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545年,是东周弭兵之会后的第一年。

9月,按弭兵协议要求,郑国派出大夫子大叔前往楚国朝见。可子大叔刚到汉水之滨,楚康王就派人拦住了他,说:“宋国的弭兵之会,贵国国君是亲自参加的;可现在却派您来楚国,敝国国君请您先回去,我们派使者到晋国问清楚后再告诉您。”楚康王以为,既然弭兵之会时,楚、晋以外的其他诸侯国都是国君参会,那么各诸侯国到楚、晋朝见的人也应该是国君,而不是各国大夫!

神相四次准确预言东周大事,子产却质疑他不知天道,坚拒宝物祭天

听了这番话,子大叔有些无奈地说:“宋国盟会时,贵国国君称将让小国社稷安稳、民众安定。这是贵国国君的法令,也是小国的期望。因此,即便敝国收成不好,敝国国君也要让我来进献贡礼。如今突然有命说:‘你有什么资格?一定要你们国君前来,以达成楚君的心愿。’小国仰仗大国,怎么敢不听命?只不过这些要求并非盟书所载,有损贵国国君美德。不然,敝国国君哪敢不亲自前来呢?”

子大叔在楚国吃了闭门羹,心里的气也是不小。回到郑国后,他就对卿士子展说道:“楚子恐怕要死了吧?不修德政,却贪图诸侯服从于楚,能长久吗?”

此时,旁边另一位郑国大夫禆灶听了这话,突然作出了一个预言:“今年周王和楚子都将死了。今年岁星不在其应有的位置,却先到了明年的位置,要危害鸟尾,成周、楚国将受其灾。”

神相四次准确预言东周大事,子产却质疑他不知天道,坚拒宝物祭天

岁星即木星,公转周期大致为十二年,古人根据木星每年停留的位置将天空划成了十二区域,称为十二星次:星纪、玄枵(音消)、娵訾(音居滋)、降娄、大梁、实沈、鹑首、鹑火、鹑尾、寿星、大火、析木。这一年,岁星本应该在星纪之位,却到了玄枵,这就是失位。星纪之位在北方,岁星在北方失位,祸事则应在南方。按二十八宿,南方为朱雀。朱雀共有七宿:三宿在鹑火之位,二宿在鹑尾之位,刚好是后面的五宿,即“鸟尾”。鹑火、鹑尾两个位置,分别是在成周和楚国上方,因此禆灶以为周王和楚子必将有难。

果然,在这年12月,周灵王和楚康王都先后去世了。


公元前533年4月,在被楚人灭国半年多后,陈国旧地突然发生了火灾。这时,郑国大夫裨灶又预言道:“五年,陈国将被复封;封五十二年后才会亡国。”十一前,子产就曾预测陈国将亡,现在听禆灶说陈国还能复国,也比较惊奇,便问为什么。

神相四次准确预言东周大事,子产却质疑他不知天道,坚拒宝物祭天

禆灶答道:“陈国,是属水。火,是与水相辅相成的;而楚国祖上正是主治火。今年火星(即心宿二)出现,陈地又发生火灾,这就是上天要赶走楚国而再建陈国的征兆。阴阳相配至五始成,所以说是五年。岁星(木星)五次到达鹑火之位后,陈国才会灭亡。楚国灭陈,是上天所决定,所以才说是五十二年。”

陈国是颛顼之后,颛顼按五行学说,属水德。楚人祖上是祝融,祝融担任火正之官,所以楚人应属火德了。因此,楚国是陈国克星,这是上天注定。所谓“阴阳相配至五始成”,这是阴阳五行学说的观点:天以一生水,地以二生火,天以三生木,地以四生金,天以五生土;五行都以五相配而成,然后阴阳易位。

因此,陈国被灭五年能复国。但陈复国后,岁星第五次到达鹑火之位时,陈国必将再次灭亡。

楚人灭楚陈之年(公元前534年),岁星在星纪之位;五年后到达大梁之位,此时陈复国;其后再过四年,才第一次到达鹑火之位。因此,岁星五次到达鹑火之位共需四十八年,再加上第一次到此位前四年,正好五十二年。

神相四次准确预言东周大事,子产却质疑他不知天道,坚拒宝物祭天

现代人看禆灶这段预言,往往会对这种推理过程摸不着头脑,感觉毫无逻辑性可言。然而,历史发展的轨迹却是与这一预言严丝合缝:公元前534年陈国被灭,公元前529年陈国复国;五十二年后,即公元前478年,陈国再次被楚国所灭!

郑国出现了如此神奇的预言家,难道不是一件幸事?


公元前532年1月,天空中突然又出现了异常:婺女宿附近突然冒出一颗新星。婺女,也就是二十八星宿中的女宿。此处突然冒出一颗新星,对现代人来说,要么是恒星大爆炸,要么是亮度突然发生变化的变星。

可在春秋时代,这颗突然现身的新星就是“妖星”,是上天给出了警示——人间将有大事发生了!

神相四次准确预言东周大事,子产却质疑他不知天道,坚拒宝物祭天

这时,禆灶又在子产面前发出了预言:“七月戊子日(即7月3日),晋国国君将死。今年岁星位在玄枵,姜氏、任氏保守着这里的土地。婺女宿是玄枵之位的首宿,现在却出现了妖星,预示灾祸将落到邑姜那里。邑姜,是晋侯的先妣。上天以七来记数,戊子那天逢公升天,也有妖星出现,我所以才如此占卜。”

在玄枵位,共有二十八宿中的三宿:女宿、虚宿、危宿。玄枵之位的土地,是由齐国(姜氏)与薛国(任氏)守卫。女宿为三宿之首,婺女在古代又代表出嫁女子,因此禆灶以此判断是邑姜之后要出事。而邑姜,正是齐太公之女,唐叔虞之母,是晋国国君的先妣。只不过,从齐国出嫁的女子数不胜数,为何偏偏是邑姜?这点禆灶却没说明。

二十八宿分布四方,每方七宿,现在恰逢七月。至于逢公,是商朝时齐地的诸侯,后来为周人所灭。逢公去世那天,天上恰好也有“妖星”出现,而他去世的日子就是戊子日。因此禆灶断定,今年7月3日,晋平公将去世。

神相四次准确预言东周大事,子产却质疑他不知天道,坚拒宝物祭天

晋平公身体不好,这是众所周知。据子产及秦国名医诊断,这是因为他平日里多近女色,又缺乏运动而造成。因此,虽然晋平公才到中年,可各诸侯国都知他将寿命不长了。但敢如此精确地预言霸主的确切死期,禆灶还是头一位。

果然,到了7月3日,晋平公真的去世了!


公元前525年冬,在心宿二附近出现了彗星,彗星长长的尾巴一直拖到了银河之中。这时禆灶再次作出了预言:“宋、卫、陈、郑四国将同日发生火灾,但如果我们用瓘斝(音灌假)、玉瓒来祭天,就一定可防止火灾!”心宿二,在古代又称大火,有时就简称火星。在这附近出现了彗星,自然意味将有火灾发生。

神相四次准确预言东周大事,子产却质疑他不知天道,坚拒宝物祭天

禆灶利用这套观天象之术,已经成功地预测了三次东周的重大事件。三次依据天象成功预测成功,足以证明禆灶的过人之才,堪称“神相”!但这次,他并没有详细解释为什么这四国会发生火灾。这是因为鲁国两位大夫已先于他做出了解释,使得这条预言早就在东周家喻户晓了。

与之前几次预言不同的是,由于这次牵连到郑国,禆灶还给出了避灾之法:用瓘斝和玉瓒来祭天。瓘斝,就是盛酒之器;玉瓒,就是玉制勺,用来灌酒。只要用这两样宝物来祭天,郑国的这场火灾就可避免。

子产是郑国之相,又是天下闻名的贤人。现在郑国神相已告知了避灾之法,子产怎能不参照执行?大家都这么想,可偏偏子产这次却像是吃错了药一般,就是不给禆灶这两样宝物来祭天。

公元前524年5月心宿二开始在黄昏出现;5月7日,开始刮风。

这时,最先做出火灾预言的鲁国大夫梓慎警告各国:“这叫融风,是火灾的开始。七天过后,火灾恐怕就得发生了!”按干支纪日法,七天之后正好是壬午日,壬午又恰好是水火合之日,所以梓慎说那天会发生火灾。

神相四次准确预言东周大事,子产却质疑他不知天道,坚拒宝物祭天

5月9日,刮起了大风;5月14日,开始刮狂风。就在这天,宋、卫、陈、郑都发生了大火灾;在狂风的助阵之下,大火越少越猛,给各国都造成了重大损失!

神相们的预测,果然是例不虚发!


不过,禆灶这时又说出了一番令郑人胆寒的话:“如果不听我的话,郑国还会发生大火灾!”郑人听了,都惊慌失措,赶紧向子产请求用瓘斝和玉瓒祭天。但子产却像是鬼迷了心窍,怎么都不肯答应。游氏的子大叔对子产如此顽固不化实在看不过去,也站出来劝子产:“宝物,本身是用来保护民众的。如果再发生火灾,国家几乎就要灭亡了。既然舍弃宝物可以免于亡国,您又何必爱惜这对宝物呢?”

神相四次准确预言东周大事,子产却质疑他不知天道,坚拒宝物祭天

子产却冷静地答道:“上天的规律距离我们太远,人世间的规律距离我们却近。人无法上天,怎么能知道上天?禆灶哪能知道上天的规律?这个人说了太多预言的话,偶尔说中那么几次不是太正常了吗?”因此,他坚决不肯将瓘斝和玉瓒给禆灶。但是,郑国从此确实也没再发生新的火灾。

子产敢这么决绝地不听从禆灶的话,绝非是子产不信鬼神。就在火灾发生之时,子产已经将郑国民众都紧急动员起来了。

子产先派人去安顿来往于郑国的各国客人:未进城门的客人派司寇送走,已到郑国的客人则嘱咐他们不要走出客馆。随后,子产又下令,大夫子宽、子上巡查各处祭祀场所,直至郑国祖庙;大夫公孙登迁徙占卜用的大龟,祝史搬迁安放神主的石匣到周厉王庙,以便统一救护。在国君所住的宫内,子产让府人、库人随时待命,准备扑灭火灾。在宫外,子产派出司马、司城到各处火场巡查,一方面组织救火,另一方面防止盗抢。各乡中的正卒全部征召上城戒备,以防外敌入侵。到了第二天,还命野司寇约束所征召之人,以防内部动乱。最后,子产还命郊人协助祝史清除土地以祭祀,祭祀水神与火神,祈祷消灾。

神相四次准确预言东周大事,子产却质疑他不知天道,坚拒宝物祭天

子产敢于拒绝禆灶最大的底气,是他已全力做好了火灾的防范工作,不用再担心火灾的复发了。


子产是典型的周人,对于鬼神,他一直是持“尊礼尚施,事鬼神而远之”的态度。子产还不敢否定鬼神的存在,但他却对于鬼神左右人间事务产生了一定的怀疑。这从他两次诊断晋平公的病源之时就可看出:晋平公第一次生病,晋人占卜说是山川之神作祟,可子产却分析是因为晋平公近女色;晋平公第二次生病,梦到了黄熊,以为是鬼厉,可子产认为是晋人未祭祀夏禹之父鲧。

神相四次准确预言东周大事,子产却质疑他不知天道,坚拒宝物祭天

对于鬼神子产都不是太信服,对于那些声称能预测未来之人他也就显得更加警惕了。特别是禆灶引以为傲的那套预测理论,在子产看来更是漏洞重重。

在《左传》中,记载下了禆灶从公元前545年到公元前525年的四次成功预测。但问题是,禆灶在这二十年间难道仅有这四次预测吗?即便是禆灶每年仅作出一次预测,可他预测准的如果只有这四次,那他预测的准确度又有多高?

任何一种预言与预测,都是在大多数人看不清局势如何发展时出现,否则就无法引起大众关注。然而,预言与预测出现后,普罗大众大多并不关注预言所依据的原理是否正确,而只关注预言的结果是否与事实相符。因此,往往有那么一两次预言得到了验证,人们就会对预言者顶礼膜拜。可实际上,绝多数人的预言都是玩弄概率的一种游戏——因为很多作出预言的人,根本就不知道他预言所依据的理论是否正确。

神相四次准确预言东周大事,子产却质疑他不知天道,坚拒宝物祭天

正因为看穿了这点,有现代人就设计出了一种基于概率论的骗局。从电话本中随机抽取一万人,然后向其中五千人发送看牛股市的信件,另一半则发送看熊的信件。一个月过后,对接到正确预测信件的五千人,继续发送两种截然相反的预测。到下个月,能接到正确预测信件的人就只剩下1250人;对这些人重复之前的操作,直到只剩下数百人。即便这剩下的数百人中只有一半相信了发信人的神准预测,把自己的资金交给发信人去打理,那这种骗局也足以赢得丰厚回报了。

禆灶的预言,与这种预测股市的骗局,其实差不了多少。


正是看穿了这点,子产才会对“神相”禆灶的预言不以为然。二十年来禆灶预言了无数次,只预测对了四次,跟摇骰子有多大区别?“天道远,人道弥”,人在地上,怎么可能深入地了解上天的规律?正是因为子产始终保持着清醒头脑,才会质疑禆灶“知天道”的能力,拒绝相信他的话,去拿郑国宝物祭天。

神相四次准确预言东周大事,子产却质疑他不知天道,坚拒宝物祭天

子产的所作所为,从另一方面展示了周人“事鬼神而远之”的传统文化:祭祀鬼神,祭品的丰厚与否还在其次,最关键还是在于祭祀者的德行;德行足够,就是拿颗生菜去祭祀都可以,哪里还用得着那么贵重的宝物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