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环球战略智库即可订阅

如果有人问你,世界上最冷的地方在哪里?我想毋庸置疑你回答的必定是南极了。南极不仅是最冷的地方,也是最令人好奇的地方。

因为南极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奥秒的地理科学、巨大的战略利益等,所以一直是深受大家关注。自从知道南极的存在价值,各国一直派科学工作者考察。

我国第一次组织南极考察是在1980年,距今已有38年的历史了,总共历经34次南极考察。

据10月28日新闻报道,第35次南极考察定于11月2日搭乘“雪龙”号前往南极。本次考察的担任了一项重大任务。那就是我们要在南极冰盖上建立永久机场了!彻底摆脱过去季节性的简易跑道。

此消息一出,立即轰动全国乃至世界,大家激动万分,热议不绝!

舆情观察(yuqingguancha)小编利用沃德社会气象台实时监测与大数据分析显示,截止目前为止,全网产生信息高达4941条,其中微博是主要传播平台,占比85.28%,影响人数超过42963.91万人次。同时,也吸引了境外媒体的关注。

对于这项重大任务,网民又是怎么看的呢?让沃德社会气象台来告诉你答案。

从上图可知:网民的正面情绪占据64.41%,负面情绪占据35.59%。总体来说,大家还是非常支持南极永久机场的建立。

现在,我们一起来分析下网民正面和负面情绪分别表现在哪些方便呢?

一、正面情绪分析

(一)科研实力提升

我国首个南极机场建立的确令人振奋,但是背后的艰难也让人兴生感叹,不得不佩服我国科研团队和大国实力。

第一:南极冰盖位置特殊,需要通过冰流场观测等手段,找到和确定冰盖运动比较均一、运动幅度小的地方。

第二:这个机场的建设也对系统导航、通讯系统、气象保障系统的要求提出了较大挑战

第三:基础设施工程包括停机坪、候机楼等,预计要在备选地址建成航空港,还要等几年

第四:南极飞行需要多国合作协调,我们运输能力的瓶颈在于没有类似霍巴特至凯西这样的远距离洲际航班,这种航班需要大型运输机或者民航飞机执飞。

这样的工程无疑是对我国科研团队和综合国力的考验,既然提出了这个项目,我们相信认定是可以完成的。

(二)服务战略需求

我国在南极科研考察水平落后于其他大国,因此我国提出了南极战略,希望在南极考察上中国能有话语权,科研实力得到世界的认可。

一名南极领域的内部人士评价道:“要知道,美、俄都有能跑南极的大型运输机、专业破冰船、直升机等设备,中国只能靠对外采购。”

使用飞机开展南极科学考察也是各国普遍采用的方法。目前美国等国家的大型运输机已经可以在南极腹地起降,我国却没有自己的永久固定翼机场。

虽然目前我国的“雪鹰601”固定翼飞机已4次参加南极考察,但一直以来有个问题没解决:飞机到南极后一直停在俄罗斯的机场。这意味着每年要做大量沟通协调工作。

机场的建设将为我国南极战略需求、科考需求、空域管理发言权提供必要条件。

作为极地用固定翼飞机“雪鹰601”将拥有南极母港机场,将为我国熟悉南极机场运行体系、构建南极航空网体系、未来我国大型飞机以及多架飞机机队运行提供保障。

(三)促进航空旅游业的发展

南极,一直以来都是旅游爱好者的终极梦想旅游胜地。那里有神秘的极光,无边的冰峰,稀有的海豹和鲸鱼,是地球尽头的绝美净土。然而,中国没有自己永久的机场。外出旅游,价钱十分昂贵,而且路途遥远。

机场建设,将摆脱国际合作科考飞行模式,不需他国考察站提供加油、气象等支援,也无需签订后勤保障协议,必将不仅利于南极科考的进行,还利于南极旅游业的发展。

二、负面评价分析

(一)资金成本过大

曾有业内人士称,永久机场的建立不亚于考察站的建立。这不仅耗费大量的科研人才的精力,还将需要国家拨给更多资金的支持。有网友评论如下:

(二)破坏环境

南极可以说是无人的大陆,当然排除各国的科考队人员了。在这里,有许多的野生动物资源,如憨态可掬的企鹅、海豹、鲸鱼等。一群环保主义者听说南极要建机场的消息后,评论到:

永久机场的建立就像是一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

但是小编相信利总会大于弊。未来,科技会越来越发达,我相信我大国工匠和建设领导者能平衡机场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厉害关系,提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来源|舆情观察  ID:yuqingguancha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