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三角形的木刻楞房,方形的烟囱和布满电线的街巷告诉我,这是一个典型的北方林区聚居地,一个曾经以伐木为生的原始森林乡镇。一座挨着一座的木刻楞房子在告诉我们,这里曾经热闹与繁忙,这里曾经生活着大批的迁徙而来的伐木人。

摄影/山丹

大兴安岭地区的秋天来得早,红叶,黄叶已经遍布屋前河边,远处的林场秋风染过,彩将这个鲜为人知的小镇包围。三角形的木刻楞房,方形的烟囱和布满电线的街巷告诉我,这是一个典型的北方林区聚居地,一个曾经以伐木为生的原始森林乡镇。

举起随身的相机,天蓝,水静,叶儿黄,曲折的巷道长出了荒草,偶尔有老旧的自行车骑过,没有铃声。

独特造型和防寒特性的木刻楞房将我吸引到小镇中,越走越远,以至于后来全车人都在等我返回。

呼伦贝尔地区的冬天特别来长,得耳布尔年平均气温-5.5℃,无霜期最长有112天。这样姹紫嫣红的秋光很快就将被漫天飞雪覆盖。

居民们已经开始储存大白菜,辣椒,干果,粮食。

老李将废旧的木材料切割收拾,作为度过严冬的取暖燃料。得耳布尔冬天的温度经常会降到零下50多度。

他家的木刻楞房内有一个联通火炕和墙壁的锅炉,从这个进口烧火,热气顺着管道走遍全屋,既可以烧水烧饭,又可以温暖炕头。

在屋内通常打一个地下井,冬天不会结冰,用手动泵将水抽上来,冬季就有水用了。

几十年不曾改变的生活状态,像这篱笆栅栏的影子一样一样的悠长。

一座挨着一座的木刻楞房子在告诉我们,这里曾经热闹与繁忙,这里曾经生活着大批的迁徙而来的伐木人。

这么粗的木材都已经很少见了。

伐木的锯子已锈迹斑斑。

张师傅在这间前后联通的老木刻楞房住了几十年。

来源:内蒙古旅发委、弘川书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