资料图

十月刚刚开始

中国接连痛失三位院士

韩其为院士病逝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发布讣告,10月1日,中国工程院院士韩其为在北京病逝,享年86岁。

山东籍院士张嗣瀛因病去世!4天痛失三位院士……

韩其为1933年11月2日出生于湖北省松滋县。1950-1961年在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中游工程局工作,1961-1965年脱产至武汉水利电力学院(治河系)和武汉大学数学系进修深造,1965年1月-1980年6月在长江科学院工作,1980年调至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工作。

韩其为长期从事泥沙运动理论、水库淤积、河床演变及工程泥沙研究,建立了泥沙运动统计理论体系,奠定了泥沙理论研究的基础,有重大创新,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他对非均匀悬移质不平衡输沙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理论研究,开拓了大量新的研究领域,建立了理论体系,推动了学科发展。

韩其为先后主持丹江口水库淤积、三峡水库变动回水区冲淤及下游河道冲刷、葛洲坝水库淤积、黄河调水调沙和下游河道冲淤演变规律、淮河干流蚌埠以下河道治理、长江与洞庭湖关系变化与控制对策、长江防洪治理等研究,破解了工程泥沙多项难题,获得了很多开创性的研究成果,为我国江河治理和解决工程泥沙问题做出了重大贡献。

韩其为经常说:“我是一个没有大学文凭的工程院院士。回想我在学习方面走过的那段艰苦路程,虽然曾经羡慕科班出身的同行优良的学习条件,但是我从来不后悔我的经历,如果可能,我还愿意再重复一次。这段经历,不仅使我发挥了自身的价值,更使我增加了后来在科研中攻克一些难题的信心。”

胡亚美院士病逝

10月3日,北京儿童医院发出讣告,中国工程院院士胡亚美于北京病逝,享年95岁。

胡亚美是我国小儿血液病学科的创始人,被称为“白血病儿童福音”。

曾经有人问胡亚美,什么时候最快乐?她笑着说:“我最快乐的时刻,就是经过一番紧急抢救,孩子睁开眼睛叫我一声奶奶的时候。”

山东籍院士张嗣瀛因病去世!4天痛失三位院士……

胡亚美出生于1924年,1947年7月毕业于北京医学院。1955年起,历任北京儿童医院内科副主任、主任、儿科教授,北京儿童医院副院长、院长、名誉院长;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上世纪70年代末,胡亚美带领北京儿童医院血液病专业组攻克严重危害小儿健康的白血病,让这种疾病的五年以上无病存活率大幅提高,达到世界水平,为全国甚至世界所瞩目。

山东籍院士张嗣瀛因病去世!4天痛失三位院士……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人们都认为白血病是不治之症。那些治疗好的孩子重返社会,遭受到种种偏见。为了消除这些偏见对孩子的影响,她在1979年创办了白血病康复儿童联谊会。

在这场特别的联谊会上,痊愈的孩子们讲述他们现在的生活,有的人甚至还上了体校;正在同白血病做斗争的在院患儿,受到鼓励,也变得坚强起来。此后,北京儿童医院几乎每一年都会举办一次白血病儿童康复联谊会,参加的人数越来越多。

山东籍院士张嗣瀛因病去世!4天痛失三位院士……

按照胡亚美院士临终遗愿,她的遗体将捐献给首都医科大学用于医学研究。

张嗣瀛院士病逝

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嗣瀛,于2019年10月4日在青岛因病去世,享年94岁。

山东籍院士张嗣瀛因病去世!4天痛失三位院士……

张嗣瀛同志,男,汉族,1925年6月5日出生于山东济南章丘。1948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机械系。1950年11月11日加入中国共产党。1948年8月投身于教育事业,在浙江省金华英士大学机械系担任助教工作,1949年调入东北工学院(现东北大学)机械系任教,先后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理论力学教研室主任、工程力学系系主任、自动化研究所所长。1957年9月至1959年7月在莫斯科大学数学力学系进修自动控制理论。1997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999年12月到青岛大学工作,任青岛大学复杂性科学研究所所长。

山东籍院士张嗣瀛因病去世!4天痛失三位院士……

他致力于现代控制理论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系统性理论成果,解决过军事武器研制中重大工程控制问题。发表论文300余篇,出版专著3部。在国内最先倡导稳定性、微分对策、最优控制、复杂系统等理论和应用的研究方向,并均有新发现和新结果,对推动我国控制理论的研究进展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对于微分对策理论,提出了定性极大值原理,建立了一整套关于定量与定性微分对策两类基本问题的新理论和新方法,形成了新体系,并给出一系列应用。获1987年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独立)。主从对策理论是其扩展研究,取得系统结果,获1992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一)。90年代提出并开辟全新研究方向,即复杂系统对称和相似性结构与控制规律的研究。对非线性系统及组合大系统已获得系统性的结果,获1995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一)。参加“红箭-73”反坦克导弹的研制,解决了因控制指令交叉耦合而不能中靶的关键问题,在国家靶场三千米远活动坦克正式打靶中十发九中,导弹已正式装备部队。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做出重大贡献的先进工作者”奖、1993年冶金部“在冶金军工创业和发展中做出突出贡献”奖。1990年获国家教委、国家科委“全国高校先进科技工作者”奖,1998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山东籍院士张嗣瀛因病去世!4天痛失三位院士……

据介绍,张嗣瀛是青岛大学系统科学学科的带头人及奠基者,成功申请获批系统理论硕士点、系统科学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系统科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凝练学科方向并建立一支很强科研实力的学科团队。他十分关注对年轻人的培养,2013年,他获得了青岛市科学技术最高奖50万元,将全部奖金捐给学校,设立研究生“张嗣瀛奖学金”。

山东籍院士张嗣瀛因病去世!4天痛失三位院士……

1986年,张嗣瀛创办了《控制与决策》学报并任主编,为国内控制科学的发展开辟了一个新园地;1989年,他又创办“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如今,此学报是国内四个自动控制方面的学报之一。年会是国内两个全国性年会之一,而且已成为国际电子电气工程学会一个子系统,每年都会吸引国内外一千余人参加。2004年,他创办了《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学报并担任主编,为国内复杂系统的发展提供了一个交流平台。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学科评审组成员,中国大百科全书《自动控制及系统工程卷》编委及控制理论分支主编,中国自动化学会常务理事,以及《信息与控制》副主编,《自动化学报》等4个学报的编委。

今年,我们已痛失27位院士。

其中,有15位是中国科学院院士。

他们分别是:

1月16日,“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得主、著名核物理学家于敏,享年93岁

1月19日,著名物理化学家梁敬魁,享年88岁

1月29日,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金国章,享年92岁

2月22日,凝聚态物理学家王业宁,享年93岁

3月7日,全国名中医沈自尹,享年91岁

6月3日,著名物理学家汤定元,享年99岁

6月17日,陆军军医大学教授孔祥复,享年77岁

7月28日,原总装备部科技委正军职常任委员李济生,享年77岁

8月1日,著名化学家查全性,享年94岁

8月6日,著名化学家卓仁禧,享年88岁

8月12日,华南农业大学原校长卢永根,享年89岁

8月26日,湿法冶金学家陈家镛,享年97岁

8月27日,著名物理学家章综,享年90岁

8月31日,著名工程热物理学家王补宣,享年97岁

10月4日,自动控制专家张嗣瀛,享年94岁

有12位中国工程院院士逝世,

他们分别是:

1月1日,四川大学教授涂铭旌,享年91岁

1月8日,著名心血管外科专家高长青,享年59岁

2月3日,上海交通大学教授阮雪榆,享年86岁

2月22日,著名土木工程材料专家孙伟,享年84岁

5月11日,中国工程设计大师容柏生,享年89岁

5月28日,著名材料科学家李恒德,享年98岁

6月14日,北京交通大学原校长宁滨,享年60岁

6月29日,东南大学教授孙忠良,享年83岁

9月5日,化学纤维工程技术管理专家季国标,享年87岁

9月10日,著名工程地震学家李玶,享年96岁

10月1日,著名河流泥沙科学专家韩其为,享年86岁

10月3日,我国小儿血液病学科创始人胡亚美,享年96岁

无数网友刷屏致敬,

话题#今年我们已痛失26位院士#

一度冲上微博热搜:

山东籍院士张嗣瀛因病去世!4天痛失三位院士……山东籍院士张嗣瀛因病去世!4天痛失三位院士……山东籍院士张嗣瀛因病去世!4天痛失三位院士……山东籍院士张嗣瀛因病去世!4天痛失三位院士……山东籍院士张嗣瀛因病去世!4天痛失三位院士……山东籍院士张嗣瀛因病去世!4天痛失三位院士……山东籍院士张嗣瀛因病去世!4天痛失三位院士……

国之栋梁,一路走好!

铭记,致敬!

山东籍院士张嗣瀛因病去世!4天痛失三位院士……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