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一夜,一百零三名百义军战士在郑渶的率领下,每人用酒缸装满十坛猛火油,高猛火油里放了硝石压仓,于打更时分便泅渡到浯屿,此时倭寇正在庆祝白天取得的胜利,并且为了瓜分战利品而争夺得面红耳赤,熟不知厦门守军已经倾巢出动,准备以牙还牙,报复倭寇惨无人道的突袭。这倭寇可以在正月初三这天用了不到两个时辰便攻下了同安外城主要是因为倭寇在年秋占领了浯屿,如此则倭寇打开了厦门的门户,可随时进攻厦门城,而最大的失误便是这守城的主将墨守陈规,没有根据这今年这特殊的情况作出调整,而使军备疏忽为倭寇所乘。

<div><p>题记:在高浦古城曾建有一座百义祠,这是一个衣冠冢,为了纪念在公元1559~1562年反击倭寇的战争中牺牲的数百多位子弟兵而建立的一座祠堂;百义祠实际上前后战死人员是224名,第一批阵亡人员是103人,既公元1559年火烧浯屿的战死的敢死军。第二批人是121人,这是从公元1560年到1562年期间,由于倭寇为了报高浦百义军火烧浯屿之仇,对高浦城进行了三年的围困与进攻,最终高浦军民众志成城击败了倭寇的复仇反扑,在此期间高浦守军总共又阵亡了121人。(见下章)</p><p>闽南有句话说:“初一早、初二早,初三困嘎饱。”意思为,正月初一、初二要早起,去走亲串门,初三则是在家好好呆着,祭奠祖先,闭门谢客。</p><p>明嘉靖三十七年秋,公元1558年,倭寇乘海潮而来,占领厦门外岛浯屿,从此厦门城门户洞开,俯撖厦门全城。明军与倭寇对峙三个多月,相安无战事。明嘉靖三十七年腊月二九(除夕),按着往常案例,百夫长以上军官可告假十天回家。守备军士则见无军长在营,尽皆庆贺过新年酗酒到天亮,狂欢持续了两天两夜,大部分士兵喝得是醉烂如泥。这一切皆为倭寇营中细作探听得清楚,是日凌晨四更(正月初三),八百多名倭寇趁守城军士防御松懈,趁机进攻同安县城。此时明军百夫长以上军官尚在家欢度过年,军营中的将士大部最烂如泥,无成建制军兵可出城御敌,同安千总只能命令守城将士只能将城门紧闭,眼睁睁的看着倭寇在城外民居中肆意烧杀抢掠而无能为力。次日清晨,倭寇退去,城外民居,十居九损,民众皆被掠杀一空,血水染红了整片的海滩。无边无尽的尸体叠在了一起。</p><p>更为雪上加霜的是,时任同安县城的总兵见自己治军不严导致战局溃败,恐朝廷见责,当天便收拾细软出逃,酗酒的士兵亦恐军法难容,朝廷降罪,亦是当天便畏罪潜逃者无数。此时的同安城实则已经变成一座空城了,假若倭寇今夜再来进攻则不仅无人可以出城迎战,同安城亦可能失陷。此时,同安城中或为亲人之死悲伤,或为倭寇即将入侵而惊恐,全城混乱不堪。当时的城防副守备是郑渶,他觉得这空城不可守,倭寇一战得手,气势正盛,不日将叩关攻城,而城中民心涣散,交战起来,这同安城撑不到援军到来。这倭寇可以在正月初三这天用了不到两个时辰便攻下了同安外城主要是因为倭寇在年秋占领了浯屿,如此则倭寇打开了厦门的门户,可随时进攻厦门城,而最大的失误便是这守城的主将墨守陈规,没有根据这今年这特殊的情况作出调整,而使军备疏忽为倭寇所乘。他认为这倭寇一旦发觉同安城守备空虚一定还会趁虚再来,要想守住同安城等待援军到来,便必须让倭寇退出这个在浯屿的据点。他的这个看法得到了所有人的认同,但是如何改变这种局面却是皆为相觑,这孤城无兵,固守尚且困难,如何能拔除这个倭寇重兵防守的基地是为困难重重。</p><p>郑渶想到了自己的族兵百义军,他立马回到了高浦老家,召集所有家族长老说:倭寇今日得胜归,必然大庆祝而无备;而明日一早,其便可得知我军总兵畏罪潜逃、军心涣散,后日必然卷土重来,夺占我城池。这一生一死之间就看怎么选择了。如果能够今日便主动出击,打他个有军无备,抱着必死之心与其同归于尽,必能将其重创,使其无力攻城。如果等他们卷土重来,则城破之日依旧是玉石俱焚。他的一番说辞让百义军的所有人均毛骨悚然,正如郑渶所说的,这倭寇攻破同安城,那么自己的妻儿家小亦将惨遭毒手。他们纷纷表示愿意随郑渶突袭浯屿,用自己的命来换取自己妻儿老小以及厦门全城百姓的性命。</p><p>这注定是一场惨烈的战斗。这一夜,一百零三名百义军战士在郑渶的率领下,每人用酒缸装满十坛猛火油,高猛火油里放了硝石压仓,于打更时分便泅渡到浯屿,此时倭寇正在庆祝白天取得的胜利,并且为了瓜分战利品而争夺得面红耳赤,熟不知厦门守军已经倾巢出动,准备以牙还牙,报复倭寇惨无人道的突袭。郑渶郑派遣得十余人将毒药往得岛上泉眼处下药,以为光荣退路。每人将两坛共四十斤重的猛火油尽往浯屿西北处浇注。一排连过去,将得浯屿西面所有的林子全部浇注。这倭寇将基地选在这边便是因为这浯屿西面有这么一片林子,明军炮火没有视距,够不着。郑渶见得岛西面的丛林皆为猛火油所灌,便吩咐点火,这厦门的正月是为一年中最为寒冷干燥的时节,又有猛火油助力,瞬间便是冲天火起,又有腊月西北风助力,火势瞬间得到了蔓延,倭寇们不知道这是怎么个回事,还以为是个不长眼的同伴在燃放篝火不小心起了火灾,纷纷的拿起水桶等器械,准备的前往灭火。而此时适才前往泉眼下毒的十余人突然出现在倭寇营中,这倭寇营中俱是倭寇用来庆祝的美酒,他们这十余人便将其全数打破,浇注在帐篷粮食袋上,亦是付之一炬。倭寇直到这时才发现中了调虎离山之计了,纷纷的叫喊着杀回了营寨。这倭寇常年征战,战力亦非子弟兵可比,立时便将这十数个放火之人包围了起来,倭寇一发狠,便欲将这十余人砍成肉沫,却发现这十多人拿火折子往自己身上一点,然后便扑向了持刀砍来的倭寇,双手往上一举,亮出了自锁在自己双腕的铁链,往得倭寇身上便套住,狠命的抱住,不管倭寇如何刀削斧劈,至死都不曾松手。原来这伙人一来就没有打算活着回去,他们在放火烧了倭寇营帐粮草的时候把酒也往自己身上涂满了猛火油,这火折子一点,浑身便着火了,往得倭寇一报,一命搏一命,自己就算被砍死了也要把倭寇一起烧死。这十多人几乎每人皆与一名倭寇同归于尽,直看得围观的倭寇们心惊肉跳,这哪是战士,简直就是魔鬼。就在他们发愣之间,背后又扑上来了一群身上涂得黝黑的怪兽,全部是人手一把长刀腰插短刀,逢见着倭寇便用长刀砍,倭寇们被打了个措手不及,一下子便死伤了几十个,待得倭寇们拔出长刀迎击时,这群人便立马舍弃了长刀,改用短刀近身突刺,倭寇们一下子便又死伤无数。待得倭寇们集结成队准备冲杀的时候,这时候他们看见了一件令他们恐惧到极点的事,他们看到了同样的铁链,同样的自拷双手,同样的举着火折子冲锋的一群黝黑的怪兽,人数占尽绝对优势的他们恐惧了,这种恐惧瞬间变成了溃逃,纷纷的调头逃命,有逃命得慢的便被后头赶上来的人给一把铁链锁喉勒死,倭寇们赶紧的逃上了船,也不管身后的同伴便砍断了锚索,拉起风帆便跑,没能逃上船的只能为身后的怪物给锁喉勒住,扭打在一起,或战死,或为其点燃火折子一起烧死。上船逃走的也不尽皆能逃得性命,为得涂满猛火油的战士追上了船,在船上点燃了火折子,然后便往船身上滚,把猛火油蹭在木船上,把风帆,木船皆给点着了,一瞬间,恐惧弥漫全船,大部分的倭寇跳船逃生。</p><p>据传,大火燃烧了整整三天三夜,除了把浯屿夷为平地外,火光映红了整片海,于是便有了后来的火烧屿。当时整座厦门城皆站满了极目眺望的厦门人,那是他们的兄弟、朋友、子侄、战士、英雄在战斗。最终,登岛突袭的一百零三名战士无一生还,倭寇所乘满员战船十六艘,三艘为烈火所焚毁,三艘无人驾驶,仅不足四百余人乘十艘战船逃离。倭寇死四百余人,大部分为那一百零三名战士所杀伤或来不及逃离岛屿为烈火所焚杀,亦有少数跳船逃生者被溺死在海中。浯屿被攻破,103名突击浯屿的陷阵营将士全员战死,他们的后人为了纪念他们,把他们的英勇献身行为,特建百义祠以为纪念。</p><p>注释一:厦门人初三是不出门的,只为纪念在嘉靖三十八年正月初三这天所发生的惨案,据传这日为倭寇所杀的平民百姓有上千人之多,被掠者亦有不少。时厦门人口不过万余,几乎可认定家家户户皆有人为倭寇所杀,因此,厦门人把这一天定为公忌日。同时也为了纪念这一百多名为国捐躯的战士!</p><p>火烧浯屿:这是历代军事战役的现场还原。在冷兵器时代,火攻可以说在战场上起了很大的作用。厦门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植被茂盛。倭寇借助植被隐匿山林中,伺机攻击,此次惨烈的战斗,故事主人公郑以火攻,本意为将倭寇基地烧为焦土,使其无林木可隐匿,无林不成险,倭寇果然自退。据传,厦门火烧屿便是因为映了那三天三夜的大火后方才变得如火烤了一般。此次战役发生在著名的“戚家军”成立之前,据说对戚继光的军事指挥有着巨大的影响,戚继光亦感叹这郑渶一代将才战死沙场。据说,戚继光总结了郑渶的指挥风格,其后用在指挥戚家军上。</p><p>总共有六点:</p><p>其一,曰子弟兵,子弟兵来源于民,必不舍弃民。这一百零三名勇士之所以能视死如归很大一部分便是因为他们是人民的子弟兵,他们的身后站着的是他们的父母、兄弟、乡亲,他们不能撤,撤退便意味着父母、兄弟、乡亲惨遭敌人掠杀,真正的勇士不是悍不惧死,而是明知必死而亦勇往直前。这点便是在后来袁崇焕建立关宁铁骑时所提出的“辽人守辽土”亦是受此启发。</p><p>其二,曰正规化,实际上出现这次战斗的原因便是明军的战力低下,而战力低下的原因无非是兵员太杂,没有经过正规化训练、正规化管理,都是临时拼凑的服兵役的民兵,则军官在指挥上也是太过随意。这点在后来戚家军上得到了最大的体现,这是从民兵到职业军人的转变。</p><p>其三,曰纪律,这次决死大反击的诱发导火索便是明军纪律涣散,酗酒以至于无力抗敌,总兵畏罪潜逃,兵士鸟散。这点在戚家军上面便得到了体现。</p><p>其四,不能让敌人把剑指着脖子,老虎总有打盹的时候,如果有那么一把剑指着自己,那么便是对自己的不负责。自此以后,戚家军但凡作战绝不给敌人在自己眼前钉钉子的机会。</p><p>其五,打败了敌人便不需要守城。此次战斗中,郑渶因空城不可守而主动出击,重创了倭寇。从此以后,戚家军亦皆是主动出击,把敌人阻击在郊野上各个击破。</p><p>其六,活下来。戚继光为郑渶所可惜,假如郑渶没有战死,则其必然为将才。一只军队战斗力强悍离不开大将的指挥。只有为其配备精良的武器,那么士兵们才会在与敌军对战中活下来,而活下来的他们便有着十分充足的作战经验,这些经验将会帮助他们战胜更多的敌人。假如让自己的士兵不能再与敌军作战中占优势,那么自己的士兵的伤亡就会多,伤亡多则士兵成长为军官的几率就小。军中无大将,军之大忌。</p><div class="pgc-img"><img src="http://p1.pstatp.com/large/pgc-image/9983b7fbd97043dfbc89ac7985c0b4c1" img_width="640" img_height="480" alt="百义军决死反击 破倭寇火烧浯屿" inline="0"><p class="pgc-img-caption"></p></div></div>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