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讯(记者 徐斌)10 月 27 日 -28 日,以"青年责任与可持续创新"作为年度主题的第四届亚洲环保创新论坛(AEIF2018)在深圳福田的建科大楼和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的研新楼举行,来自中国、英国、美国等近十个国家和地区的 260 多位嘉宾和与会者参与了两天的活动。

  这个论坛不提供瓶装水,没有纸质的会议资料。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个特殊的论坛上有一种圆形木质、激光雕刻了姓名等信息的纪念牌,特别受到欢迎。因为木质材料就是用前不久"山竹"台风被吹倒的银合欢树木制成的。深圳华侨城国家湿地公园里面的银合欢树,被台风山竹吹倒后被创新再使用,每位出席嘉宾在演讲之后都得到了由志愿者奉上的特殊纪念。

  第四届亚洲环保创新论坛由十三个主题演讲、三场对话讨论和竞赛单元组成,"绿色变革,面向未来的选择"、"时代青年的环境责任"、"青年如何助力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改变世界环境问题的 366 个创新方法"、"以赋能式投资助力环保创业"、"实现有效环保目标的新路径"、"如何在经济增长的同时环境可持续",30 多位环保人才在这些主题上分享了环保和创新的观点、案例和行动方法。

  在竞赛单元,经过初选的四个入围环保创业项目分别来自深圳、成都和北京,他们是专注重金属资源化及无害化研究的吴志宇,通过废弃物材料创新设计把可持续理念融入日常生活空间的团队代表雷雨霫,专注旧衣废纺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的大学老师熊简银,以及致力于推广绿色消费和儿童生态教育的"环宝蛙"创始人杨朝晖。经过现场项目陈述、专家点评、互动问答和现场投票等环节,最终来自深圳的初创团队 NANOxARCH 材料乘以设计获得了"最具可持续发展创新奖",他们尝试从"材料→产品→空间"的全周期过程中贯穿可持续原则,以此创造一个个健康、有趣、高颜值的室内空间。

  10 月 28 日,第四届亚洲环保创新论坛的第二天,在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举办的公民科学工作坊,60 位以大学生为主的参与者现场体验了制作可用于检测的显微镜,借助飞行气球拍摄和制作模拟地图等。

  本届论坛由家路文化传播和万科公益基金会联合主办,深圳市建筑科学院股份有限公司、深圳玖伊绿色运营管理有限公司、社创星社会企业发展中心、清华大学 Open FIESTA 国际开放创新教育中心和小鸭嘎嘎公益文化促进中心共同承办。

  责任编辑 刘琨亚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