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直径一米半、距离地面深达数米的雨水管道改造工程,不用对路面进行“开膛破肚”,能不能做到?答案是肯定的:能!

无疑,这样的施工作业方式让人充满好奇:施工人员是怎么做到的?

(资料图片)

补“里子”不挖路

今年春夏至今,中心城区因道路改造、地下管网维修等多项改造、提升工程施工需要,中心城区多条道路阶段性全封闭、半幅施工。这些利在长远的改造、提升工程给市民出行带来了极大不便。相比较而言,被称为“里子工程”“良心工程”的地下管网工程带来的影响更大,因为其涉及大面积开挖路面,既影响交通,也影响生活环境。

对普通市民来说,无论地面改造,还是地下“里子”工程施工,受其影响最大的是交通。自工程开工后,在城区一些路段,每到高峰时段引发的交通拥堵让市民无可奈何。尽管多数市民能理解因施工带来的暂时不便,但是,多种封闭、半幅施工路面、挖沟堆土造成的拥堵仍引来不少市民对交通的声声抱怨。

与多家施工现场挖路形成对比的是,在红山区钢铁街东段一处长达四个路口间距的地下雨水管道改造工程,既没有封路,也没大面积开挖路面,工程一样开展得如火如荼,颇有风景这边独好的味道。

从8月25日开始动工、目前已经接近施工尾声的红山区钢铁大街新华路至清河路之间的雨水管道改造工程,就采用不破路面、被业内人士称为“微创手术”的顶管技术:一条长达数百米、直径一米半的雨水管道只通过在马路南侧的牙石之上挖几个工作井、围几处小围挡就搞定了。

行家里手解疑团:好处多多

不挖路面咋建地下管道工程?这种施工技术有啥好处?……10月27日,趁着周六休息,记者终于与约了几次的红山区市政工程管理处负责钢铁街雨水管道改造工程项目的负责人何红波先生见了面。通过何先生的介绍,逐一解开了心中的诸多疑问。

“这种施工方式叫非开挖掘进式顶管技术。”何先生开门见山地告诉记者,非开挖掘进式顶管技术(以下简称顶管技术)广泛应用在高速公路、铁路修建时不便开挖路面的下穿工程。在市区也不是首次使用,只是有些小的下穿路面作业场地没有引起市民的注意罢了。大的施工工程也采用过顶管技术,比如,去年红山区宁澜路的地下排水工程就是采用这种施工方式。

顶管技术咋样进行操作?何先生说,简单讲顶管施工技术的原理是,垂直地面做工作井,也就是市民所说的大坑,然后用高压液压千斤顶,将水泥管道顶入地下的设计路线。大致的工作流程是,根据规划,在拟施工路线垂直于地面向下挖一个口径三五米的工作竖井。想要向某个方向铺设管道时,再按管道方式掘进横向、略大于水泥管直径的洞,等首个水泥管按设计定位后,施工人员在水泥管口里侧沿管道前进方向掘进出一个与水泥管相当的大致轮廓。土方通过第一个水泥管倒运至工作井提升到井口运走。接下来,利用顶管技术的强大推力将第二个水泥管顶至第一个水泥管位置,第一个水泥管前进一个位置……依次进行,直到与下一个工作井中的水泥管直接相连或中途与对面反向的推过来的水泥管吻合。

顶管技术的好处何在?何红波介绍,其优点在于不影响周围环境或者影响较小,施工场地小,噪音小,无需回填。顶管技术彻底解决了管道埋设施工中对城市建筑物的破坏、破坏路面导致的道路交通堵塞等难题,在稳定土层和环境保护方面优势凸显。这对交通繁忙、人口密集、地面建筑物众多、地下管线复杂的城市特别重要。与传统开挖路面方式相比,它能为城市创造更洁净、更舒适、更美好的生活环境,大大减少因施工带来的诸多问题。

是否所有的地下管网工程都能应用顶管技术?“顶管技术适用于管道直径大于80厘米、地质偏硬的地下管网工程。原因是管网直径过细,不便于人员、机械施工作业。”何先生答道。

红山晚报记者:张学通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