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在故宫拍摄《末代皇帝》期间的贝托鲁奇。

11月28日报道 海外媒体称,意大利著名导演、编剧和制片人贝尔纳多·贝托鲁奇日前因身患癌症不治在罗马去世,享年77岁。这位电影大师在他漫长的职业生涯中拍摄过很多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如曾斩获9项奥斯卡奖的《末代皇帝》,奖项包括分量最重的最佳影片奖和最佳导演奖。他担当编剧的《西部往事》(1968年)至今仍被视为最优秀、最经典的意大利西部片之一。

据西班牙《先锋报》网站11月26日报道,由于腰椎间盘突出手术造成的后遗症,贝托鲁奇生前多年都需要依靠轮椅活动,他在整个职业生涯中获得过诸多专业奖项的认可,包括2007年威尼斯电影节上的终身成就“金狮奖”、2011年戛纳电影节的终身成就奖、1997年洛迦诺国际电影节荣誉“金豹奖”等,并多次获颁意大利国内文化和艺术领域的勋章。

贝托鲁奇自幼就在一个充满艺术气息的环境中耳濡目染。他的父亲是一位诗人、教授,也是意大利著名电影导演帕索里尼的好友。在罗马大学文学专业学习期间,贝托鲁奇很快成为一名诗人,并小有名气,但由于在诗歌上的造诣始终无法超越父亲,他最终决定放弃这条道路,并开始尝试通过制作短片涉足电影领域。1962年,21岁的贝托鲁奇执导了个人的第一部电影《死神》,从而开启了导演生涯。1964年,他执导了以意大利城市帕尔马为背景的剧情片《革命前夕》,这是他真正了解如何剖析人物复杂内心的作品。

报道称,在职业生涯初期与帕索里尼的合作对贝托鲁奇此后的作品起到了决定性影响,黑泽明、戈达尔等著名导演的作品也使他获益匪浅。1972年,贝托鲁奇凭借《巴黎最后的探戈》获得第四十六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导演提名和第三十一届美国金球奖电影类最佳导演提名。

贝托鲁奇一生执导了约20部电影,涉及多种类型。一部最伟大的作品无疑是1977年执导的由罗伯特·德尼罗、杰拉尔·德帕迪约和多米尼克·桑达主演的历史片《1900》,描绘了上世纪意大利的政治和社会面貌。

报道称,贝托鲁奇的悼念仪式于11月27日在罗马市政厅举行,影迷们在那里与他进行最后的告别。

另据台湾“中央社”11月26日报道称,意大利名导演贝托鲁奇生前经常与美国和国际一线明星合作,他一向为自己的拍片风格辩护,对抗他所谓“来自美国电影业的压力”。

他1987年执导的影片《末代皇帝》赢得美国导演工会奖项,他领奖时说:“我或许是个理想主义者,但我仍认为电影院像教堂,我们一起进去做梦。”《末代皇帝》给贝托鲁奇带来巨大成功,它也是第一部获准进北京故宫拍摄的西方电影。该片风格华美鲜艳,成为贝托鲁奇的一种风格特色。片中既有宏伟景观,又有人与人之间的亲密时刻,以及传记电影惯用的回溯结构。

此外据西班牙《先锋报》网站11月26日报道,贝托鲁奇55年的职业生涯中的多数作品都是在看似无关紧要的场景中推进的,他将更多注意力集中在角色上,进行极致剖析,以推动情节发展。让我们回顾一些他最为人熟知的电影作品中的经典场景:

贝托鲁奇执导的电影《巴黎最后的探戈》剧照。

《巴黎最后的探戈》:马龙·白兰度和玛丽娅·施奈德在镜头前毫无掩饰的露骨情欲戏,这一场景也使得该片备受争议。

《1900》:这部长达300分钟的影片里有不少冲击力非常强的镜头,其中包括主要角色向法西斯主义者扔粪的场景。

《末代皇帝》:是电影史上最好的视觉叙事电影之一,东方色彩极为浓厚饱满。

【延伸阅读】非洲国家追讨法国“殖民债” 马克龙敦促归还掠夺的艺术品

6月18日,法国巴黎布隆利本土艺术博物馆展出贝宁王国时期的艺术品。(新华社/法新社)

11月26日报道 外媒称,法国总统府11月23日宣布,马克龙决定“毫不耽搁”地归还贝宁当局要求的26件文物,那是法军1892年在战争中掠夺来的。

据法新社11月23日报道,2017年就承诺会研究归还事宜的马克龙还建议“在2019年第一季度将所有非洲伙伴和欧洲伙伴召集到巴黎”,确定艺术品“交换政策”的框架。

报道称,西非国家贝宁推动了此事,因为此前要求法国归还从贝宁前身达荷美王国掠夺的雕像,这些雕像目前存于法国布隆利本土艺术博物馆。贝宁此前曾表示对“法国把这个过程进行到底”感到高兴。

爱丽舍宫认为,归还贝宁文物不应当是个例,也并非纯粹象征性的。

爱丽舍宫指出,国家元首“希望考虑这些作品所有可能的流通形式:归还,还有展览、交换、借出、寄存、合作等”。

法国总统马克龙(路透社)

据报道,11月23日提交给马克龙的报告建议修订法律,以便向提出要求的国家归还数千件殖民地时期掠夺来的、存放于法国各博物馆内的非洲艺术品。报告强调了好几个条件,例如相关国家预先申请、关于来源的详细资料等。还需要有机构在良好的条件下接受这些文物。

报道称,至于未来的交换政策,法国总统希望“博物馆在这一过程当中发挥主要角色”。

博物馆被邀请“鉴别非洲合作伙伴,组织文物可能的归还、流通和传播”。它们还将需要帮助尽快“盘查馆内保管的非洲艺术品”,“系统追寻其来源”。

报道称,马克龙还要求“与存有在类似情况下获得的相同性质藏品的其他欧洲国家深入合作”。

法国巴黎布隆利本土艺术博物馆展出的19世纪贝宁艺术品(新华社/法新社)

另据美联社11月23日报道,收藏在法国博物馆的非洲艺术品——雕刻精美的宝座、庄严的王室大门、具有宗教意义的木雕——终于要回到非洲。

报道称,法国总统马克龙希望翻过法国的殖民主义历史一页,他11月23日收到一份有关返还从非洲掠夺文物的报告。

从塞内加尔到埃塞俄比亚,艺术家、政府和博物馆殷切期望这份报告的出炉,该报告由马克龙本人委托法国艺术历史学家贝内迪克特·萨瓦和塞内加尔经济学家费尔维内·萨尔完成。

报告建议,如果非洲国家要求的话,法国博物馆需归还未经同意夺走的艺术品,该报告可能向欧洲其他国家的博物馆施加压力,让它们像法国博物馆一样归还艺术品。

专家估计,多达90%的非洲艺术品收藏在非洲大陆以外的地方,包括雕像、宝座和手稿。一个博物馆收藏了数千件非洲艺术品,这就是巴黎的布隆利本土艺术博物馆。这家博物馆于2006年对外开放,用于展示非欧洲的艺术品——大部分展品来自法国前殖民地。布隆利本土艺术博物馆没有立即就返还艺术品的报告发表评论。

报道称,在布隆利本土艺术博物馆馆藏的有争议艺术品中,其中几个来自于位于现在的西非国家贝宁境内的达荷美王国:19世纪的达荷美国王盖佐的金属和木头的宝座、格莱莱国王宫殿的大门以及使人印象深刻的木雕。

塞内加尔文化部长阿卜杜·拉蒂夫·库利巴利对本社记者说:“非洲人拿回本来就属于自己的艺术品合情合理。这些艺术品被拿走时可能不算非法行为,但在现在就是非法的。”

报道称,这份报告仅仅是第一步,未来还将面临许多挑战,包括怎样强制执行这份报告的建议,尤其是在博物馆不愿意执行的情况下,还有确定当初是通过何种方式获得艺术品的,应该返还给谁。

报道认为,法国的报告可能还会带来更广泛的间接影响。

德国一直以来努力返还纳粹掠夺的艺术品,2018年5月,负责返还艺术品的德国失落艺术品基金会称将开始一个新计划,调查德国殖民期间收集的文化艺术品的来源。

报道称,英国也面临归还从前殖民地掠夺的艺术品的压力。

【延伸阅读】盘点上世纪几大艺术赝品案 造假技术之高专家都被骗了……

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新华社/欧新)

11月23日报道 俄媒称,芬兰近日揭开了艺术品市场一桩持续五年的大型诈骗案。

据《俄罗斯报》网站日前报道,艺术经纪人夫妇雷约·波拉里和卡蒂·玛丽亚塔·卡尔基埃宁欺骗私人收藏家和拍卖行,让他们花费数百万欧元(1欧元约合人民币7.9元——本网注)购买马蒂斯、莫奈、康定斯基及其他俄罗斯和芬兰画家的作品。在至少30个已证明的欺诈事实中,两人被认定有罪。

在下文中,《俄罗斯报》盘点了几宗最具轰动性的世纪赝品案——伪造对象分别为“罗斯皮廖西杯”、维米尔的《耶稣和通奸的女人》、英国画家塞缪尔·帕尔默的水彩画和高更的《窗边瓶中花》。

难分真假的“罗斯皮廖西杯”

“罗斯皮廖西杯”是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1913年作为遗赠获得的珐琅绘饰金樽。因为被认为出自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大师本韦努托·切利尼之手,它一度被称为“切利尼杯”。半个多世纪来,它都被当成意大利文艺复兴的珍贵杰作向世人展示。

直至1969年,博物馆保管员在对杯子进行登记时,注意到这件作品的风格与文艺复兴时期的装饰品略有不同。她建议将其日期标注为16世纪末,金杯也因此更名为“罗斯皮廖西杯”——它在美国拥有者之前所属的罗马家族的姓氏。

但专家后来在研究档案时无意间发现,此杯乃是著名修复大师赖因霍尔德·瓦斯特斯的手笔。所以从1984年起,“罗斯皮廖西杯”被标注为瓦斯特斯19世纪末制作的赝品。但由于仿造水平很高,博物馆专家至今都很难把它与16世纪的作品区分开来。至少,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前馆长菲利普·蒙泰贝洛是这么认为的。

“戏耍纳粹”的画家

二战后,荷兰人以叛国罪公开审判画家汉·范·米格伦。他被控向纳粹出售国家文化遗产。这文化遗产指的是卖给德国空军元帅戈林的维米尔的《耶稣和通奸的女人》。米格伦坚称自己无罪,表示这幅画以及另一幅画作——博伊曼斯·范伯宁恩美术馆战前收购的《以马忤斯的耶稣与门徒》皆系他本人在鹿特丹创作。

当然,无人相信他,不光是法官,还有荷兰绘画鉴赏家亚伯拉罕·布雷德休斯。布雷德休斯于1938年证明“维米尔的早期绘画”为真迹,甚至评价《以马忤斯的耶稣与门徒》是其最重要的作品。

两人各执一词,布雷德休斯赌上名誉,米格伦则赌上性命。最后,米格伦提出直接在狱中仿制一件维米尔的作品。他在法庭上完成《少年耶稣与长老》的画面被拍成照片。结果,米格伦因“戏耍纳粹”几乎成了民族英雄。

受到追捧的赝品

上世纪70年代,伦敦《泰晤士报》报道了英国画家塞缪尔·帕尔默描绘肖勒姆风光的13幅水彩画被同时拍卖的消息。诚然,作为浪漫主义诗人威廉·布莱克的崇拜者,帕尔默的确曾经把肖勒姆画成天堂的一角,但这些绘画的数量不足以在一个半世纪后的拍卖会上被凑成一个专辑。显然,问题出在被拍卖作品的出处和真伪上。

英国画家汤姆·基廷宣布他是这13幅可疑绘画的创作者。但基廷并未表现出丝毫悔过之意,声称这么做是为抗议靠画家发财的艺术经纪人,甚至并不无得意地说,他还伪造了200多位画家的约2000幅作品。

实际上,在每幅作品中,他都向专家作出了“提示”,如在貌似17世纪的画中留下借助X光或从纸背就能看出的20世纪的痕迹。基廷死后,其假冒的204幅赝品被拍卖,受追捧程度不亚于原作。

2000年5月,佳士得和苏富比拍卖行发现,它们被委托拍卖高更的同一幅作品《窗边瓶中花》。两家机构将各自收到的画送去鉴定,结果显示,其中一幅来自东京美术馆的画为冒牌货。真品由纽约艺术经纪人阿里·萨哈伊提供。联邦调查局在着手此案后,竟找到了和萨哈伊相关的造假线索。

除受人尊敬的艺术经纪人、慈善家的身份,伊朗移民萨哈伊还以狂热的印象派和后印象派绘画收藏家著称。他的藏品包括莫奈、雷诺阿和夏加尔的名画。萨哈伊直接在其曼哈顿的陈列馆楼上开起了仿制作坊。当复制品的质量令经纪人满意时,他就把它放到真品的画框内,配上原作的证书。一段时间后,他再次把真品送去鉴定,从而得到两套证书,然后将真品和复制品都当作真品卖掉。为规避两幅一样的画同时出现在市场的风险,萨哈伊把假货卖给亚洲的经纪人,真品卖给纽约和伦敦的经纪人。但事情终于露出了马脚。

【延伸阅读】达芬奇画作卢浮宫之约要黄?意大利:这事儿得再谈谈

达芬奇的三幅画作(法兰斯24电视台)

11月23日报道 西媒称,近日,意大利和法国两国因为达芬奇画作的租赁问题起了争执。

据埃菲社11月21日报道,2019年是达芬奇逝世500周年,意大利和法国两国文化部门的关系却因达芬奇作品陷入了紧张。此前两国签署的一项协议规定,意大利将于2019年将所有作为国有财产的达芬奇画作借给法国,而罗马最近决定就该协定重新谈判。

意大利文化部副部长露西娅·博尔贡佐尼认为,意大利不会将所有达芬奇画作都送到法国,因为在达芬奇逝世500周年之际,意大利无法接受在整整5个月内一件他的作品都没有。

她还表示,意大利文化部并不是要撕毁协定,而是希望重新坐下来谈判。

报道认为,此问题起源于意大利上届民主党政府,当时罗马与巴黎签署了一项协议。协议规定,意大利将于2019年将所有作为国有财产的达芬奇画作借给卢浮宫,用于举办纪念达芬奇逝世500周年的大型展览。

达芬奇的自画像(法兰斯24电视台)

作为交换条件,巴黎同意到2020年将一系列拉斐尔的作品转借给意大利,用于举办纪念拉斐尔逝世500周年的展览,但并未具体指明准备借给意大利哪些作品。

报道称,然而,意大利五星运动党和联盟党组建的新政府上台后,一切都发生了变化。来自联盟党的博尔贡佐尼表示,意大利同意借给法国所有达芬奇作品,但巴黎却并未确定2020年向罗马转借拉斐尔的哪些作品。因此她要求法国政府就该协议的细节重新展开谈判。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