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调剂也是研究生招生和录取的一种形式,通过分析目标院校最终录取的生源情况,可以大概判断该校对学生第一学历的偏好和规律,虽然只能分析出调剂的情况,对于第一志愿就是该校的暂时无法区分(因为考生编号前5位一样),但是这也是一个很有价值和参考意义的分析角度。如果是不知名学校的学生,他就特别担心:我要考好学校肯定会面临第一学历歧视啊,好的学校他有自己的黑名单,他不要我,就算已经进了复试还是能“黑掉”我。

每年考研都有人在后台咨询:

我普通二本出身考研压力大么?

我是个专科生可以考研么?

更直接的忧虑,比如 ↓

我在考上这个好学校以后肯定会面临第一学历歧视啊,好的学校他有自己的黑名单,他不要我,就算已经了复试还是能“黑掉”我。

以上的困惑其实根源于“学历歧视”

那什么是学历歧视?

如何判断一个学校有无第一学历歧视?

如何避免第一学历歧视?

今天就跟大家仔细分析下

什么是第一学历?

对考研而言,就是现在的专科/本科学历 (注意:专科要等毕业2年以后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考研)

第一学历,即国民教育系列的普通全日制教育的学历,也就是全日制普通高校的最高学历,排除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日制自学考试、成人高考脱产班、成人高考(函授,业余)、电大、网络教育(远程教育)等形式的在职教育。

全日制普通高校是指办学水平至少要达到培养统招专科生的要求的学校,有招收全日制专科生的资格。全日制专科、全日制本科即通常说的统招专科和统招本科。一般指通过普通高考,统招专升本,全日制研究生入学考试进入就读的学校为全日制普通高校。

教育部对第一学历已明确为普通全日制学历。其实1999年中国大陆大学扩招后,并无第一学历的说法。在实际工作中一般将某学生接受普通全日制教育的最高学历作为该生的第一学历 。

关于普通高校专升本(简称“普高专升本”)的情况,国家教育部规定,普通高校全日制专升本按普通全日制本科来对待,第一学历为本科!

第一、第二学历的区分原为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

第一学历主要是指统招学历;

第二学历主要是指除了统招以外的学历。

最高学历即一个人在国民教育体系中最后也即最高层次的一段学习经历,就国际及我国学位体系设置情况来看,最高学历是博士研究生学历。

毕业证书上写着“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证书”的则为第一学历,标有“成人”或“自学考试”字样的为第二学历。

我国教育部规定第一学历与第二学历的关系是:同一层次的两个学历。

不管是第一学历还是第二学历,都是国家承认的学历,而且在教育部都有电子注册。

目前,很多在职人士通过成人高考、网络教育、自学考试等继续教育形式来进行专升本的学习,以获得本科证书,来考取公务员、升职、考研等。

因此,大家可以放心的通过成考、网络教育等继续教育形式来获取第二学历,

对于第二学历国家不仅承认,而且在很多领域都和第一学历有着相同的效力!

有本科毕业证后就可直接的报考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而国家允许专科生毕业二年后以同等学历报考研究生考试,但多数高校实际上不愿招专科生,尤其是“211”“985”等重点高校,在招生时会设置各种障碍,例如:加试专业课,发表论文等。这些障碍其难度远远超过考研本身!

学历歧视大概基于两种流行的理由:

1.基础论

“基础论”认为大专起点的研究生、博士生总归基础差。

这种逻辑非常荒谬,受过教育的人,尤其是读过理工科的人,都应该懂得统计学上的均值和方差的概念。对一个总体来说,平均值上下都分布有数值点,总归有样本高于这个均值。简单地说,对任何一个群体,都有一部分高于这个群体的平均水平,甚至高不少。

2.混学历论

“研究生都是混过来的,所以得看其初始学历”。

一般说"研究生都是混学历"这种话的人,不外乎两种人。第一种根本没上过研究生,只是凭着外部的舆论风向说话。第二种人则是真真切切的硕士研究生,不过他们在读研期间从来没有将学习放在心上,最终在求职时遭遇尴尬,便把所有的过错归咎于研究生学习,冒出来一句"研究生都是混出来的"。

如何避免第一学历歧视?

第一学历歧视是客观存在的

本科学校如果是985、211,那这个第一学历歧视就基本不存在,但是大部分学生可能是二本,三本甚至有的是独立学院。如果是不知名学校的学生,他就特别担心:我要考好学校肯定会面临第一学历歧视啊,好的学校他有自己的黑名单,他不要我,就算已经进了复试还是能“黑掉”我。

怎么来判别这个学校有没有第一学历歧视呢?

一般情况下我们要看三个指标:

第一个指标是这个学校的保送生的比例是多少;

第二个指标是要看这个学校的复试权重占了多少;

第三个指标是要看这个学校复试的差额比例是多少。

1.保送比例

第一项重要的指标是这个学校的保送生比例。这个一般会在该学校的研招网上找到保送生的比例,一般在招生专业目录里面就能查到该校今年一共招多少人,其中推免生是多少,那你就能算出来他的推免生的比例达到百分之多少,如果推免生的比例超过了百分之四十甚至有的学校达到了百分之五十以上,那这个学校一定是喜欢保送生,他并不喜欢考进去的学生。

北京大学有些专业保送生比例达到了70%、80%,那么这肯定是有第一学历歧视,她肯定是喜欢985、211的学生。那么这种学校就不要去硬冲。如果是40%以下的那说明它是可以尝试的。

2.复试权重

2006年教育部明文规定,复试成绩占总成绩的权重一般在30%~50%。

2007年教育部再次明确招生单位可以实行复试一票否决制,也就是说只要复试不合格,不管初试成绩多高,招生单位都可以拒绝录取。

考研复试的内容都由学校自己决定,但主要都包括英语听说能力测试、专业课笔试和综合面试这三个方面。最终的复试成绩=专业课笔试成绩×笔试权重+面试成绩×面试权重+外语听说能力成绩×外语权重。

三者之间的权重:外语听说能力测试的权重为10%,笔试和面试的权重是学校自己决定的,一般是面试占30%,当然也有很多学校面试占50%。

复试政策规则、考察内容、权重比例等这些数据可以在招生院校的复试通知等公告查询到,如果复试成绩占比太高,比如50%,或者不仅复试权重高,其中的面试权重也高,说明学校还是看重综合素质的,如果你并没有很好的表现,尤其跨专业可能不会太占优势,这种情况下在报考之初就要慎重选择这类院校和专业。

3.差额复试比

第三个重要的参考指标就是,复试的差额比例。

考研复试采用差额录取,一般是按照1:1.2-1.5的比例通知考生参加复试。即使考研初试考的不错,进了复试也不一定能被录取。考研最终能否被录取取决于初试+复试的总成绩,按总分从高到低排序方式择优录取。

因为复试不可能是等额的。复试比例无限接近1:1是最好的,相当于不刷人,初试决定了一切。1:1.5以上的话相当于要100人,最多只能让150人来复试。如果超过1:1.5,比如1:2,说明第一学历不是很好的学生被刷掉的可能性比较大,这是一个指标。

4.考生编号

考生编号藏着“大秘密”,教你如何读出有价值的信息!

1.进入目标院校的研究生院或者学院官方网站,在复试通知里面,查找往年的复试名单或拟录取名单。

2.找到名单之后,我们需要关注的就是考生编号这一栏,因为它的前5位代表着第一志愿报考学校的代码,所以我们可以通过考生编号的前5位来区分第一志愿是不是报考院校的,如果不是,那么说明就是从外校调剂过来的。

3.这样我们就可以很容易通过复试名单或者拟录取名单,得到该校往年招生的生源分布以及复试调剂情况。比如调剂接收的考生原来学校,这样对于目标调剂院校的调剂偏好就有一个大概的认识和判断,比如对于学校的性质985和211之类的。

4.如果你经过分析后发现,一个学校的录取名单,考生编号千奇百怪,而不是清一色,那么说明该校大部分的学生都是通过调剂招录进来的,也反映出调剂的名额和成功率还是蛮高的,当然这部分学校可能不是特别好,很可能第一志愿就没报满。

但是不是说好学校就没有,而只能说调剂的名额较少,至于多寡的程度,这个通过名单也可以大概统计,这样各位在调剂的时候就更有方向性了。

调剂也是研究生招生和录取的一种形式,通过分析目标院校最终录取的生源情况,可以大概判断该校对学生第一学历的偏好和规律,虽然只能分析出调剂的情况,对于第一志愿就是该校的暂时无法区分(因为考生编号前5位一样),但是这也是一个很有价值和参考意义的分析角度!

(文章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