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大力发展新能源车这股东风,造就了一批又一批的造车新势力,除了比较拔尖的那几个之外,其他的能叫出几个名字都算不错了。还停留在PPT造车阶段的品牌不在少数,优秀如蔚来汽车已经赴美上市成为中国电动车第一股,即使有些许的风吹草动,也能带来一大波的流量和舆论。

近日,蔚来汽车CEO李斌又狠狠的火了一把,在CCTV2最近播放的财经人物纪实类节目《遇见大咖》中,李斌在谈及代工厂一段采访里放话道:“我敢说,保时捷的工厂,肯定比不上江淮的工厂,江淮完全按照蔚来的工艺要求去设计产线。”是极力维护这位合作伙伴。

不过这与此前的一个举动形成了鲜明的反差,同样是在十月份,早批交付ES8的新车主在提车的时候就迅速扣掉了“江淮汽车”的尾标,在路上见到的ES8十个几乎有九个都是被扣掉尾标的,可见蔚来车主对“江淮汽车”是没忙啥好感。

李斌在10月25日则表示:“此项强制规定已不合时宜”,吐槽“标注生产企业名称”政策僵化,认为对品牌不利,与用户沟通成本增加,这某种程度上就是觉得“江淮汽车”标签掉价很没面子,认为江淮汽车的身份又与蔚来的品牌形象极不搭调。

这下可好,批评过后是盛赞合作伙伴工厂超越保时捷,不少网友认为,才交付3368台新车就变得那么膨胀了吗?居然对令男人肾上腺激素上升的品牌——保时捷不屑一顾,最后还来上一句:“你们不要去觉得我胡说八道,因为我去参观过。”

不少人直言道,李斌参观的是“保时泰”工厂吧,确定没有参观错?前不久疑似大众集团前CEO穆勒和大众(中国)总裁兼CEO海兹曼都来到中国试驾比亚迪,因此还产生了200元记6分的违章处罚,在去年上海车展期间,保时捷CEO在众泰展台看到SR9车型时显露出一脸懵逼的表情,这次,会不会来参观一下江淮工厂呢?

保时捷工厂真的不如江淮?这本身就是个冷笑话,保时捷无论是品质还是品牌知名度,江淮想要超越,是不存在的,德国本身就以工业4.0闻名于世,诞生的知名品牌众多,制造工艺更是无须质疑,只不过他们对品质追求道极致,某些焊接仍由熟练工人手工完成,车内皮革等包裹部件均采用手工打造。

只能说在车间自动化率和机器人的应用上,江淮工厂会比保时捷工厂好了些,保时捷追求什么样的装配工艺,一辆车要经过多少道工序,两家工厂追求的东西和目标群体都不一样,李斌的说法有点以偏概全了。

江淮蔚来汽车工厂是什么水平?是一座世界级全铝车身工厂,车间整体自动化率97.5%,共计有16台ABB机器人,一线精英操作工均是从江淮乘用车工厂中严选而来,蔚来ES8江淮代工厂的标准生产节拍为15JPH(240秒/台),并已扩展至20JPH(180秒/台),听起来是很牛的样子。

毕竟这可是花费几十亿所建成的工厂,那么令蔚来骄傲的一间工厂,连创始人李斌都忘记投资的具体数额了,这里的原因我大概只想到了两个:

第一:投资人的钱,管它具体数额是多少,反正不用李斌出;

第二:唬人用的,几十亿可以说2/3十亿,也可是说是8/9十亿;

那么问题来了,一间比保时捷工厂还要好的江淮工厂,为何ES8的交付日期一推再推?目前交付量怎么只有3368辆?

汽车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即使有着先进的工厂,但核心制造、管理水平、设计流程、装配工艺等都是无法复制的,江淮乘用车本来就是主打中低端车型,回归到产品本身上,生产40万级别的车型够实力吗?这才是用户所关心的问题。

很明显,ES8目前市场表现是令人不满意的,宣传综合续航里程(NEDC)可达355公里,最后蔚来自己实测,完全高速形势下,续航里程才达226公里。早前38号车评人评测蔚来ES8时,吐槽其故障率高,批评其是一辆根本就没造完就急匆匆上市交付给消费者的车,有点赶鸭子上架的感觉。

事实上,蔚来汽车现在所面临的问题,并非工厂水平是否能超越保时捷,而是产能、技术水平、制造工艺等多方面的问题,如果工厂能代表技术力量,富士康恐怕早就超过苹果了,否则即使拥有一流的工厂,和那些整天跟你提规模和产能,技术和供应商的二、三流工厂有什么不一样呢!

这不,昨天晚上李斌就发朋友圈回应了,说他本人其实非常尊敬保时捷这个品牌,只是想强调合肥新厂的标准和水平确实是非常高的,他知道拿18年的工厂对比很早就建成的工厂,其实有些不公平。网友:雷克萨斯生产线可够老的,麻烦你造出质量可靠性哪怕只有五分之一的ES8也好啊!

其实李斌不是第一次拿豪华品牌来与蔚来比较了,关于这次“保时捷的工厂肯定比不上江淮的工厂”这一说法,你们有什么看法呢,相信心中早已有答案了吧!但不可否认的是蔚来汽车在车主服务和体验上,确实比传统汽车厂商要好得多,不过支撑起一个品牌的最终还是以产品本身为主。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